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明
(江蘇省寶應縣氾水高級中學 225819)
物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通過物理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更為豐富的物理知識體系,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嚴重不足.主要由于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與生活經驗開展教學,導致課堂教學脫離實際.教學條件不足,無法開展完整的實驗教學.大量開展習題練習,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積極拓展教學途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善學生學習態度,為學生構建高效優質的物理課堂.
雖然,新課程思想早已深入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內心.但由于高考與應試教學體制的影響,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堅持自身為教學主體,在課堂內積極向學生灌輸物理知識.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狀態,只能機械式的接受知識.且教師過于重視考試考點教學,忽視學生思維意識與綜合能力的培養.此外,高中物理教師忽視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很少精心準備實驗教學.
高中階段,學生學業壓力十分沉重,多門學科知識需要學習.且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缺乏學習興趣.經常出現學生聽課期間溜號,走神的情況.同時,由于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與復雜性,抽象思維能力不足的學生難以快速消化物理知識.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忽視實驗教學,過于重視學生筆試成績的提高.大部分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通常選擇演示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內為學生演示物理實驗,學生只能在一旁觀察,無法直接參與物理實驗之中.從而導致無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體會不到實驗教學的樂趣.部分教師選擇占用實驗教學時間講解考試習題,完全忽視實驗教學.從而限制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無法發揮實驗教學的積極作用.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絕大部分的物理研究基礎均來源于現實生活與周邊環境.而實驗教學即是學生主動開展物理研究,促進物理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的主要途徑.部分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通常使用演示實驗模式開展教學,極少情況下選擇小組實驗教學.在演示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參與實驗過程,進而無法真切的體會到物理知識的衍變過程與形成過程,且無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針對這一情況,高中物理教師應采取自主實驗教學模式.由于學生自主開發,自制物理實驗計劃.讓學生根據所學物理知識,設計實驗流程,選擇實驗道具.且在自主實驗教學模式下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極佳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快速進入探究狀態.從而提高個人學習效率,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摩擦力》這一章節知識內容時,教師即可運用自主實驗教學模式開展實驗教學.將學生劃分成多個實驗小組,各小組根據所學知識內容設計有關摩擦力的物理實驗.教師可提供一定的實驗器材,同時鼓勵學生自制實驗道具.鼓勵學生自制實驗道具可以節約一定的經費支出,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同時鍛煉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且自制道具更符合學生的設計要求,提高實驗整體效果.
如今,信息技術十分成熟,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內的應用也十分廣泛.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主要使用學科教材和實驗儀器開展教學,在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面也僅限于播放教學課件.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導致教學資源的浪費.故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積極開發視頻教學資源,擴充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應重視網絡視頻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視頻資源,整理歸納后上傳至班級預習學習群.讓學生自主下載,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觀看.從而預先了解教學內容,快速消化基礎知識,幫助學生鋪墊一定的學習基礎.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視頻資源時應考慮視頻內容的合理性、客觀性以及科學性.選擇關聯性較強,符合學生興趣范圍的視頻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質量.嚴格控制視頻時長,避免給學生造成多余的學習負擔.
此外,物理教師可以制作實驗教學視頻.由于實驗教學中實驗現象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導致教師實驗教學效果差異明顯.且課堂內受空間局限較大,影響實驗教學效果.故此,教師可制作實驗教學視頻,為學生呈現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同時可重復使用,減輕教師工作負擔.
高中物理教師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點與優勢,利用課余時間制作微信公眾號,將物理教學延伸至生活之中,讓學生使用手機也可學習物理知識.學生只需要使用微信關注教師微信公眾號即可,教師在平臺內發布物理知識.同時后臺設置自動回復,學生只要輸入關鍵詞即可獲取相關知識的講解.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有效彌補學生因溜號走神導致課堂學習質量不高的情況.教師也可將視頻資源上傳至公眾號之中,讓學生自由觀看.從而提高高中生學習效率,激發起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師應針對現階段教學現狀以及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不斷拓展學科教學途徑,推行自主實驗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視頻教學資源,延伸學科教學途徑.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為學生構建高效優質的物理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完成學科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