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娟娟
【摘要】 目的 觀察西妥昔單抗聯合調強適形放療(IMRT)同步化療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64例晚期鼻咽癌患者, 根據治療方法差異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2例。對照組患者給予IMRT同步順鉑化療治療, 觀察組患者給予西妥昔單抗聯合IMRT同步化療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并統計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17例, 有效13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3.75%(30/32);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0例, 有效14例, 無效8例, 總有效率為75.00%(24/32);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667, 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38%(3/32),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4.38%(11/3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514, P<0.05)。結論 應用西妥昔單抗聯合IMRT同步化療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療效顯著,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較少, 安全性較高, 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 西妥昔單抗;調強適形放療;同步化療;晚期鼻咽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05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etuximab combined with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synchronous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ethods A total of 64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MRT synchronous cisplatin chemo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etuximab combined with IMRT synchronous chemotherap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17 excellent cases, 13 effective cases and 2 ineffective case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3.75% (30/32), which were 10 cases, 14 cases, 8 cases and 75.00% (24/3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2667,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9.38% (3/32), which was 34.38% (11/3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8514, 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cetuximab and IMRT synchronous chemotherapy shows remarkabl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high safety, and this method can be further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Key words】 Cetuximab;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Synchronous chemotherap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4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32例采用西妥昔單抗聯合IMRT同步化療治療, 臨床療效顯著, 安全性較高,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4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治療方法差異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2例。對照組中男19例, 女13例, 年齡33~74歲, 平均年齡(40.32±12.01)歲。觀察組中男17例, 女15例, 年齡30~75歲, 平均年齡(42.08±11.2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入院后給予IMRT治療, 在病變部位應用多野適形照射, 放療方案為2 Gy/次, 5次/周, 連續治療2個療程, 總劑量控制為64~72 Gy[1-6];放療期間靜脈滴注20 mg/m2順鉑, 1次/3周, 連續治療時間4周;放療第1天給予患者西妥昔單抗注射液靜脈滴注, 首劑負荷量:
400 mg/m2, 滴注速度:5 ml/min, 滴注時間>120 min, 維持劑量:250 mg/m2。對照組患者應用IMRT同步順鉑化療治療, IMRT治療同觀察組;20 mg/m2順鉑靜脈滴注, 1次/3周, 連續治療時間4周。兩組患者治療前均進行抗過敏治療與預防性治療[7, 8]。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觀察統計。療效評定標準參考文獻[9], 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17例, 有效13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3.75%(30/32);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0例, 有效14例, 無效8例, 總有效率為75.00%(24/32);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667, P<0.05)。
2. 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38%(3/32),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4.38%(11/3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514, P<0.05)。
鼻咽癌是一種臨床常見惡性腫瘤, 病灶較為隱蔽, 患者的早期臨床表現為鼻塞、涕中帶血、復視、聽力下降、頭痛等臨床表現癥狀[10-12]。由于鼻咽癌患者早期無典型癥狀, 多數患者臨床確診時已經發展為鼻咽癌中晚期。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臨床治療的失敗率較高, 多與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等因素存在直接關系, 常規治療方法為放療, 由于放療的毒副作用大、具有較高的局部復發率與遠處轉移率, 治療效果并不理想[13-15]。IMRT同步化療可使靶體積與照射劑量有效提高, 通過協同作用也可使治療效果與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17例, 有效13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3.75%(30/32);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0例, 有效14例, 無效8例, 總有效率為75.00%(24/32);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667, 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38%(3/32),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4.38%(11/3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514, P<0.05)。
綜上所述, 應用西妥昔單抗聯合IMRT同步化療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療效顯著,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較少, 安全性較高, 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趙忠全, 歐陽學農, 余宗陽, 等. 西妥昔單抗聯合IMRT同步化療治療晚期鼻咽癌的療效觀察. 西南國防醫藥, 2015, 25(7):750-753.
[2] 黃璐. T4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療聯合西妥昔單抗治療的初步評價. 西南醫科大學, 2016.
[3] 丘文澤, 黃培鈺, 施君理, 等. 調強放療結合誘導化療或同期加輔助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療效比較. 中國腫瘤臨床, 2015(4):231-235.
[4] 馬雄輝, 梁彩霞, 江丹賢, 等. TPF誘導化療或PF誘導化療聯合同期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觀察. 中國癌癥雜志, 2016, 26(12):1018-1024.
[5] 關瑩, 孫學明, 曾雷, 等. 局部晚期鼻咽癌誘導化療加IMRT同期化療與IMRT同期化療的遠期療效比較.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 2014, 23(2):131-134.
[6] 王琳, 閆旎, 許潑實, 等.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誘導化療后行前程適形聯合后程調強適形放療效果觀察. 山東醫藥, 2017, 57(18):41-43.
[7] 謝國豐, 黃賴機, 葉家才, 等. 調強放療同期時辰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 廣東醫學, 2014, 35(1):127-129.
[8] 李媛媛, 金風, 吳偉莉, 等.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合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臨床研究. 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 2017, 37(4):264-268.
[9] 陳建武, 張幸平, 劉德鑫, 等. 動脈灌注介入化療聯合同期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療效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13):3629-3631.
[10] 陳建武, 張幸平, 劉德鑫, 等. 動脈灌注誘導化療聯合同期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療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23):6598-6600.
[11] 龔修云, 金風, 吳偉莉, 等. 局部晚期鼻咽癌誘導化療后原發病灶靶區勾畫的探討. 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 2016, 36(2):116-120.
[12] 鄭積華, 張為民, 林建光, 等. 螺旋斷層放療聯合順鉑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研究. 重慶醫學, 2014(6):701-703.
[13] 廖家華, 黃莉, 王祥財, 等. 多西紫杉醇+順鉑時間化療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研究.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6, 36(8):51-54, 57.
[14] 董苗苗, 王芳, 孫國平, 等. 吉西他濱聯合順鉑與氟尿嘧啶聯合順鉑方案治療晚期鼻咽癌療效和不良反應的Meta分析. 安徽醫藥, 2017, 21(7):1325-1330.
[15] 楊廣勝, 陳林, 李玉, 等. 紫杉醇與5-氟尿嘧啶分別聯合奈達鉑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臨床觀察. 中國藥房, 2016, 27(17):2397-2399.
[收稿日期: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