陳思嫻
(四川美術學院,重慶 400000)
食物一直是藝術家樂此不疲來使用的主題。在遠古人手里獵物的圖繪是一種迷信和巫術的信仰,他們相信通過長矛或石斧的敲打圖畫,真正的野獸也會俯首就擒成為他們的果腹之肉。在古典靜物畫法中,對食物的描繪是炫耀物質富饒和財富象征。食物做為靜物題材的簡單模仿再現后,逐漸變成一種象征性的能指符,藝術家常常喜歡把食物與女性的身體做某種聯系,做一種情色欲望的表達和自我內在欲望的描寫。蘋果在圣經里一直是忌禁的象征,從亞當和夏娃被蛇引誘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園遭受不盡的痛苦悲慘結局。布隆齊諾《愛的寓意》中維納斯手中拿著蘋果與丘比特極為親密纏綿悱惻,畫家把俄狄浦斯情結公然呈現出來,畫面呈現一種戲劇性的性挑逗。在高更的《塔希提島的在兩位婦女》和《君在何方》的作品中,女性的胸前都懷抱著水果,兩幅畫很明顯是用水果與女性的乳房做某種暗示。拉斐爾前派羅塞蒂所描繪的《維納斯》,這幅畫的維納斯胸前圍繞著小而嫩的酒紅色花朵,存托著女性粉色前胸充滿肉欲的桃紅色,女神左手持著鮮艷欲滴的蘋果放在她的左胸,確實絢麗奪目,勾起人對顏色的胃口。邁耶·夏皮羅在他的《現代藝術:19與20世紀》藝術中分析了塞尚的蘋果,認為塞尚從早期一直到晚期的作品中蘋果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從《多情的牧羊人》代表愛意的象征物,到女性裸體的背景,再到純粹的靜物,蘋果逐漸成為了物像的隱喻——友愛和情色。從形態學的角度看,蘋果等一系列水果與女性的陰蒂生理組織的確非常相似。男性將可口的食物與女性身體某個豐腴誘人的部分拿來做色情的聯想,食物變成生殖器的一種能指,成為女性特征的一種放大,女性作為欲望的客體,變成一種原欲的表達。而當下許多的商業廣告就是利用這種情色聯想,讓任何商品與性掛鉤,以此刺激顧客的消費欲。
琳達·洛克林在她的《女性、藝術與權利》一書里曾分析19世紀的情色藝術和女性意象,提到女性的情色藝術領域的“有關香蕉的詩尚未寫出來”?!跋憬丁笔菐в忻黠@的生殖器象征和性暗示的能指符??v觀美術史男性是情色論述者和消費的主體,都是以女性為對象進行情色論述,情色意象為滿足男性需求和欲望的而被創造。筆者認為在女性主義力量發起的第二次浪潮之前—也就是20世紀60年代之前,女性是普遍缺乏自己的情色領域,女性至少在公開場合是不能去論述和消情色的。那么當下女性藝術家在長久以來男性獨掌話語權藝術領域里是如何去反叛和重塑自我的情色意象,她們的藝術作品中有哪些特征?幾千年男性在藝術領域主掌話語權,經歷過幾次革命浪潮后當代藝術家又是如何從多元化的角度重新思考歷史、社會和人生?這些都是筆者在美術史中以食物為線索探討女性的精神和自我意識的重塑。
筆者認為后現代藝術興起后,藝術強調多元化和個體性的旨趣,女性藝術家開始在她們的作品中逐漸明確對兩性關系的態度和自我欲望的書寫。對于“香蕉”這個論題的研究,我們可以借這琳達·諾克林引出的話題來討論。
安迪沃霍首先用絲網版創造的香蕉形象,圖像符號里沒有直接的性和生殖器的指向,它是一種針對“地下絲絨”樂隊的唱片的商業推廣,帶有娛樂性、復制性、商業化的營銷產品。
繼波普藝術以后,對現成品的挪用成為至美術館司空見慣的事,而食物作為大眾生活日常必須品擺放在美術館也不足為奇。YBA組織里的莎拉盧卡斯常常使用現成食物加入她的作品里,做生殖器的暗喻。列如將哈密瓜、煎雞蛋表現乳房,腌魚、桶暗示陰道,黃瓜、噴著氣的易拉罐象征勃起的陰莖,都是些平常事物。在她的1999年《吃香蕉》的攝影作品里,她利用自己獨特的男性化的中性外表,擺出無理野蠻的姿態,以各種性暗示的姿態吃著香蕉,吞噬香蕉變成了對男性為主導權威體制的抗衡。緊鄒眉頭面帶怒氣的她凝視著相機或者是相機背后的,莎拉盧卡斯變成了一個好斗野蠻、不辨性別的斗士。盧卡斯大多數作品喜歡在性別主題上做文章,作品中常常用食物來替代身體中的生殖器,以一種叛逆者的姿態反抗傳統的男性對女性氣質的定義,將食物與生殖器置換手法,幽默詼諧重新審視自身對兩性角色的看法。
阿布拉莫維奇1995年的作品《洋蔥》,以10分鐘影像的方式記錄了她生吃洋蔥的整個過程。在影片中她一邊吃洋蔥一邊有個聲音在發泄種種不滿,洋蔥刺激著她的淚腺,如同外部世界給予她的壓力,她越來越激動,口水從她嘴巴里流出來,妝容也隨著吃這個過程被抹去,背景中藝術家自己的聲音在反復說著“我厭倦了一直改變計劃,厭倦了在候車室、公交站、候機廳里等待……”這件作品在挑戰人生理及心理的雙重極限。她所發出的聲音是一種集體訴求“,洋蔥”代表著父權制社會里仍然存在的性別壓迫,揭示了女性在面對生活種種壓力時表現出來的脆弱一面,婦女要求不僅是社會政治權利的獲得,還要求從生活經驗去關注生活,不再是別人解釋的對象,探討女性的獨立和身份問題。
2015年的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藝術家詹妮弗·魯貝爾的一件互動式的藝術裝置。作品是一個真人大小的大胸女性模特橫躺在展臺上,在模特兩腿間的私處改造成一個胡桃夾子,賦予其功用性,讓觀眾們通過將山核桃放在人體模特的大腿內側,然后推下上肢,打開堅果,與雕塑進行互動,參展的觀眾無論男女都可以用這個方式獲得食物,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展廳里盡情的觀看和消費。詹妮弗·魯貝爾在后現代主義的潮流中表達了意識,討論性的問題。她這件性感女郎大腿胡桃夾的作品,以一種幽默詼諧的態度將食用工具和女性身體進行趣味性的功能疊加,調侃社會對女性身體功能化價值的界定——生物性再生產和性經濟產業,通過參與者使用大腿胡桃夾不斷消耗的核桃,諷刺現代商業經濟對女性身體的一種商品化消費。
加拿大藝術家Chloe Wise 2017年9月在巴黎舉辦第一次個展,展覽的主題叫做“of false beaches and butter money“,展覽中的食物并非是現成品的挪用,而是用硅樹脂做了的模具,然后使用液態聚氨酯塑料來翻模后,用油畫顏料上色,制作出及其仿真的食物雕塑作品。她利用荷蘭靜物畫派和拉斐爾前派的繪畫藝術形式,擺放雕塑作品或者繪畫,以食物和性直接聯系在一起,激發人的聯想產生性欲。,但她的雕塑和繪畫作品非常具有后現代感,如用奶牛的皮革或者棱角分明的鏡子展臺,帶有性暗示噴灑流淌的牛奶和水果。有趣的是,從雕塑的鏡子展臺中反射出墻上艷麗色彩繪畫,女人充滿肉欲的眼神凝視著觀眾,她們手捧帶有商標的食物,反射出淫靡畫面的展臺與做為能指符號的靜物形成一個有趣的對接,成為了意想不到的聯系紐帶——把消費、性別和通往其他快樂途徑之間的關系映射出來。Chloe Wise的《路易斯威登、卡駱馳和一個溫順的羊》與高更《塔希提島的在兩位婦女》兩幅繪畫作品,都以女性身體和食物兩個題材相結合,身材豐碩的女性把食物捧在胸前,夸張的表現方式使得女性的乳房像是裝滿好東西的容器。與高更不同的是,Chloe Wise將女性身體和食物與商品聯系在一起,繪畫色彩表現受屏幕廣告的影響,明亮艷麗,女性拿著有生殖器符號象征的水果做為欲望的客體像商品一樣被推廣和銷售,女性身體被物品化成消費品。
拉康的鏡像理論認為,幼兒通過鏡中的映像,幼兒心理中的“自我”得以形成。而幼兒認為是其自我其實只是一塊了無一物的虛像。拉康認為從鏡子階段以后,人始終在追尋某種性狀某種形象而將它們視為是自己的自我,通過認同某個形象而產生自我的功能。
女性對自我認知一直受困于社會傳統文化價值觀和傳統繪畫對其固有形象模式的界定,一直處于欲望描繪的客體地位,自我只能通過他人承認的欲望載體來確立。而上述女性藝術家,她們打破傳統定義女性作為客體欲望對象的位置,反抗男性認為的高等美學對女性身體性比喻的,確立主體性意識和確定身體的所有權,莎拉盧卡斯以中性化外表和對傳統男性定義的情色外形重新定義女性氣質;阿布拉莫維奇用啃咬食物的行為在為女性集體發聲,讓社會更多從婦女角度來關注她們的生存體驗和社會狀態;魯貝爾則用雕塑作品幽默詼諧態度諷刺現代經濟對女性身體的物質化消耗;Chloe Wise則作品表面上看是依照男性的欲望將女性身體裁剪成特定的模式,但其實她是調侃商品經濟社會下普遍將女性身體物化和商品化后的占有。
這些女性藝術家再次用食物這一元素,重新調整和定義傳統男性借藝術的名義把食物變成反映社會性別關系的圖示化的結構。反抗由男人為男人享樂而創造的情色意象,反叛男性情欲觀,解放自我。藝術把食物做為表達媒介,體現女性自主意識,藝術逐漸更加的民主化和具有包容性,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去年重慶龍美術館舉辦了“她們”為名的國際女性藝術家集體展覽,集體回顧了中外歷史上的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展覽分為四部分:湮沒自我、解放自我、觀照自我、表達自我。筆者認為這四個部分體現了女性藝術在歷史時間軸上的發展變化,展現了女性是如何從男性的集體意識中獨立出來的,表達主體意識,觀照自我。用王薇的話來說“本次展覽會的目的是提醒所有人——了解她們以及實現的,關注她們正在實現的,推動她們希望實現的。”
女性主義介入藝術史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所形成的沖擊和影響確實不能忽視的。筆者認為,在后現代的背景下,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當代藝術的趣味性選來越明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狀態是你的自由,并非描繪或影射宏大敘事的重大社會題材,才是唯一評判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和人生意義的標準,女性(男性)大可根據自己的興致選擇自己的位置。今天的藝術是多元開放包容的,沒有所謂的卑微、邊緣與被動。
擁有一個開放的頭腦,讓藝術的線條在音樂、時尚、食物之間變得模糊,這些都能讓你培養出一種更加開放和愉悅的審美感受,為藝術創作打開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可能性。
參考文獻:
[1]羅麗,新生代女性主義學術論叢 女性主義藝術批評[M],九州出版社
[2]于閩梅,誰背叛了誰?——符號的象征與現代女性身體[M],九州出版社
[3]琳達·諾克林,女性、藝術于權力[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4]邁耶·夏皮羅,現代藝術:19與20世紀[M],江蘇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