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專題節目是縣級電視臺積極創辦的重要節目之一,在創辦之初吸引了一大批觀眾準時收看。但是,隨著縣級電視臺其他節目類型的增多以及受眾群體收看需求日益多樣化,專題節目的制作和發展面臨嚴峻考驗。與此同時,專題節目自身還呈現出選題趨同嚴重、制作方式單一、發展路徑局限等問題,降低了專題節目的吸引力和可看性。為此,要積極推動縣級電視專題節目的改進與創新。
縣級電視臺是向基層群眾傳達黨政機關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在制作專題節目時,要本著把握輿論導向、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改革發展的原則制作高品質的專題節目。通過專題節目宣傳,建立起良好的黨群關系,使群眾支持和理解各項政策措施的實施,并提高黨政機關工作的透明度,增強地方政府領導的親和力。尤其是在制作政治性較強的專題節目時,一定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各項改革舉措做到上情下達,充分發揮縣級電視臺的媒體宣傳作用。
縣級電視臺專題節目的選材應貼近群眾生活,找到群眾關注和熱議的話題,制作出滿足群眾需求、解決實際問題的專題節目。專題節目不同于新聞節目,應強調觀眾的認同感,避免空洞的說教給群眾帶來視聽疲勞。為了提高專題節目的收視率,縣級電視臺要從策劃、搜集素材、拍攝、剪輯等不同層面出發,考慮到觀眾的收看興趣,不斷豐富節目形式和內容,制作出具有社會意義并且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節目,使專題節目切實為群眾服務,幫助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電視臺專題節目具備針對性強的特點,一般都是針對某一類問題或某一類觀眾制作的電視節目。對于縣級電視臺而言,由于專題節目的受眾群體是基層農民群眾,所以在選題時要選取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主題,如氣象信息、農業技術推廣、防災抗災、文化教育、農業最新政策等方面,使專題節目成為農民的好幫手,提高農民的觀看興趣。同時,縣級電視臺專題節目還要突破創新,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獨創性節目,而不能一味地模仿央視、省市電視臺的節目制作模式,導致節目制作盲目追從、毫無特點。例如,對于旅游資源豐富的縣市,縣級電視臺可制作旅游類專題片,介紹當地的旅游路線、旅游景觀和民俗文化,達到宣傳當地旅游資源、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的目的。
縣級電視臺要擺正自身定位,樹立精品意識,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制作出高質量的專題節目。專題節目應秉承紀實風格,通過聲像結合的專題節目反映真人、真事和真實生活。在專題節目制作中,節目組要對專題節目的采訪、拍攝、剪輯、播音語言等方面都作出具體要求,確保節目的整體氛圍、主持人風格、畫面構圖、鏡頭組接等與專題節目定位相符,提高專題節目的制作品質,使節目具有較強的可看性和藝術性。
縣級電視臺專題節目在策劃時要準確定位受眾群體,分析受眾群體對電視節目的收看偏好以及對電視節目的真實需求,從而為專題節目的題材選取提供可參考的依據。專題節目的選題要從觀眾普遍關心的事件入手,確定每一類觀眾的固定題材范圍,滿足節目收看對象的預期。例如,時尚生活類專題節目的收看對象以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居多,所以可在節目中教授觀眾流行的化妝技巧,傳遞最新的時尚資訊,或者向觀眾推薦縣市內的潮流時尚店鋪,使專題節目與觀眾生活聯系起來,提高收視率。又如,走訪類專題節目的收看對象是普通老百姓,節目組要走入大街小巷,了解百姓的生活狀態,將百姓生活中感人、溫暖、正能量的事件均納入到選題的范圍,使走訪類專題節目更加接地氣,贏得觀眾的喜愛。
縣級電視臺專題節目在確定節目選題的基礎上,找準節目策劃的角度,確保專題節目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從專題節目中獲益良多。例如,在策劃有關國家政策方針的專題節目時,節目組可從群眾關心的角度對政策方針作出詳細解釋,確保解釋語言易于被群眾理解,突出專題節目的價值。又如,在策劃農業技術類的專題節目時,節目組可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到農業種植區域進行現場講解,也可以對農業種植大戶進行采訪,記錄下真實的農業技術應用現狀,從而增強專題節目的可信度和吸引力,滿足觀眾的收看需求。以關于環境污染的專題節目為例,節目組可安排記者對居住在河水周邊的群眾進行采訪,讓群眾談談近年來河水周邊環境的變化,以及對自己生活帶來的影響。而后,節目組邀請環境保護專家分析產生環境污染的原因和后果,并邀請環保部門管理者到現場詳細講解有關環境保護的政策。通過這種層層遞進式的節目策劃安排,讓群眾從不同層面認識環境污染問題,起到環保宣傳教育的作用。
專題節目拍攝質量直接影響著節目的整體質量,關系到觀眾對專題節目的喜愛程度。一個制作精良的專題節目,離不開攝影師對拍攝內容和拍攝手法的精確把握,攝影師不僅要在拍攝中收錄主持人的聲音、形象等信息,更要在現場拍攝中抓住重點內容,運用獨特的拍攝手法,給觀眾帶來煥然一新的觀看感受??h級電視臺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專題節目采用不同的拍攝手法,為后期節目制作奠定基礎。例如,對于談話類的專題節目,攝影師在拍攝中可借鑒敘事寫法,將聚焦于事件中心的人和事作為拍攝重點,切入真實的拍攝資料,讓觀眾仿佛置身于現場,了解事件發生的始末,產生情感共鳴。又如,對于法制類的專題節目,攝影師在拍攝中可采用影視劇拍攝手法,圍繞普法內容,引入真實的案件資料,讓觀眾跟著節目進展對案件抽絲剝繭,調動起觀眾的好奇心理。與此同時,節目主持人要根據劇情發展進行說法、講法,將普法內容融入到劇情中,讓觀眾從真實案例中了解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
新媒體時代下,縣級電視臺專題節目制作應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充分綜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資源優勢,開辟專題節目發展的新路徑。由于電視臺專題節目制作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并且通常在電視臺不會重復播出,極易造成節目資源浪費。為了提高節目資源利用率,使觀眾隨時隨地觀看到專題節目,縣級電視臺可建立在線視頻網站,將每期播出后的專題節目上傳到網站,便于觀眾隨時點播。同時,電視臺還可以利用微信、貼吧、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開辟討論區,讓群眾對專題節目發表不同的看法。電視臺也可利用這些新媒體平臺收集觀眾關心的話題,將其納入到專題節目選題范圍內,從而讓觀眾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建議被重視,拉近觀眾與電視臺的距離,提高觀眾對專題節目的認可度。此外,縣級電視臺還要與各大媒體網站建立起合作關系,通過媒體網站對電視臺的專題節目進行宣傳,提前發布節目預告,喚起觀眾的收看興趣,從而擴大電視臺節目的宣傳路徑。
總而言之,縣級電視臺要精心做好專題節目,遵循把握輿論導向、貼近群眾生活、堅持特色獨創的原則,從節目選題、節目策劃、節目拍攝以及節目傳播路徑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專題節目質量,制作出具有可看性和吸引力的高品質節目,增強專題節目對觀眾的吸引力,從而提升專題節目的收視率??h級電視臺還要積極推進專題節目的創新發展,努力嘗試新型的節目制作與傳播方式,促進專題節目的可持續發展。
1.韓玉敏.提升區縣級電視臺專題節目質量的對策[J].傳播力研究,2017(07):78.
2.袁博.縣級電視臺專題節目的策劃和拍攝[J].西部廣播電視,2016(03):149.
3.韓國紅.新媒體時代區縣級電視臺專題節目的策劃與制作[J].新媒體研究,2017(18):75-77.
4.王凱.區縣級電視臺專題節目的發展途徑[J].傳播力研究,2017(08):97.
5.馬才郎旦.淺談縣級電視臺如何做好專題節目[J].中國新通信,2014(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