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智勇 靳立英 辛國輝 崔權良 杜凱陽 程嵐 邢丙楠 萬紹璐
【摘要】 目的 探討胰激肽原酶聯(lián)合替米沙坦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治療作用。方法 82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給予糖尿病基礎治療, 包括控制飲食、適當運動、胰島素降糖、辛伐他汀降脂、替米沙坦控制血壓,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腸溶片。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 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128±40)mg/24 h低于治療前的(254±25)mg/24 h, 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84±34)mg/24 h低于治療前的(246±24)mg/24 h,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胰激肽原酶聯(lián)合替米沙坦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有較好療效。
【關鍵詞】 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腎病;尿微量白蛋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079
目前, 我國約有1.144億糖尿病患者, 發(fā)病率日益增高。糖尿病腎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傷害非常巨大, 也可能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糖尿病腎病一旦確診, 隨著糖尿病病程進展, 最終發(fā)展到終末期腎病。因此, 治療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作者對82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了研究, 結果提示胰激肽原酶聯(lián)合替米沙坦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效果比較好, 說明使用這種方法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可以滿足相關要求。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及河南宏力醫(yī)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門診就診的82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1999年的新糖尿病診斷標準[1]及 Mogensen糖尿病腎病臨床分期[2]。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
(42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 平均年齡(57.1±11.9)歲, 平均病程(8.3±4.6)年, 空腹血糖(10.72±3.24)mmol/L, 平均餐后2 h血糖(15.01±3.26)mmol/L, 糖化血紅蛋白(7.85±1.49)%, 平均尿微量白蛋白為(246±24)mg/24 h。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 平均年齡(56.9±12.0)歲, 平均病程(7.9±5.0)年, 平均空腹血糖為(10.50±3.10)mmol/L, 平均餐后2 h血糖(14.80±3.31)mmol/L, 平均糖化血紅蛋白為(7.89±1.51)%, 平均尿微量白蛋白(254±25)mg/24 h。
兩組患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嚴格控制飲食, 適當運動, 胰島素控制血糖, 口服替米沙坦(重慶康刻爾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1911)40 mg, 1次/d, 控制血壓;口服辛伐他汀(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677)20 mg, 1次/d, 控制血脂。在此基礎上, 觀察組口服胰激肽原酶腸溶片(常州千紅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93089)240 U, 3次/d。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 比較兩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均實施了8周治療后, 其治療效果如下:空腹血糖<7.8 mmol/L, 餐后2 h血糖<10 mmol/L, 糖化血紅蛋白<6.5%, 總膽固醇<5.7 mmol/L, 甘油三酯<1.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6 mmol/L, 血壓<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同時在治療后患者的肝功能和腎功能基本符合相關要求, 并且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治療后, 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為(128±40)mg/24 h低于治療前的(254±25)mg/24 h, 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84±34)mg/24 h低于治療前的(246±24)mg/24 h,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嚴重的微血管并發(fā)癥 , 大量的文獻已證實, 若能夠對患者的血壓進行及時有效的控制, 則能夠很好的避免其腎功能出現(xiàn)損害, 可明顯提升治療效果[3, 4]。早期糖尿病腎病經過積極有效的干預治療是可逆的[5]。糖尿病腎病發(fā)病機制包括多元醇通路的激活、蛋白非酶氧化和蛋白激酶的激活、血管活性物質的活性增強、激肽系統(tǒng)活性不足等 [6]。
胰激肽原酶通過激活激肽系統(tǒng), 從而使小動脈及毛細血管擴張, 改善微循環(huán), 防止基底膜增厚[7], 同時也能夠通過緩激肽的手段讓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前列腺素(PGE), 增加腎血流供應, 減少尿蛋白[8]。
另外血管緊張素Ⅱ本身也能夠起到減少蛋白尿的效果, 可減輕患者腎臟組織出現(xiàn)的相關癥狀, 延緩腎功能下降[9]。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替米沙坦通過競爭性抑制血管緊張素Ⅱ與受體結合, 抑制腎小球動脈收縮, 改善腎小球高灌注, 從而減輕腎小球基底膜損傷[10]。
綜上所述, 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替米沙坦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治療, 效果明顯更佳。
參考文獻
[1] 錢榮立. 關于糖尿病診斷標準與分型. 中國糖尿病雜志 , 2000, 9(1):259.
[2] Mogensen CE, Schmitz A, Christensen CK. Comparative renalpathophsiology relevant to IDDM and NIDDM patients. Diabetes
Metab Rev, 1988, 4(5):453.
[3] Ruilope LM, Lu?o J. Angiotensin blockade in type 2 diabetic renal disease.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2, 62(82):S61-S63.
[4] 齊亞丹, 孫良閣. 百令膠囊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4, 23(2):14-16.
[5] 孫喜明, 孫金平, 王桂英. 疏血通注射液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0, 3(3): 181-182.
[6] 呂淑云, 傅曉倩, 胡志翠. 燈盞花注射液聯(lián)合胰激肽原酶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1, 6(4):40-41.
[7] 薛曉霞. 用胰激肽原酶聯(lián)合坎地沙坦酯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3(6):117.
[8] 任欣, 曹洪義, 陳應輝, 等. 纈沙坦聯(lián)用胰激肽原酶腸溶片治療糖尿病腎病觀察. 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 2011, 37(6):423-424.
[9] 黃紹軍, 劉慶杰. 胰激肽原酶腸溶片聯(lián)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4, 8(7): 129-131.
[10] 徐肇元, 杜映榮, 李紅娟, 等. 替米沙坦聯(lián)合阿魏酸哌嗪對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 醫(yī)藥前沿, 2014(6):52-53.
[收稿日期: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