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中央銀行研究與預測部公開表示,俄羅斯經濟2017年全年增長了1.5%,已完全走出衰退。上述數據總體上與俄羅斯的經濟增長潛力相吻合。不過,該國2017年各季度的經濟增速極為不均:二季度經濟增速加快,三、四季度則意外放緩。
此前,俄羅斯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至7.5%。利率下調將有利于零售銷售繼續增長;而全球石油減產協議延長至2018年年底,也為盧布的穩定創造了外部條件。
2月21日,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出版了《總統經濟報告》,詳細介紹了白宮未來幾年對經濟前景的預測。白宮首席經濟顧問表示,由于特朗普總統的新政策,該國經濟已經回到了3%的增長率。
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Kevin Hassett指出:“我們沒有處于低增長的新常態,我們只是處在正常的時期,可以恢復增長至我們一直預期的3%。”他同時承認,近期內國家債務可能會增加。
目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公布月度原油市場報告顯示,需要實施減產的11個成員國在1月份的產量為2937.1萬桶/日,減產執行率為137%,高于2017年12月的129%。不過,由于美國原油產量走高,OPEC月報將2018年非OPEC原油供給增速預期從115萬桶/日上調至140萬桶/日,并預計油市到今年年底才會實現供需平衡。
OPEC國家在石油生產方面的克己自律,正在持續推進市場的再平衡,但是OPEC以外的產油勢力將是決定油市能否再平衡的關鍵,尤其是美國的頁巖油。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瓦爾迪斯·鄧布羅夫斯基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歐盟監管機構將于2月26日就加密貨幣的監管問題舉行會議。上述委員會將邀請包括中央銀行和監管機構在內的主要機構以及市場參與者,來分享各自的見解。
此前,歐洲當局曾發布投資預警,指出投資加密貨幣存在風險。而證券、銀行、保險和社保方面的多家歐洲監管機構均表示,比特幣和其他虛擬貨幣存在非常明顯的價格泡沫跡象。
近日,《歐洲時報》報道,法國2017年各項經濟數據陸續出爐,其中貿易赤字繼續增長,達到62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828億元)。
法國2017年貿易赤字比2016年增加了29%,這是法國自2011年以來增幅最大的年份,而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法國經濟的整體復蘇。2017年,該國出口額增長4.5%,是2011年以來勢頭最好的年份,但進口額增長更快,為6.8%。預計,2018年,法國貿易赤字大體和2017年持平。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永久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一年之后,剩下的11個國家于2月21日公布修訂后的協定最終版本。這項被稱為“全面且先進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的新協定,預計將于3月8日在智利圣地亞哥簽署。
在最終版本中,澳大利亞政府修改或者中止了22項條款,包括最初應美國政府要求而加入的知識產權相關規則。而“TPP-11”版本的最大變化在于,協定的許多爭議條款被擱置。
近日,菲律賓統計署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7%,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而根據菲財政部1月初設定的增長目標,2018年,該國經濟增長預計將達7%-8%。
經濟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內工業和服務業的快速增長。2017年第四季度,菲工業同比增長7.3%,服務業同比增長6.8%。接下來,該國將重點關注基建目標。按計劃,在2022年前,菲政府將支出超過9萬億比索(約1370億美元)發展旗艦級基建項目。
日本政府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增長0.5%,實現八個季度的連續增長,創下了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以來的最長連續增長紀錄。從關鍵指標看,日本經濟形勢呈現向好態勢。
盡管日本經濟創下新一輪長景氣周期,該國卻并未走出長達25年的長期通縮。日本央行一直在為實現2%的通脹目標努力,預計要到2019年才能實現。而日本官方已經數次推遲上述目標的實現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