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龍
2017年,世界經濟企穩向好。2018年世界經濟向好的趨勢將繼續,但不確定性風險仍不容忽視。全球經濟復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挑戰,同時也是中國的戰略機遇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追求高質量,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會議進一步提出要建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考核體系——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應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文化經濟融合發展貫穿始終。
首先,要落實到個人。要提高質量意識,在各個行業形成具體的規范標準納入相關從業人員的考核測評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敬業精神,樹立榜樣人物和典型,表彰“職”道君子。通過文化熏陶、標準的設立、表彰典型和實踐養成,把提高質量意識轉化為從業人員的精神追求和行為習慣,形成追求高質量發展的社會風尚。只有形成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圍,才能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其次,要落實到企業。打造企業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武裝企業,突出誠信精神,在企業中廣泛開展君子文化、君子人格培訓,提升企業文化的競爭力和品牌價值,表彰“信”道君子企業。為企業打造嚴守“信”道精神的管理團隊、經營團隊、生產團隊、銷售團隊。
最后,要落實到各個行業,制定和完善促進各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律法規、標準和政策。各行業傳統的標準體系無法適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應當建立新標準。通過行業新標準的建立來倒逼企業良性發展,提高質量,提高效率,才能提高效益,形成市場競爭力。
高質量發展任重而道遠,相信隨著新標準體系的建立和落實,2018年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