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輝
印花稅是對單位和個人書立、領受的應稅憑證征收的一種稅,具有憑證稅性質,實質上是對經濟行為的課稅,也是一種行為稅。印花稅的納稅環節應當是在書立或領受時貼花。印花稅的納稅方法較其他稅種不同,一般是由納稅人根據稅法規定,自行計算應納稅額,自行購買印花稅票,自行貼花和畫銷,自行完成納稅義務。
為了簡化貼花手續,對那些應納稅額較大或者貼花次數頻繁的,稅法也規定了三種簡化的繳納方法:一是以繳款書或完稅證代替貼花的方法;二是按期匯總繳納印花稅的方法;三是代扣稅款匯總繳納的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納稅人一般對營業賬簿、許可證照和貼花數額較少的應納稅憑證,以粘貼印花稅票的形式履行納稅義務;對應納稅額較大或者需要頻繁貼花的經營項目,采取按期匯總繳納方式,和其他的稅種一樣按月申報繳納,以完稅證的形式履行納稅義務。
由于印花稅涉稅事項繁多,稅額也在增加,和其他稅種一樣,納稅人在涉稅處理中難免有多繳納的情況發生。但是,印花稅又有別于其他稅種,其他稅種多繳納了,按照《稅收征管法》和其他相關政策法規的規定可以退稅或者抵用,依照《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二十四條規定,凡多貼印花稅票者,不得申請退稅或抵用。有不少人認為發生多貼印花稅票的情形時,卻不能退稅或者抵用。其實是沒有完全理解政策規定。《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二十四條指的是采用貼花繳納印花稅的情況,納稅人多繳的印花稅不應該一律不予退稅或者抵用,應分情況確定是否退稅或者抵用。即通過購買印花稅稅票的方式繳納印花稅,不可以申請退稅或者抵用。通過按期匯總納稅,也就是按月或者按季度申報印花稅,則可以申請退稅或者抵用。
自行計算、自行購花、自行貼花的“三自”繳納辦法是印花稅的主要繳納方法,在這種“三自納稅”情況下是不能辦理退稅的。現行《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二十四條規定,“凡多貼印花稅票者,不得申請退稅或者抵用”。實務中凡是以粘貼印花稅票的形式履行納稅義務的,多貼印花稅票的,不予退稅或者抵用。因為粘貼印花稅票的憑證一般來說繳稅額較小,有的財務人員因一時手頭沒有正好的應貼印花稅票,就以面值較高的印花稅票代替,其并不在乎多繳納一點印花稅,屬于有意多貼花的。為了規范納稅人正確履行印花稅納稅義務,減少稅務機關不必要的工作量,這樣納稅人也能夠理解和支持。
采用按期匯總方式,以填寫稅收繳款書或完稅證的形式按月或者按季度申報繳納印花稅,而不是直接在應稅憑證上貼花,多繳的印花稅款允許辦理退稅或抵繳。這是因為:現行《稅收征管法》有明確的規定。《稅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后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并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后應當立即退還。無論是根據“法律優位原則”,還是根據“新法優于舊法”的原則,印花稅的征收管理都不得與《稅收征管法》相違背。這與印花稅相關規定也并不抵觸。現行《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二十四條“凡多貼印花稅票者,不得申請退稅或者抵用”的規定,只是明確了“三自納稅”方式下“多貼印花稅票”的處理,對按期匯總納稅方式下多繳印花稅款的行為并不適用。
像購銷合同、產權轉移書據、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建筑工程勘察設計合同、貨物運輸合同,一般都采取核定征收的方式。印花稅和其他稅種一樣按月申報繳納。現在納稅人繳納印花稅的稅額不像過去的一次繳納幾元或幾十元,現在有的企業月繳納印花稅達千元甚至萬元。這種較大的稅額,一旦財務人員工作疏忽造成多繳稅的事實,再不能給予退稅或者抵用,納稅人就很難理解了。現實中,納稅人在繳稅上由于稅收政策掌握不夠準確或其他原因造成多繳稅的情況時有發生。除印花稅外,其他稅種都可以退稅或者抵用,單就印花稅不能享受這種待遇,無論從稅收公平主義原則上講,還是從共建和諧稅收角度考慮都不算妥當。
案例一:A公司為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由于對外簽訂的合同較多,該銀行采用按期匯總方式分月繳納印花稅。近日,財務人員發現,今年8月繳納的應稅合同中,其中包括公司簽訂的一份物業服務合同。根據現行印花稅規定,該合同不屬于應稅合同,因此造成多繳印花稅51300元。于是到稅務機關申請印花稅退稅。
分析:有人認為,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二十四條規定,凡多貼印花稅票者,不得申請退稅或者抵用。因此,上述案例中的51300元不應當辦理退稅。
其實不然,A公司采用按期匯總方式,以填寫稅收繳款書或完稅證的形式分月繳納印花稅,而不是直接在應稅憑證上貼花。在按期匯總繳納方式下,多繳的印花稅款應允許辦理退稅或抵繳。
《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規定,印花稅實行由納稅人根據規定自行計算應納稅額,購買并一次貼足印花稅票的繳納辦法。為簡化貼花手續,應納稅額較大或者貼花次數頻繁的,納稅人可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采取以繳款書代替貼花或者按期匯總繳納的辦法。《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二十一條規定,一份憑證應納稅額超過五百元的,應當由納稅人向經管稅務機關申請填寫繳款書或者完稅證代替貼花。顯然,《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二十四條指采用貼花繳納印花稅的情況,本案例采用繳款書繳納印花稅,不適用第二十四條規定,因此上述案例中的51300元可以辦理退稅。
案例二:B企業2015年新增固定資產已繳納印花稅3000元。2016年B企業換了財務主管,稅務人員在檢查中沒有發現B企業已繳納新增固定資產印花稅,責令補繳。當時B企業財務人員因未能找到已繳印花稅的憑證,于是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補繳了稅款。2017年企業財務人員偶然發現了2015年已繳納新增固定資產印花稅的憑證,于是要求稅務機關退稅。
分析:按照稅法“法律優位原則”和“程序優于實體原則”,《稅收征管法》是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稅收程序法,其位次高于國務院公布的《印花稅暫行條例》實體法。《稅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后應當立即退還;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要求退還多繳的稅款并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后應當立即退還;涉及從國庫中退庫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國庫管理的規定退還。據此,公司B企業三年內發現其多繳的3000元印花稅,稅務機關及時查實后應當立即退還辦理退稅。
案例三:前不久,C公司與某公司簽訂了一份財產租賃合同,并在合同簽訂時按照規定申報繳納了1000元印花稅款。但隨后雙方在合同履行上存在嚴重異議,導致合同在簽訂后不到一個月因無法履行而終止。在這種情況下,之前繳納的印花稅是否可以申請退還?
分析:根據印花稅相關規定,印花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應稅憑證書立或領受時,即在合同簽訂時、書據書立時、賬簿啟用時和證照領受時貼花,不得延至合同或憑證生效時期貼花。因此,不論合同是否兌現或能否按期兌現,都一律按照規定在簽訂時貼花。貼花后也不得因合同簽訂后的變動性因素而申請退稅。所以,C公司的合同雖終止,但已繳納的印花稅不能申請退還。
案例四:D公司是一家小型的食品制造廠,一直按“自行計算、自行申報、自行貼花”的方式繳納印花稅。最近,財務人員自查發現,今年7月對公司與某法律事務所簽訂的法律服務合同按“技術合同”稅目進行貼花并畫銷,造成多繳印花稅125元。
分析:D公司經營規模較小,簽訂的合同金額一般也較低,因此采用“自行計算、自行申報、自行貼花”(即“三自納稅”)的方式繳納印花稅。在此情況下,如果因財務人員失誤等原因造成多貼印花,能不能辦理退稅或下期抵繳呢?答案是否定的。這是因為:從稅收原理看,在“三自納稅”方式下,印花稅票應當粘貼在應納稅憑證上,并由納稅人在稅票的騎縫處蓋戳注銷或者畫銷。印花稅票屬于有價證券,對于已經注銷或畫銷的稅票,自然無法揭下重用。第二,從稅收規定看,現行《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已貼用的印花稅票不得重用”。《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二十四條也明確,“凡多貼印花稅票者,不得申請退稅或者抵用”。
養身之道
冬天怎樣補陰
作息時間要規律。冬季天氣非常的寒冷,給人的感覺就是白天好像很長,晚上的時間又很短。每次晚上睡覺,感到好像沒有睡多長時間,就又要起床了。所以冬季的時候,最好還是早早入睡。其實不論是什么時候,什么季節,最好是在11點前入睡。在這段時間保持良好的睡眠,能有效地幫助身體排毒,進而有利于健康養生。
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冬季總有冷空氣,皮膚經常出現干燥起皮的癥狀,早上起床的時候,也感覺喉嚨干燥。所以冬季的時候一定要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比如:銀耳。銀耳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性平,味甘、淡。它是一味滋補良藥,特點是滋潤而不膩滯,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養陰清熱、潤燥之功,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人來說,是一種良好的補品。蓮子。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它的特點是既能補,又能固,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此外,蓮子還含有纖維質、鈣、磷、鐵、鉀等多種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這些物質能供給人體足夠的能量。百合。味甘,性微寒。主入肺心,長于清肺潤燥止咳、甘涼清潤、利濕消積,清心安神定驚。百合是一味滋補妙品,補益而兼清潤,最適宜于內有虛火之虛弱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