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穎
人力資源管理者在進行后備管理人才的儲備工作中,往往會發現后備人才的培養存在著實際困難:有培養潛質的人員一般都缺乏在管理崗位的實際工作經驗,而培養后備管理人才任職經驗又面臨著較高的管理成本、時間成本和風險成本。如何降低后備管理人才培訓機制中的高成本,有效改變傳統課堂式的案例教學模式,讓培訓方式更加情境化,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用數字模式為后備人才構建一個沙盤推演的環境,是當前后備管理人員培養機制所面臨的新的問題。
VR(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它有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式、自主性的顯著特征。它可以通過獨特的沉浸式體驗,將用戶完全帶入虛擬世界中,通過人機交換技術讓用戶感覺如同真實世界一般。
VR(虛擬現實)技術演變發展史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有聲形動態的模擬是蘊涵虛擬現實思想的第一階段(1963年以前);虛擬現實萌芽為第二階段(1963-1972);虛擬現實概念的產生和理論初步形成為第三階段(1973-1989);虛擬現實理論進一步的完善和應用為第四階段(1990-2004)。
人力資源管理者通過基層推薦和被推薦人實際工作能力和業績,確認參與對象人選,提供VR設備,并進行使用前的培訓。
針對后備管理人選的基本情況和職業發展規劃,提供給培訓對象有針對性的情境模塊。
培訓對象可以在保證正常工作不受影響的情況下,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利用業余時間,通過參與類似于角色扮演游戲的方式,進入到虛擬場景所提供的真實案例情境模式(沉浸式),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承擔管理職能。虛擬場景根據規則設定,按培訓對象的應對措施和處理方式給予培訓對象相應的分數(交互式)。完成一個案例處理后,可以通過線上組織培訓對象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并進行反饋,總結管理經驗,進行專業輔導。通過對虛擬場景的設置,模仿真實情況下企業運作所面臨的人、財、物的管理,使培訓參與者身臨其境的體驗管理的全過程,并通過系統反饋,了解自己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提高的方向。在模擬場景中,運用積分制,采取升級通關的模式,讓后備管理人才的職業發展地圖可視化。還可以通過參與線上業務和管理知識的學習,從而積累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積分,對自己進行增值加分。只有當積分積累夠一定分數,才可以打通關卡,最終進入后備管理人才庫。
決策者和人力資源管理者可以通過后備管理人才參與模擬場景的表現,決定該后備人才的線下培養計劃和最終任職決定。
培訓對象可以在這個具有真實沉浸感與交互性的虛擬環境中,通過人機交互設備和場景里所有VR情境的交互,體驗實時的物理反饋,增加管理經驗值。
1.后備管理人員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在有VR設備的地點,通過相關網絡通信設備即可進入相同的虛擬演練場所進行實時的集中化演練,不受培訓時間、場地的限制,節約了租用場地費、路途費等教學、培訓成本。
2.VR技術可以在規避管理決策帶來風險的前提下,給予后備管理人才接近真實的管理感官體驗,即使決策失誤也不會對現實造成任何的經濟損失,有效避免了管理成本的增加。
VR技術運用于后備管理人才的培訓,營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受到積分制的激勵,VR的教學模式更趨向于升級打怪的游戲模式,將傳統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它的交互式除了使受訓者可以快速、直觀地經歷管理全過程,取得演練結果,還可以進行演練評估和改進。受訓人員可以自發地進行多次重復演練,使受訓者始終處于培訓的主導地位,掌握受訓主動權,大大增加演練時間和演練效果。
虛擬場景是以真實情境為基礎進行搭建的,需要處理的事務也是立足于現實中的真實案例。受訓者在虛擬環境中可以親身感受事件發生時的真實狀況,進而可以更加深入地考核受訓者的心里承受力、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通過趨于真實場景還原,讓感知能力也接受相關磨練,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與相關處理技巧。
1.VR硬件設備尚未成熟
VR在實景體驗時會給人帶來眩暈感,這種眩暈感是人類對VR技術所帶來的虛擬現實的正常生理反應,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VR無法得到快速普及。
2.VR價格昂貴
VR屬于新鮮事物,由于研發和推廣費用較高,現在仍屬于高端消費,人們對它的消費接受度需要有一定的時間過渡。
3.VR產品開發的局限性
現在VR主要局限于電子游戲領域,對于其他場景的設置,如管理情境模擬基本沒有涉及,更談不上管理場景的開發,現階段只屬于構想而沒有操作實例。
VR的真實體驗是基于管理情境的真實性,所以對相關管理場景的數據收集,如所管理企業的規模、企業文化特征、企業的外部環境、實務工作等,是一項繁重而浩大的工程,而且時效性要求非常高。
VR設備的運用需要管理情境參與者具備一定的科技知識和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
如果對虛擬情景的管理沒有正面、及時的反饋,管理后備人才得不到及時的信息反饋,他就難以從虛擬管理中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就起不到場景呈現管理的效用。所以企業決策者要對情境模式的管理結果設置有科學、統一的評估標準。
VR雖屬于新鮮事物,但它終究是發展的趨勢。現在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都是發展新態式,這些都是基于將數據電子化,所以以后的教育培訓也必然要往電子化教育的軌道上發展。任何一個新事物都會經歷發展、成熟的過程,現在VR的普及率較低,人們對VR的接受度不高,這說明VR還處于啟蒙、發展階段,待VR技術成熟,研究和推廣經費降下來后,VR會大量運用于民用領域,電子化教育培訓需求的高漲也會促使VR技術致力于教育模式的開發。
如果相關場景數據收集的工作量過大,可以通過外包給咨詢公司的形式,由咨詢公司負責收集相關數據。也可以通過與VR公司合作研發的形式,通過采樣、抓典型的方式搭建數據場景,從而使企業減輕虛擬場景數據收集的工作量。
可以在購買VR場景培訓模塊時,讓VR公司承擔對培訓場景參與者技術培訓工作,讓受訓者在培訓前了解甚至熟悉VR設備的運用。
一方面,可以通過在工作中搜集企業真實發生的案例,以此案例處理結果為標準,制訂評分區間。另一方面,也可以與高校或咨詢公司合作,設置開放性的應對措施,以公司戰略發展為導向,科學合理地設置評分標準。
隨著“虛擬現實時代”的到來,人們更多的是進行線上生活和工作,如支付寶支付賬單、微信辦公、美團外賣等新生事物的出現,這些電子化體驗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VR技術的出現,也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適應新的發展趨勢,將VR技術移植到后備管理人才的培養機制中,充分發揮VR的特長,是值得我們思考與探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