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杰
摘 要:中小企業是我國企業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我國中小企業的作用與其在金融環境中的地位并不成正比,一段時期以來,融資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困境。對于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多年來國家都在不斷的努力改善企業的生存環境,但融資困境并沒有得到完全的改善。本文就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成因;融資困境;融資對策
一、中小企業主要融資手段及結構分析
中小企業主要融資渠道一般包括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兩種。內部融資是指企業在內部將留存收益、固定資產等轉化為企業自身投資的過程,內部融資相對來說其融資成本非常低,并且操作具有一定的簡易性,所以在企業發展過程通過內部融資的現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家,由于內部融資具有一定的抗風險性,再加上其簡易性、成本低的特點,所以是企業首要選擇的資本積累方式,甚至在一些企業中已經將內部融資作為主要的融資渠道。外部融資則是指企業通過從外部社會進行融資來補充自己的資本進而轉化為企業自身投資的過程。相對于內部融資來說,外部融資要更加復雜、靈活,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融資風險性,但是外部融資具有快速集中資金的優勢,所以很多企業為了能夠快速獲取應急資金,都會選擇使用外部融資進行融資。
二、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
我國中小企業就目前發展現狀來看,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普遍存在資金匱乏的問題,而由于企業營運資金的匱乏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資本積累以及企業的良好發展。很多企業都需要通過融資手段進行資金融資,而中小企業向社會融資的可行渠道也十分狹小,所以在融資中也存在諸多問題。
1.可行融資渠道狹小
我國很多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匱乏都會通過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兩個手段進行融資,其中外部融資最常用的就是銀行的信貸融資。從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可以看出,銀行貸款成為了企業獲得資金支持的主要渠道,而在其他融資渠道方面卻沒有涉及,這就造成了企業過分依賴銀行信貸問題。有央行數據顯示,我國有70%的中小企業是通過銀行信貸完成融資的。當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過于單一,過分依賴銀行的信貸時,銀行就會出現貸款困難的現象,進而無法促進中小企業的銀行信貸順利完成。
2.企業商業信用較低
對于企業而言,商業信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信用是外部融資參考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企業商業信用低下,那么就會造成信貸困難情況出現。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市場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市場萎靡下,企業的經營風險不斷加大。在此背景下,企業以信用為基礎的賒銷也在不斷的減少,即便存在,也只是針對一些大型上市企業、老客戶之間。而對于一些經營規模小、經期期限短、經營不穩定的中小企業,則沒有給予更多的商業信貸機會。而還有一些中小企業其本身的商業信用就比較低,想要進行融資自然會遇到諸多阻礙。另外,商業信貸也只能作為中小企業短期流動資金的一個補充來源,并不能為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發展資金。
3.民間融資高利貸問題
在我國民間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可以說我國民間是一個巨大的資金池,民間資金一般來源于小企業、居民、民間機構等。很多中小企業由于商業信貸困難,所以會選擇民間融資、高利貸等渠道進行融資,現如今民間融資、高利貸現象已經十分普遍。但是民間融資也有鮮明的特點,那就是大多數民間融資、高利貸都沒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保障的,并且高利貸的利率也比正規市場的利率要高出許多。所以中小企業通過民間融資,不僅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同時高昂的利息成本也對企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而就目前來看,很多企業都存在盲目利用民間融資高利貸的現象,這也是中小企業融資所面臨的一個問題。有些企業在生存危機時刻為了度過危機會選擇高利貸,雖然高利貸能夠幫助企業度過危機,但是在企業危機過后又會陷入高利貸的泥潭,在這種的惡性循環中企業就面臨著倒閉、破產的結果。
4.擔保市場不成熟
中小企業相對大型企業來說,其規模較小,實力也比較弱,在加上其商業信用較低,所以在融資過程中,提供資金方為了減小融資風險,一般會介入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的融資行為進行擔保。比如在銀行貸款過程中,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中為了能夠減小貸款風險,會要求中小企業提供擔保公司作為第三方貸款人,而擔保公司在提供擔保時,也會要求企業提供動產或者不動產作為抵押,在此過程中,企業還需要支付擔保公司較高的擔保費。而就目前我國擔保市場來看,其發展還不夠成熟,擔保機構不僅數量少規模小,同時其資金實力也不大。由于擔保市場不成熟,也會給中小企業融資造成一定的困難和阻礙,并且擔保融資不僅會增加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同時也容易導致信用泛濫進而產生金融危機。
三、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成因分析
1.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內部成因
在我國相比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的數量更多,而由于中小企業其經營規模較小,技術門檻較低,相關經營標準限制也少,所以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也十分激烈。可以說在一家中小企業成立之時,就會有一家中小企業面臨倒閉,尤其是小企業之間優勝劣汰的速度非常快。中小企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的發展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是由于大部分中小企業運營缺乏規范、完善,在加上市場的激勵競爭,就容易面臨融資困境。而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內部成因也有很多。首先,中小企業內部運營管理較弱就是導致企業面臨融資困境的一大成因。很多中小企業內部運營管理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財務制度不規范,當企業財務工作質量和效率無法得到保證時,那么就會增加資金供給者對企業的不信任感,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發展的風險。其次,導致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困境的一部分原因與企業沒有能力進行抵押擔保有關。在企業進行銀行貸款中,為了降低風險銀行會對企業進行發放抵押貸款,尤其是針對小企業。因此,中小企業想要獲得抵押貸款就需要提供滿足銀行抵押條件的抵押物,而我國很多中小企業都處于創業發展期,其可用于抵押的動產和不動產都比較少,其抵押擔保能力也無法滿足銀行的需求,因此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由此可見企業融資困境的內部成因與企業的經營規模、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關系。
2.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外部成因
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外部成因也有很多。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不僅需要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間接融資市場,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完善、健康的經濟環境支持,而就當前來看我國很多宏觀條件都很難滿足中小企業融資的發展需求。比如國家政府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力度不強、稅收政策優惠面不夠廣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中小企業的融資。另外,我國法律與部分的規章制度存在一定的缺失,在中小企業發展中也缺少法律的支持保護,這也是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外部成因之一。雖然中小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在社會認可以及法律認知上,對中小企業卻存在某種歧視,比如認為中小企業對國家不太重要,進而就導致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障礙和困境。
四、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解決對策
1.加強政府層面的支持
中小企業由于經營規模小,資金能力較弱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很難取得大型企業所獲得的全方位服務,針對于此,政府就需要發揮其引導作用,鼓勵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以地方中小企業為金融服務重點,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面的信貸支持。在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為其提供信貸支持過程中,還需要與中小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以此來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發展能夠持續穩定,同時促進雙方達到互利共贏的局面。另外,政府還要針對民間融資市場混亂、社會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采取措施。針對民間融資市場,政府應該加強監督和控制,同時充分發揮出民間資本的重要作用,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樣化并且安全的融資渠道。針對社會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要加強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社會信用擔保體系,構建合理相關的法律法規,促進中小企業通過市場途徑能夠獲得有效的信用擔保。比如在社會信用擔保體系中應該提供穩定的資金流,并加強引導社會資本的加入,同時還要控制社會信用擔保風險,促進中小企業融資高效、安全運行。而政府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時應該適當的減少行政干預,作為政府層面,需要從宏觀上發揮引導、調控作用,在具體實施方面應該由相關機構部分進行實施,這樣也能促進中小企業融資更加有序的開展。
2.完善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法規
中小企業融資相關的法律法規一直都處于不完善的階段,這也是使得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困境的一部分原因,因此,為了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就必須完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法規。有效的法律支持和保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范中小企業的競爭市場,促進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更加順利。同時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也能體現出中小企業在社會上的地位,這對于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也有積極的影響。我國可以借鑒歐美國家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上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而結合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依據我國基本國情等,制定出相關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法律法規。中小企業融資法律法規在中小企業組織形態、產權結構、權力與義務等方都需要有法律意義上的規定。
3.建立現代金融制度
為了促進中小企業更好的取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就需要建立起現代金融制度,通過制度規范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行為,促進銀行等金融機構能夠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比如銀行自身要不斷的提升業務服務能力、省級銀行服務、完善銀行內部的制度和運營管理,以此促進銀行業務能夠滿足不同規模企業的金融需求。
4.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中小企業自身的內部管理與企業融資也有直接的關系,如果企業自身的運營能力、盈利能力、擔保能力都較弱,那么就無法取得資金供給者的信任,進而無法獲得融資。因此,企業應該切實加強內部管理,比如切實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綜合能力,建立健全完善的企業財務制度、改變融資觀念積極探索多渠道融資手段等。通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企業的經營發展也能得到很大的推動,進而為企業融資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企業在面臨融資問題時,要根據企業當下的發展現狀、自身實力等全面因素,合理選擇最佳的融資方式。比如創業期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問題時,可以考慮通過創業者投資、股權投資機構、政府財政資金支持等渠道獲得融資,這些融資渠道對于創業期的中小企業而言比較穩健、安全。
五、結束語
中小企業在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促進技術創新、構建和諧穩定社會等諸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對于我國的發展而言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對于目前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迫切需要采取對策和措施進行解決,保證中小企業能夠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對于導致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困境的原因應該加強分析,進而從政府曾層面、企業自身層面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促使中小企業能夠順利走出融資困境,獲得新的融資渠道,進而促進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曉丹.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關系融資視角分析[D].山東大學,2016.
[2]呂茵.新三板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機理分析[D].河南大學,2016.
[3]張斌.如何有效利用新三板市場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D].山東大學,2016.
[4]張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3.
[5]李文啟.互聯網金融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研究[J].中州學刊,2014,(08):51-54.
[6]鐘成林.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南京審計大學學報,2016,13(03):9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