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
伴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電競類節目受到了較多關注。與其它類型節目不同,電競類節目中主持人的作用較大。部分出名的電競類節目主持人不僅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更加贏得一大批擁躉。越來越多的人對電競類節目主持人感興趣,國內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培養隨之興起。然而,現階段國內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培養模式的科學性較差,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培養效果也差強人意,因此,探尋出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培養模式顯得十分必要。
國內電競類節目大多是依托互聯網平臺進行播出,電競類節目本身與一般性節目存在差異,電競主持往往也具有自身的特點。一般而言,當前電競類節目主要分為三類:專題欄目、賽事轉播及第一人稱直播。但無論何種方式下的電競類節目,其主持人不僅要對電競游戲進行及時的講解,更要注重與受眾群體進行良好的互動。電競主持雖然也屬于主持范疇,但從現階段電競主持的內容來看,它與傳統節目主持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一特點的形成也與電競產業本身具備的特點密切相關。電競主持群體雖然在不斷壯大,但電競主持人的綜合素養卻相對較低,這也使得培養專業型的電競主持人顯得極為必要。
新時期,電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愛,人們對電競的看法和態度更是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在資本的有效推動下,電競產業的發展速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電競直播以及電競賽事轉播中主持人數量較少、能力較低是不爭的事實,培養電競主持人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看作是電競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除此之外,電競主持人的培養能夠更好地促進電競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現階段很多主持人在主持電競類節目時并不專業,這不僅嚴重降低了電競類節目觀眾的綜合體驗,更加會威脅到電競節目及電競的發展,因此加強對電競主持人的培養也就變得十分迫切。
國內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培養中存在的首要問題是相關培養資源較為匱乏,無論是國內高等教育(包含職業教育),還是電競產業從業人員,對電競主持人的培養事宜并不關注。通過分析電競產業的特點可以發現,這一產業中彌漫著較強的“投機心理”,相較于電競主持人的培養,如何進行電競炒作、賽事創辦等投資回報周期短的事宜更加受人關注。在電競主持人的培養缺乏行業內外支持的情形下,很多電競主持人不得不“自學成才”,借助一般性節目主持理論加上自身學習是現實意義上的電競節目主持人的培養路徑。在電競主持人培養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規范電競節目主持人的培養更是具有極大的難度。
國內電競節目主持人培養中也存在著培養模式僵化這一問題。由于對電競節目主持人的培養在模式上極為單一,當前電競節目主持人的培養很難取得突破。很多電競企業或文化傳播公司正在籌劃電競節目主持人的培養事宜,但從電競主持人的實際培養狀況來看,帶有極為明顯的同質化特征。大多數電競主持人培養主體習慣性地將在崗培養作為首選模式,即依托電競節目主持人的主持經驗來對其各項能力進行提升。這一培養模式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從電競主持人的長期培養來看,很難實現大面積的推廣,且培養出的優秀電競主持人更是鳳毛麟角。
當前電競主持人培養模式下的培訓內容缺乏系統性,一旦培訓內容的科學性與系統性無法保障,電競主持人的培養在成果取得上便會大打折扣。通過分析多家機構進行的電競主持人培養實踐可以發現,大多數機構并未對電競主持人培養的內容進行科學規劃,一部分培訓機構雖然制定了電競主持人培訓計劃,但其培訓內容的專業性與科學性相對較低。某些企業為了博人眼球而提出的短時間打造高端電競主持人實際上也是虛假營銷,這不僅擾亂了電競主持人培養的內部環境,更加拉低了國內電競主持人培養的平均水平。在缺乏科學的電競主持人培養模式的影響下,針對電競主持人進行培訓的內容一旦存在不足,電競主持人的培養便很難取得成功。
電競主持人的培養需要對電競主持人的培養資源進行優化,特別是在當前電競產業發展本身存在較多問題的情形下,合理優化電競主持人的培養資源,采取集中程度高、可行性強的電競主持人培養策略十分必要。國內高等教育以及職業教育可以順應時代發展,開設電競主持專業,從而使得電競主持人的培養可以更加系統和科學。對于一般性電競主持人的培養企業與機構而言,在進行電競主持人培養時需要適當增加資金投入,從而為電競節目主持人的培養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電競節目主持人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這也要求相應主體要摒棄功利思想,并切實做好電競主持人培養的每一項工作。
豐富電競主持人的培養模式同樣需要引起注意,特別是在當前電競主持人培養模式極為僵化和單一的情形下,創新電競主持人的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政府要對電競產業發展予以引導和規范,電競產業中的各企業在進行電競主持人培養時也要具有更強的創新思維和意識。不同類型的電競主持人實際培養需求不盡相同,在充分尊重電競產業發展規律、電競類節目播出特點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探索和創新電競主持人的培養模式。電競主持人的培養可以參考一般性主持人的培養模式,但更要關注與電競產業及電競節目間的協調和適應,這也是電競主持人培養模式選擇及應用上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在電競主持人培訓內外部環境較為混亂的情形下,合理規劃電競主持人的培訓內容也是重中之重。建議相應的電競主持人培訓主體在對電競主持人進行培訓時,確立出培訓的基本原則和流程,在此基礎上結合電競主持人的培訓特點進行培訓內容的設定。不同的培訓客體在個人綜合素養方面存在差異,對于電競主持人培訓的內容也要注意及時調整,并與培訓客體的需求相適應。由于我國重視互聯網環境的構建,在電競主持人培訓中務必要引入職業道德培養相關內容,為打造專業、高端的電競主持隊伍做出貢獻。
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培養離不開資本的支持,但現階段過于依賴資本力量的做法并不可取。很多企業以及相關機構在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培養上的認識存在問題,這也導致電競類節目主持人數量眾多,但實際主持功底與能力卻參差不齊。電競類節目收視人群相對穩定,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培養要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工作。要對現有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培養模式進行較大程度的調整,依托豐富的主持人培養理論與技巧,將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培養與電競產業的發展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實現電競類節目主持人的技能提升,促進電競產業的興盛繁榮。
參考文獻:
1.李克振.新媒體環境下電競類節目主持人培養模式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7(9):65-66.
2.曹珺萌.泛娛樂大潮之下,不變的競技內核和更加多元的電子競技[J].電子競技,2017(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