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重慶市奉節縣圖書館 重慶 奉節 404600
縣級公共圖書館是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廣大群眾獲取知識、信息的場所,對群眾精神文明建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圖書館總分館制是縣級公共圖書館創新發展過程中的一條必經之路。隨著公共圖書館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總分館制的完善對于縣級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共享、文化服務工作有很大的幫助[1]。
總分館制指的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構建由統一的主管機構進行管理的圖書館集群,其中處于核心地位和主管地位的圖書館被稱為總館,其余被稱為分館。在總分館制中,總館與分館之間屬于隸屬關系,不同的分館涵蓋不同的區域范圍,總館和分館之間可以實現資源共享。
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要求,要努力實現“縣縣有圖書館”的目標。在縣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的建設中,應以縣級圖書館為中心館,縣所轄以下的鄉、鎮、社區圖書館為分館。縣級公共圖書館必須要承擔兩個重要職責,一是對鄉鎮、社區圖書館、農家書屋等基層文化機構的業務進行統一規劃、指導、評估和協調,二是對鄉鎮、社區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技術支持、專業培訓和文獻保障。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服務體系建設是實現文化公平的重要途徑,應突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理念,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均衡供給,以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為目的,積極開展縣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根據奉節縣實際情況以及縣級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半徑要求,建設以縣級公共圖書館為中心館,機關事業單位、鄉鎮文化站圖書館為分館,村農家書屋為基層服務點的總分館模式,為群眾提供最全面的文化信息服務,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奉節縣圖書館始建于1979年,館舍面積2510平方米,內設報刊閱覽室、圖書外借室、資料查詢室、少兒閱覽室、采編室、特藏室、電腦室等,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圖書館不斷提升信息服務能力,并應用多媒體技術、新媒體技術開展服務。奉節縣圖書館本著“讀者至上”的宗旨,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陸續開展了一系列公益講座、讀書活動,吸引群眾積極參加,受到社會好評。除了對廣大群眾開展服務之外,還將服務范圍延伸到機關事業單位、社區、農村,定期將圖書送到社區、鄉鎮、學校,真正發揮了圖書館作為文化陣地的職能作用[2]。
第一,縣級以下各分館的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在總分館制下,分館的主要作用是承上啟下,為基層群眾提供文化服務。但是由于各個分館的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分館工作人員缺乏服務意識,服務能力不強,影響了總分館制的發展。第二,縣級公共圖書館的業務負擔增大,由于總分館制開始實施,總館要面對更多分館,要給不同的分館提供支持和指導,其業務總量持續增加,業務負擔不斷加重,服務水平沒有達到相應標準,加上人力、物力不足,無法完成相應任務。第三,缺乏財政支持。總分館制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外界的支持,尤其是財政支持,但由于財政緊張,對公共圖書館投入也不夠多,導致總分館制服務體系的建設受阻。
鄉鎮、社區分館是與基層群眾聯系最緊密的單位,向上要與縣級公共圖書館保持聯系,向下要與基層群眾積極互動,所以分館承擔的職責十分重要。分館館員必須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業務技能。一方面,要加大對分館館員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其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另一方面,縣級公共圖書館要強化對分館的管理,制訂規范化管理制度,明確分館的基本職責,確保分館可以完成其基本任務,為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
在縣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過程中,應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充分利用總館和分館的資源。在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服務體系中,總館會主導協調多個分館共建共享,實行文獻資源統一采購、統一篇目、統一配送等。此外,讀者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對閱讀材料進行分類,選擇紙質媒介和電子媒介,增加閱讀途徑。
圖書館轉型發展,分館的進一步建設,都離不開相關部門、社會力量的支持,尤其是在經費方面,圖書館必須要爭取更多的資金,才能促進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由于某些鄉鎮財政收入不高,對文化事業的投入也不夠,所以可以鼓勵動員社會力量,讓更多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出力,共同促進鄉鎮圖書館發展[3]。
縣級公共圖書館是基層群眾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是鄉村文化事業建設與城市文化建設之間的紐帶。總分館制度的建設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奉節縣以縣級公共圖書館為中心館,帶動社區、鄉鎮基層服務點建設,促進圖書館服務范圍不斷擴展,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