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然孫曉春
1.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2.吉林大學第二醫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信息素養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他認為,只有在利用信息資源工作方面經過訓練的人,才能稱作具有信息素養的人,他們已經掌握了利用各種信息工具的技術和能力,并能夠找到信息形成信息方案來解決問題。此后,信息素養的概念不斷得到充實與完善。
信息素養主要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中信息能力包括獲取信息能力、處理信息能力、創新信息能力、運用信息工具能力、發揮信息效益能力。大學生要想在激烈競爭的信息時代中獲勝,就必須具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綜觀現狀,高職院校大學生知識層面相對較低,個人信息素養普遍不高。高職院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但一些學生卻不知、不會利用這些文獻資源,對于數據庫資源更是不知如何利用,這反映出學生信息檢索能力差,運用信息的能力亟待提高。
高職院校大學生信息素養低,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計算機網絡檢索知識匱乏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與我國的教育模式有關。長期以來,我國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面臨越發嚴峻的就業形勢,部分高職院校追求就業率,重點培養學生技能,弱化了包括信息素養在內的綜合素質的培養。部分學生只重視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忽略了對于獲取知識技能、方法的學習。此外,高職院校圖書館沒有與時俱進地配備高素質人才和調整圖書館功能,導致圖書館服務跟不上現代科技信息的應用,這也影響了大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1]。
大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更要掌握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方法,為終身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而信息素養的培養就是獲取終身學習的方法。對此,高職院校圖書館應順應社會發展,配合學院,為把學生培養成為復合型人才而努力。高職院校圖書館館員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教會學生利用信息資源回答問題,幫助學生掌握信息和知識的方法。
館員的素質決定著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服務的水平。“打鐵還需自身硬”,高職院校圖書館要讓館員認識到信息素養的重要性,加大對館員的培訓力度。同時,館員也要自覺充電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提升自身信息素養、文化素養、專業技能,從而為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人力保障[2]。
高職院校圖書館要與教學部門聯手,設計信息素養教學方案,制訂合適的教學計劃。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在青年教師和大學生中聘用一批學科館員,進而在網上開展咨詢服務、專題講座、遠程教育教學等工作,這既能為圖書館提供各種專業知識人才,又能為高職院校大學生提供實訓基地。
開展新生入館培訓既是新生認識圖書館的開始,也是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基礎環節。為了更好地幫助新生盡快了解圖書館布局,熟悉圖書館資源和服務及其利用方法,全面提高信息素養,高職院校圖書館應每年在新生入學后定期舉辦“新生入館教育”專題培訓,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3]。
大學生作為國家改革和創新的儲備人才,信息素養的高低關系著國力水平、國家安全以及國家命運。因此,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至關重要。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信息素養狀況不容樂觀,高職院校圖書館應配合學院,充分發揮教育作用,為把大學生培養成具有發現信息、鑒別信息、運用信息、處理信息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