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海鵬
機關單位干部遴選是中國現行公務員制度下基層公務員往上晉升的有效通道,從公告發布到確定人選,每個環節都備受各界矚目,它是機關單位科學選拔人才的生動實踐,價值意義深遠而廣泛。本文試圖通過從人才選拔工作中信度與效度運用考量的視角,分析機關單位干部遴選的有效性,從而對各級、各類人才選拔工作提供有益的價值思考。
信度。人才遴選需要通過一種或多種的衡量手段來實現,而這種衡量手段不受隨機誤差干擾的程度即為信度,也被稱為可靠性、穩定性、一致性。
機關單位干部遴選對遴選對象有著很高的期待和要求,對于政治性、廉潔性、先進性都有著具體的規定。那么遴選機制具有多高的信度便值得深入探討。
假定:遴選對象的綜合素質遴選值為X,
遴選對象的綜合素質真實值為T,
遴選機制中的系統誤差為B,
遴選過程中的隨機誤差為E。
(假設綜合素質包含了遴選機關對于遴選對象的各方面要求)
那么:X=T+B+E
可以推出,要使遴選值最大程度上接近于真實值,必須盡可能地降低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系統誤差是由于遴選機制本身設計的不完美而導致產生的誤差,隨機誤差則是由于遴選過程中出現的隨機因素而導致產生的誤差。誤差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有效降低。
1.明確的頂層制度設計。制度設計能夠通過成文的規定對于遴選予以明確,是規避系統誤差的重要前提。機關單位干部遴選所遵循的制度包含比較廣泛,最基本的有《公務員法》,最直接的有《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這些政策規定對于機關單位干部遴選機制的構建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2.科學的中央部署設計。黨中央國務院歷來對機關單位干部遴選工作高度重視,對干部遴選工作作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這為最大程度上規避系統誤差作了宏觀指導。中央明確要求,干部遴選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產生程序包括5個主要環節。中央的統一部署為各個地方各個層次的干部遴選工作作了統一的路徑設計。
3.嚴密的地方組織設計。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宏觀指導下,各個地方結合實際,進一步明確要求,細化條件,提高遴選的科學性。遴選機關要在自身隊伍結構和崗位分析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設計遴選職位和資格條件,擬定遴選方案,并報同級人事主管部門審批。各個地方認真謀劃研究,確保干部遴選機制結合實際,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1.紀律在前,嚴格按照程序遴選。中央強調對于干部遴選工作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要嚴肅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遴選紀律,各遴選單位要嚴格按照統一要求,嚴明紀律、嚴肅遴選,遴選工作要嚴密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嚴防遴選過程中出現隨意主義,對違反相關規定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這為最大程度上規避遴選過程中的隨機誤差提供了紀律保障。
2.多方考察,全面評估干部素質。機關單位干部遴選,要求全面考察干部的綜合素質,盡可能地減少考評的片面性,避免以點蓋面、以偏蓋全,不以成績掩蓋缺點,提高遴選的科學性,降低遴選的隨機性。對干部進行多方考察、差額考察,重點考察代表的政治素養、廉潔程度,全面考察干部的其它素質指標。
3.反復醞釀,多級遴選干部資格。如果說多方考察與全面評估是橫向考量,那么反復醞釀與多級遴選則是從縱向規避遴選過程中的隨機誤差。機關干部遴選需要經過5個主要環節,以確保遴選出來的干部能夠真正符合要求。遴選從筆試,到面試,部分崗位甚至設置加試,采取分級分類的方式,自下而上,科學遴選。
效度。人才遴選過程中所得到的評估結果與評估目標之間的相關程度即為效度,是遴選手段能夠達到預期結果的程度,也稱有效性、真確性,是一個相對值,常見的效度包括效標關聯效度、表面效度、內容效度和構想效度等。
機關單位干部遴選歷來備受各界矚目,那么遴選出來的干部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中央要求和人民期待,在多大程度上真實有效,通過對下面幾個方面的分析或許能有助于理解其中的考量。
表面效度是指遴選應達到表面(基本)標準,確保遴選出來的干部從表面(基本面)看來是合適的,是對遴選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遴選的基礎性指標訴求,是確保能夠遴選出優秀干部的重要前提。
1.機關單位干部遴選嚴把政治關。機關單位干部遴選工作相比于其它人才選拔工作的一個重要新舉措就是要求各遴選單位嚴把政治關。將政治標準擺放到如此高度,這是一大特點,這也是對遴選干部的一個表面的、基本的、立場性的要求,是科學遴選優秀干部的首要考量。如果各級各地遴選的政治關把得不嚴,那么姑且不論推薦上去的干部其它方面的素質多么優秀,至少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和遴選工作的表面效度是不合格的。
2.機關單位干部遴選嚴把廉潔關。機關單位干部遴選,中央要求嚴把廉潔關,這同樣既是對遴選干部的一個表面性要求,也是一個基本性要求,是確保科學遴選優秀干部的首要保障。廉潔奉公是當選國家干部的必要條件,廉潔上有問題,其它指標的考量就顯得毫無意義。機關單位干部遴選嚴把廉潔關,既嚴肅了遴選風氣,也杜絕了害群之馬,更重要的是遴選出來的干部在群眾眼里是干凈的,基本要求是過硬的。
內容效度是指遴選的內容是否反映了遴選的要求,強調遴選的代表性和覆蓋面的程度,要求遴選的內容與實際的內容具有較高的相似性,是對遴選本質要求的一種考量,比表面效度評判更為復雜。
1.機關單位干部遴選突出先進性。先進性是對遴選干部質的要求,也是遴選干部區別于普通干部的主要標志,把它作為主要考量指標,是對干部遴選內容效度考量的最好體現。中央要求,干部遴選可以組織推薦,注重推薦干部中的優秀人物,特別是從近年來各類表彰活動中推薦合適人選,可以把先進事跡突出的干部作為重點推薦人選。
2.機關單位干部遴選強調代表性。中央強調干部遴選要體現廣泛的代表性,這是對遴選內容效度質和量的結合考量。干部遴選是基層公務員的一條“上行通道”,鄉鎮公務員可以直接報名參加中央崗位遴選,可選擇面很寬、很廣。當選的干部分布恰當、結構合理,來自各個地區,從中央到基層,體現了遴選的廣泛代表性。
3.機關單位干部遴選確保擁護性。得到黨員及群眾擁護是對干部遴選的又一重要考量內容,這也是評價機關單位干部遴選內容效度的重要顯性指標。候選人在黨員及群眾中的口碑如何,黨員及群眾基礎如何,是否受到黨員及群眾擁護愛戴,都直接影響著遴選工作的效度。各遴選單位積極創造條件引導黨員干部有序參與遴選工作,充分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做好處理黨員干部及群眾來信來訪工作,積極征求和聽取基層意見、建議。
參考文獻:
1.[美]諾伊.人力資源管理:贏得競爭優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