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均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第二中學校 643200)
高中物理是培養學生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核心素養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很多學生在高考中能否考上更理想的大學成也物理敗也物理.高考中計算類問題由于容易判斷對錯,它的解答直接影響考生的應考心理,影響物理乃至整個理綜的發揮.而審題是解題的開頭,這個頭開不好可能會一步錯步步錯,所以我認為在高中物理解題中成也審題敗也審題.
審題是指學生解題前期對于題目所設條件的研究和理解.學生審題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學生是否可以找到正確、合適的切入點解決題目,是決定解題正確率的重要因素.
學生審題的過程中需要明確題干所述情境.它要求學生從題干中提取出具體的情境信息,明確題干的已知條件和解題過程中所要應用的物理規律,直至解決問題.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了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的熟悉程度在問問題時略去了問題的具體情境,直接給出了已知條件.這種方式忽視了對于學生情境理解能力的培養,不利于提高學生審題能力.
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讓學生重述物理問題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在解題之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口頭闡述題中的已知條件、隱含條件、約束條件和題目所需要的物理規律.它最適合題目靈活性比較大且比較具備代表性的題目.這種重述題目的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題目的認知.通過這種訓練,學生在今后的解題審題過程中更容易從題干中提出所需條件,還更容易形成條理化、系統化的解題習慣.
此外,我在審題能力培養過程中還注重培養學生規范畫圖的習慣.高考物理電路計算類問題常常涉及到復雜的電路圖或者實物電路圖,根據這樣的電路圖不利于學生進行后續的解題分析.因此我在教學中訓練學生將復雜的電路圖或者實物電路圖轉化為規范的串并聯電路圖.經過這種整理和標示,題中已知條件更為直觀,而且后續分析起來也更為方便.
當電學計算題作為壓軸題時一般為多物體、多過程問題,很多學生有畏難情緒,此時我們應引導學生學會用勾畫法審題.用不同的符號分別勾出:對象模型(物體對象模型、狀態模型、過程模型);題眼(關鍵詞、關系);要換的單位等.分別畫出:受力分析圖、過程分析圖(根據已知條件或者物理量確定狀態,兩個狀態就可以確定一個過程)、能量分析圖如2016年理綜全國卷Ⅲ的25題.在本題的審題過程中,我用鴻合的電子白板+投影儀,將本題投影出來后,讓學生一邊解說一邊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每一個問的研究對象、狀態、過程和題眼,然后老師補充勾畫、總結.
根據梯度分層教學觀點,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在審題過程中將一個具體的多過程問題拆分為難度依次遞增的小問題.這種方式旨在照顧那些對于物理學習心存畏懼、缺乏物理自信心的學生.這些學生對自身的物理能力缺乏自信,很容易對于物理失去興趣、沒有學習動力.設置這種梯度分層的小問題可以使這一部分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到問題解答過程中,有利于培養這部分學生的物理自信心.教師在設置梯度分層問題的時候,應該盡量選擇那些比較經典、覆蓋知識面比較全的全國卷高考題.學生可以通過學習這一例題,將相關知識點都學會,進而將知識進行內化,舉一反三.
如2017年理綜全國卷Ⅲ的24題.面對這個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分析,將這一具體問題設置為梯度分層的問題.這一問題可以劃分為五個小問題.(1)粒子在兩種磁場中的半徑大小關系?(2)粒子的運動軌跡是怎樣的?(3)粒子在≥0磁場區域運動的周期是多少?(4)粒子在x≤0磁場區域運動的周期是多少?(5)粒子運動的時間是多少?通過這種劃分,學生將一個大問題拆分為多個小問題,而這些小問題正是進行正常解題所需要的步驟.這種審題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解題順序和解題思維的掌握程度.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多角度審題.電學物理計算類問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比其他題型更高,有些學生讀完題之后并不能明確地找到題目的已知條件.這種多角度審題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對題干的已知條件進行解析和利用.通過這種多角度審題的思維訓練,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都會大大的提高.
比如,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從正向、逆向兩個方向來解答題目.就像2007年理綜全國卷Ⅰ的20題.在解決這道題的時候,就可以從正向和逆向分別來計算.從正向思考,根據二級結論:在勻強電場中,任意一族平行線上等距離的兩點的電勢差相等,所以Uab=Udc,φa-φb=φd-φc,所以c點電勢為8V;從逆向思考,我們需要思考什么數據可以求出c點的電勢.我們可以發現根據b點的電勢值和φb-φc可以求出c點的電勢值.b點的電勢值已知,φa-φd=φb-φc.進而得出c點的電勢值;還可以根據對角線bd中點的電勢為中間值14V,由此求得c點電勢為8V.通過這種方式的訓練,學生可以從正向、逆向分別思考問題,鍛煉了學生進行多角度思維的審題能力.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在電磁場相關的計算題上總是出現審題錯誤.教師就可以先讓這些學生把自己做錯的電磁場相關的計算題都整理到一起并分別列出題目的已知條件、隱含條件;再讓學生總結在解題過程中是哪個條件的理解錯誤造成了解題失敗;最后在整理完所有的錯題之后讓學生分析總結審題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錯誤.通過這種方式的分析整理,學生可以通過回顧、反思自己的解題過程從而在以后的解題中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潛力,增強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審題能力的培養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一環,應該被重視起來.上述方法都是在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審題能力的有效方法,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靈活應用.希望通過課堂上學生們的主動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