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麗,張莉紅,劉 迪
(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湖北 武漢 430024)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是膿毒癥患者常見并發癥之一,是因膿毒癥導致肺內外損傷而誘發的一類異常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具有起病急、病情重、進展迅速及致死致殘率高等特點,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極大負擔[1]。目前西醫對于膿毒癥繼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尚無特效治療手段,多采用對癥支持干預,但總體病情進展控制效果欠佳,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膿毒癥繼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多因外傷、諸毒內侵、六淫病氣襲擾機體所致,屬本虛標實兼虛實夾雜之癥[2],故中醫治療當以溫陽益腎、宣肺行水為主。2014年7月—2017年1月,筆者觀察了自擬復蘇合劑配合西醫治療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及對血氣分析結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上述時期收治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共100例,均符合2012年SCC診斷標準[3],體溫超過38.3 ℃或低于36 ℃;HR超過90次/min,RR高于30次/min,SBP低于90 mmHg(1 mmHg=0.133 kPa),MAP低于70 mmHg,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高于70%,p(O2)/Fi(O2)低于300,血乳酸血水平高于3 mmol/L,年齡18~75歲,病程<24 h;同時排除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內分泌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及精神系統疾病者。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對癥支持干預,包括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抗感染及有創機械通氣等。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給予中藥復蘇合劑治療,組方: 制附子30 g(先煎)、龜板30 g、甘草15 g、砂仁15 g、麻黃10 g及干姜10 g,每天1劑,早晚經鼻飼管分次注入,2組治療時間均為5 d。
1.3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4]。顯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70%,呼吸次數15~24次/min;有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30%且<70%,呼吸次數為24~28次/min;無效:未達上述標準。②血清炎癥因子。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進行TNF-α、IL-6、IL-10水平檢測。③血氣指標。采用血氣酸堿分析儀對p(O2)、p(CO2)水平進行檢測,計算p(O2)/Fi(O2)值。④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2=7.202,P=0.007。
2.22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2組治療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顯著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治療后以上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3。
2.32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水平比較2組治療后p(O2)、p(O2)/Fi(O2)水平均顯著提高(P均<0.05),且觀察組以上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4。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42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2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臨床常見危重癥之一,主要臨床特征為低氧血癥和呼吸窘迫;患者因多種因素誘發毛細血管內皮和肺泡上皮細胞損傷,如未獲得有效控制可進展發生彌漫性肺間質、肺水腫甚至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嚴重威脅生命安全[5]。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早期并無特異性癥狀,誤診漏診率極高[6];絕大部分患者行X射線檢查常無明確肺部體征,但可見明顯p(O2)下降,故對p(O2)/Fi(O2)進行動態監測被認為是早期確診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主要方法[7];如未能及時給予動態血氣分析,如可見明顯臨床癥狀和胸部X射線改變時多病情較重,再行治療總體效果欠佳。盡管近年來對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病機制研究在逐漸深入,臨床診療規范性亦獲得了顯著提高,但仍有相當部分患者經常規治療后難以獲得滿意血氣指標改善[8]。如何快速有效改善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血氣分析指標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關注。

表4 2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水平比較

表5 2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已有研究顯示,通過對p(O2)、p(O2)/Fi(O2)及p(CO2)進行密切監測,有效評估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情和治療效果,這對于反映疾病的狀態和轉歸情況具有重要意義[9]。盡管針對該疾病的機械通氣治療的理論越發的完善,但對于其救治的臨床療效仍是較為棘手的問題,患者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10]。中醫藥在各類急重癥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而所具有整體調理與辨證論治特點已成為防治該病重要途徑之一。
祖國傳統醫學中無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針對性論述,主要根據癥狀體征將其歸于“暴喘”“喘脫”范疇,認為本病多因肺腎氣絕所致[11];其中肺為氣之主,統呼吸之功,發為皮毛,分屬嬌臟 “華蓋”;外邪襲體首達肺臟,氣機失降,呼吸不暢,日久肺氣上逆則發為喘促之癥[12];而氣為血帥,肺氣虧虛則無以推動血行,久之則血脈瘀滯,肺氣壅阻而為喘;而腎為氣之根,與肺臟協同司氣出納[13]。如腎元不固,攝納失常則致氣難歸元,陰陽失調,久之則致氣陰虧耗,陽微欲絕而發為本病。故中醫治療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當以溫陽通脈、益肺利水為主。本研究采用自擬復蘇合劑組方中,制附子(先煎)溫陽通脈,龜板滋陰通陽,甘草溫中益氣,砂仁宣邪納氣,麻黃宣肺利氣,而干姜則可助附子溫陽之功,諸藥合用可共奏扶正祛邪、溫陽宣肺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砂仁可有效促進血管擴張,降低血栓素合成水平,拮抗血小板聚集,并能夠通過干擾炎性細胞因子異常級聯反應,降低機體炎癥損傷[14];制附子有助于增大外周血管管徑,提高局部血流灌注量、改善機體微循環及抗休克;同時其還能夠提高內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合成分泌量,調節通氣/血流比,從而達到改善動脈血氣分析指標的目的[1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2組TNF-α、IL-6、IL-10水平均顯著降低,p(O2)、p(O2)/Fi(O2)均顯著提高,且觀察組以上指標水平改善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提示自擬復蘇合劑配合西醫治療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可有效減輕癥狀體征,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改善血氣指標,且安全值得肯定。
[參考文獻]
[1]高戈,馮喆,常志剛,等.2012國際嚴重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診療指南[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3,25(8):501-505
[2]伏添,張海福,王學莉,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32例[J].河南中醫,2016,36(4):650-652
[3]Bellinger RP,Levy MM,Rhodes A,et al.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Intensive Care Med,2013,39(2):165-228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35-139
[5]瞿海龍,周英蓮,劉鵬,等.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6,33(5):30-34
[6]劉楊,王學斌,馬少林,等.肝素結合蛋白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意義[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4,23(5):549-553
[7]鄭美梅,陳裕光,董麗妍,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紅細胞內外血氣變化的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10):1325-1326
[8]余劍文.綜合療法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4):407-409
[9]鄧娜.膿毒癥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機制及烏司他丁的治療作用[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2,19(6):641-643
[10] 甘學軍.無創通氣治療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3):1846-1848
[11] 宋凱,余劍波,章靜,等.中、西醫對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認識及展望[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6,37(5):450-455
[12] 何淼,熊旭東,沈曉紅,等.炎調方對膿毒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熱熾營血證)患者血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7):1097-1099
[13] 崔可,林榮海,陳中騰,等.宣白承氣湯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2):294-295
[14] 張明發,沈雅琴.砂仁臨床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抗感染藥學,2013,10(1):8-13
[15] 邱常萍,許秀萍.附子現代藥理及配伍解毒機制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