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懷義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北校 221200)
高考對化學反應原理和元素及其化合物都及其重視,考題年年姿態萬千,但解題道理都源自課本.應試時,許多考生無從落筆的原因,是對教材基本原理沒有理解清楚,下面以對含鉻化合物的考題分析為例,做簡單闡釋.


元素和化合物知識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的考查載體.雖然教材并沒有濃墨重彩地介紹元素鉻及其化合物,但對其考查卻日漸凸顯.下面圍繞考題加以簡單分析.
考題1 (2016·北京10) 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

用K2Cr2O7溶液進行下列實驗:

結合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變黃

C.對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強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過量,溶液變為橙色


4Cr3++2CO2↑ +11H2O
當然,C2H5OH被氧化的產物也可能是CH3CHO或CH3COOH,CO2是其徹底、完全氧化的產物.在近年高考命題中,也常通過酸性KMnO4溶液與H2C2O4、KHC2O4、K2C2O4反應對氧化還原反應原理進行考查;需要提醒的是,化學反應實質一樣,但離子方程式系數相應有變化.答案D.

考題2 (2012·浙江10)以鉻酸鉀為原料,電化學法制備重鉻酸鉀的實驗裝置示意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陰極室,發生的電極反應為:

B.在陽極室,通電后溶液逐漸由黃色變為橙色,是因為陽極區H+濃度增大,使平衡
向右移動
C.該制備過程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 Cr3+與Al3+的化學性質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過量,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

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轉化反應____.






已知測定過程中發生的反應如下:




1 6
0.015×20×10-3÷6 0.015×20×10-3=0.05×10-3
高考非常倚重通過“滴定操作”考查學生的基本實驗和計算能力.滴定通常有三種情形:一是非氧化還原型的酸堿中和滴定,二是氧化還原型如考題5,三是沉淀滴定型如考題4.除通過關系式,計算相關物質微粒濃度外,對終點指示劑的選擇及滴定終點現象的表述也常被考到,考題4、5對此做了很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