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核“芯”技術 從“跟跑”轉向“領跑”"/>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本刊記者 王煒
11月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家義會見中科院西安光機所信息光子器件與光子集成研究中心主任程東及其率領的奇芯光電芯片項目團隊。據悉,山東國惠將與世界500強企業正威集團設立合資公司,共同推動奇芯光電芯片項目落戶山東。
2014年,時年49歲、擁有博士學位的程東做了一個重要決定——與老一輩學成歸來的科學家相似——放棄國外企業高管的優厚待遇,帶著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的4位國際頂尖人才組成的團隊落戶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創辦西安奇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促使程東放棄國外幾十萬美元的年薪、毅然回國的動力,是多年來團隊所擁有的集成光學器件領域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積累和核心專利,以及中國創新戰略、“雙招雙引”的大環境。
程東介紹說:“我們做的工作是把多種光器件縮微集成到方寸之間,這將為光纖寬帶通信運營商帶來光子信息領域的巨大變革——類似的變革以前發生過,就是集成電路IC取代單個晶體管。那次變革讓計算機從研究所的巨無霸變成進入千家萬戶的臺式機,更進一步縮小為現在可以一手掌控的智能手機。”
早在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時,一直默默致力于將光子集成科研成果產業化的程東就出現在了央視記者的鏡頭之中。
當時,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展區,習近平總書記詳細詢問了光子集成芯片、光纖溫度傳感器、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等產品的情況。“當我說到,現在我們的集成芯片體積大大縮小,端口密度增加,機房需要的空間只有現在的四分之一,大大節約了成本時,總書記還特地拿起模塊看了看,并強調‘也會降低功耗’。”程東回憶說。
習近平總書記認可和支持西安光機所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探索,并對該所“人才+技術+資本+服務”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給予了肯定。
“25年前,光子集成研究在國內剛起步,僅僅局限于探索方面,很少有相關的應用產品。”這個在外行人眼中似乎有些枯燥的領域,在程東看來卻非常有意思,“這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當時我們做的兩類研究,從器件集成角度來講也是有實際應用的。比如說日本的佳能復印機,在掃描過程中用的是自聚焦透鏡陣列做的排透鏡,把一個個聚焦透鏡排成一排。另外,我們當時課題小組做的關節鏡、內窺鏡,也是用光纖深入到胃或膝蓋甚至淚腺中,用于醫療檢查。但實際上,那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光子集成,只相當于器件的集成。”程東說。
1994年,程東出國深造,奔赴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光通訊專業攻讀博士。畢業后,他就職于芬蘭諾基亞網絡公司,主要負責光通訊系統方面的事務。“那時候學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諾基亞的產品定位不是‘跟蹤市場’,而是要‘引導市場’。”
后來,程東跳槽到通信網絡巨擘——加拿大北方電訊網絡公司。2000年左右,加拿大渥太華吸引了一批批科研人才,開啟了打造“北方硅谷”的步伐,渥太華沉睡的市郊變成了活躍的高科技溫床。
2002年,程東看中國內剛剛起步的光通訊市場,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他與另外兩名技術人員一起,在渥太華創立了公司。沒人拿工資,公司日常運轉都靠3個人的積蓄。堅信“技術為王”的他們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問題,市場、融資、管理……“大家全是從工程師出來的,公司其他方面基本上都不太懂。我們發現,除了技術以外,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是原來所沒有預料到的。”程東坦言,“那個時候也不像咱們國內有這么好的環境,現在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那時真的是步履維艱。”
程東的第一次創業,與“成功”無緣——2003年,公司關門。他把那兩年的創業經歷總結為“一次有益的探索”。
2004年,程東到美國飛博創公司工作。他從技術做到產品線管理和技術市場,到后來負責公司中國區以外的全球市場,直接對接阿爾卡特、愛立信、摩托羅拉等大客戶,這讓“工程師程東”迅速轉變。程東說那段歷練讓他“從做工程師的思維提升到做市場的思維,思維和行事方式有了巨大的轉變”。
2013年,程東到深圳參加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時,機緣巧合結識了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所長趙衛。趙衛邀請程東到西安光機所負責信息光子器件與光子集成研究中心,而做這個中心的目的就是“把技術產業化”。
有媒體這樣評論這一時期的西安光機所:西安光機所在用人機制方面,敢于“拆除圍墻”,創新用人模式。西安光機所在全球范圍內招賢納士,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業領軍人才落戶西安,局部形成了“孔雀西北飛”的良好局面。
程東表示:“當時,除了西安光機所,還有其他單位向我拋來橄欖枝,而西安光機所是這些機構里給錢最少的。但是,光機所創新的用人模式、開放的辦所理念吸引了我。光機所創新創業的氛圍十分濃厚,給了創業人員寬松的環境和最大的自主權。”
2013年9月,他帶著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的4位國際頂尖人才組成的團隊落戶西安光機所。2014年2月,專注于光子集成項目產業化的西安奇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冊資金200萬元,其中程東出資120萬元;再加上公司吸引到的第一筆投資500萬元與光機所的大力支持,這就是他們創業初期的全部資本。這些錢,對于一家做光通訊的企業來說實在有限。“一臺設備一兩百萬元太正常了,而一臺大設備需要1000萬元。”程東感慨地說,“有時,我是這邊簽著借款協議,那邊給員工發工資。”
2014年7月,公司完成第一輪融資,估值4100萬元。目前,剛剛完成第二輪融資,公司估值達到了2億元。據程東介紹,奇芯光電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多虧有西安光機所創業平臺機構的助力,“光機所的中科創星孵化器對于奇芯光電的‘出生成長’給予了全程呵護”。
奇芯光電專業從事PIC(光電子集成電路)芯片、器件、模塊及子系統的研發,致力于高水平集成的PIC解決方案,推動“寬帶中國”戰略實施。公司的宗旨是掌握未來光子信息技術的核“芯”技術,解決我國光電子信息行業的無“芯”之痛。通過自主研發的光電子集成領域顛覆性技術,實現對傳統集成電路的“彎道超車”,推動我國在光電子集成電路領域從“跟跑者”向“領跑者”轉變。
奇芯光電做的幾款產品,是通過技術讓運營商降低整個系統成本,從而最終降低用戶資費成本,使用戶受益。為此,他們開發了獨有的光子集成材料平臺和獨特的芯片級混合封裝技術,成功將各種復雜的光電功能集成在一起,并將激光器的耦合效率提高到67%以上。
“市場看好我們的不僅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光通信核心芯片制造技術,更重要的是圍繞該項目所形成的各級研發平臺、各類地方產業基礎、不同體制的人才和市場化科技服務業等資源融合配置優勢。后者正是我們創業企業走好‘起步最初一公里’的關鍵。”程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