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華
摘 要: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逐漸成為社會性發展趨勢,而影響跨境電子商務的因素中,可感知收益程度、可感知的外部壓力等都是較為明顯因素,其中,企業規模也具有關鍵性作用。本文結合理論背景,對不同規模企業中跨境電子商務應用模型展開了討論,最后得出相應的管理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規模;應用
近幾年,國際貿易結構中跨境電子商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僅是電子商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產物,也成為了建立新型貿易形式的決定元素。在跨境電子商務產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國際貿易逐漸走向無國界貿易,實現了全世界范圍內貿易模式的升級,企業能構建更加開放且多維的貿易控制模式,這對于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一、理論背景
為了更好地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就要從多元化角度進行分析,尤其是電子商務采納行為,信息系統文獻處理技術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能從不同層面對技術擴散理論予判定,實現更加有效的監督管理。也正是基于此,在研究跨境電子商務采納的過程中,技術接受模型、計劃行為理論以及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型等都十分關鍵。在此基礎上,高級管理者決策要想發揮更大的作用,就要從企業層面建立相應的行為研究機制,制定理論-技術-組織-環境框架理論,將企業決策框架作為根本,開展相應的研究。本文將其作為理論基礎,對影響企業采納電子商務的因素予以分析。也就是說,要從技術結構、組織結構以及環境結構三個維度展開深度討論。
第一,技術結構,主要是企業內部發展和外部技術運行程度之間的關系,其中,還會涉及到即將要投入使用的信息技術和相關設備,有一定的預期性。第二,組織結構,指的是企業能應用在企業描述性屬性測度項目中的特征性分析體系。第三,環境結構,企業所處的環境和業務關聯之間的關系,也是電子商務發展程度的基本參數。在對技術-組織-環境框架理論予以系統化分析后,就能對具體影響因素展開討論。
二、不同規模企業中跨境電子商務應用模型
1.技術結構
要對技術部門進行全面系統化分析,就能直觀的了解到跨境電子商務項目和企業規模之間的關系。
第一,要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準備度予以判定,所謂設備準備度就是電子商務活動體系中,網絡化信息技術的具體應用程度。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技術就是條形碼技術、物聯網物流數據處理技術等。也就是說,只有對基礎設施有明確的認知和了解,才能全面分析電子商務的基礎。若是企業信息技術設備存在裝備不完整的問題,就會導致電子商務開展過程受到制約。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準備度和電子商務采納度之間形成正相關結構。
第二,要對技術的潛在支持程度進行分析,要對技術-組織-環境進行分析,要對技術準備度、技術集成度和技術安全程度予以判定。因此,作為基礎設施的準備部分和后續推動業務支持管理工作部分,從技術潛在支持程度進行定義和分析。
第三,要對技術管理控制體系予以監督,整合技術維護關系的同時,確保服務模型和技術管理體系能順應發展需求。技術的發展要依托良好的科技創新水平和服務基準。一方面,要從整體科技結構和管理體系出發,維護技術應用策略和技術體系的完整性,發揮創新發展的動力優勢,結合企業實際規模踐行不同狀態的跨境電子商務技術試驗,從而為進一步落實技術創新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要整合服務基準,將技術管控體系和服務理念整合在一起,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組織結構
在對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后,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和探索,從而整合相關信息。
第一,要對可感知收益進行分析,就是企業采取電子商務行為能為企業帶來的直接利益,其中,不僅僅涉及較低的交易成本項目,也要對供應鏈進行集中的改進,從而維護生產效率提升的作用。另外,利用新技術能對收益形成影響,將企業組織戰略和發展項目進行匹配,從而維護技術管理效果。除此之外,國外還對可感知收益和開放系統之間的正相關關聯體系進行了分析,能得出有效的控制體系。
第二,要對可感知障礙進行全面分析,要應用技術-組織-環境框架,就要對其涉及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有效從企業決策向電子商務轉型實現,能在感知障礙后對采納行為以及阻礙作用予以綜合性判定以及分析。
3.環境結構
對于企業發展而言,社會化環境、市場需求以及競爭者發展框架等因素十分關鍵,要整合相關聯系等予以判定,著重分析構造價值鏈條的完整性,保證市場運行的正常性。另外,若是要實現傳統企業和合作伙伴建立電子商務管理,就要對新技術的準備度進行分析,從而才能有效整合價值鏈中的具體參數,保證技術準備度組合等相關情況得以有效處理。也要對合作伙伴的準備度、供應商的準備度以及消費者準備度等進行統籌性分析,整合企業電子商務正向影響因素得出的結論就是,可感知的外部壓力和電子商務采納度呈現出正相關的結構。
除此之外,也要對市場中政策法律的支持程度進行分析,借助相關信息和數據分析結構整合相關參數,從而有效判定政府行為產生的影響。基于此,政府若是出臺的政策具有利好信息,則會引導企業進一步采納跨境電子商務行為。相反地,政府不能建立有效的政策管控機制和處理策略,就會導致整體運維體系受到限制,相關控制工作和發展環境不符,法律法規以及不完備措施等因素的影響,就會導致企業對新型技術結構和跨境電子商務運行模式產生排斥心理。因此,政府相關行為的影響作用較大,需要相關部門結合實際問題建立健全統籌性運維機制。
4.采納度
對于跨境電子商務運營模式而言,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其運行維護策略,就要在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的過程中,有效整合相關電子商務形式,從而判定具體的采納模式。一部分研究人員將采納度設計為企業電子商務營業數據占總體營業數據的份額,也有一部分研究者將其定義為企業采納電子郵件、內部局域網、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等的種類和數目。這兩種設定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種方式在數據采集方面獲取性和不確定性不能得到有效處理,第二種方式在電子商務理解方面還是不能深入。
除此之外,企業電子商務在進入成熟階段后,公司的規模會引起組織結構惰性,且會對電子商務進一步開展造成阻礙,潛在變量和電子商務采納度之間的關聯效果也較為有限。因此,(1)不同企業規模,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準備度對電子商務采納度形成的影響力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2)不同企業規模,可感知的受益項目和電子采納度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3)不同企業規模,可感知的外部壓力對電子商務采納度的實際效果存在不同。(4)不同企業規模,監督監管機制和實際運維機制等,都會對電子商務采納度形成差異化影響。著重整合影響我國不同規模企業跨境電子商務影響因素,優化企業發展調節框架,無論是從性質還是從行業管理結構出發,都要系統化分析差異性管理水平,從根本上整合差異性特征分析機制,充分考量具體問題后保證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效果的全面升級。
三、管理建議
1.實現企業規模調節效應
在實際監督機制和管理控制措施中,要對新技術的采納行為予以分析和調節,維護企業規模長期化管理效果,保證采納創新行為的同時,減少組織惰性對新技術采納的影響。也就是說,企業要順應市場發展需求,建立健全資源投資設計項目,維護新技術采納行為監督管理效果,著重整合發展框架體系。
2.優化發展進程
為了提升企業發展水平和綜合能力,要重視創新因素以及制度條件產生的影響力,并且從根本上完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準備度,提高自身發展水平,順應政府調控需求,從而滿足市場經營機制,真正建構完善且有效的發展戰略和規劃。企業只有從自身發展需求出發,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跨境電子商務計劃,才能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提高市場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維護發展動力,實現經濟效益的可持續增長。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企業發展層面分析相關數據,建立技術-組織-環境框架理論后,要對采納行為予以系統化分析和處理,整合技術管理體系和維護程度,保證結構方程模型數據分析效果后,實現跨境電子商務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諶楠,劉罡.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不同規模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流通經濟,2014(08):55-62.
[2]楊堅爭,劉涵.我國不同規模企業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狀況調查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4,36(01):25-29.
[3]孟亮,孟京.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海外倉模式選擇分析--基于消費品出口貿易視角[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06):37-44.
[4]張濱,劉小軍,陶章,等.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現狀及運作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5(0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