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境柳,沈理明
(1.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 226100;2.江蘇省蘇州大學 215000)
課堂上倘若教師平鋪直述的表達化學概念,學生是難以產生興趣的,尤其是化學總是將微觀知識宏觀化,教師僅僅給出一個原子,指出原子有原子核、核外電子構成的,學生毫無興趣可言.所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化學概念、理解化學概念.問題情境,創設質疑情境很重要.課堂質疑情境可以是生活中的經驗、已有的知識積累,教師可以通過口頭方式表述問題,又可以通過電子白板展示問題,以引發學生積極的思考與回應 這個探疑的過程,不僅僅讓學生獲得化學知識,而且可以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科素養的達成.例如學習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時創設例1所示的情境.
例1 在日常生活中,燒水用的電水壺使用一段時間后,壺底上會形成水垢.常見的水垢形成的原因是:電水壺燒過多次會后,在天然水中溶解的碳酸氫鈣[Ca(HCO3)2]和碳酸氫鎂[Mg(HCO3)2],在水沸騰時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生成難溶解的碳酸鈣(CaCO3)和氫氧化鎂[Mg(OH)2]沉淀下來,這樣就形成了水垢.
問題1:你能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壺底上會形成水垢嗎?
問題2:在廚房里,你能找到除去水垢的好方法嗎?
[創設目的]通過一個學生經常遇到的一個生活常識,在題干上也指明反應物和產物各是什么,讓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知識.
問題1是初學者對“離子反應方程式寫法的練習”, Ca(HCO3)2變成了CaCO3、Mg(HCO3)2變成了Mg(OH)2的不同特征的理解,并對化學反應的質量守恒定律進行了詮釋.學生會在演習中得出:
并從沉淀中認識到離子反應的的真正特點是“離子反應向著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也就是說,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OH)2的、MgCO3的溶解度大于Mg(OH)2的.
問題2是對學生全面學習的一些化學知識應用的拓展,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CaCO3和Mg(OH)2都可以溶于酸性溶液中,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質具有酸性呢?答案是寬泛的,比如,可用食用醋來溶解,或用橘子皮等酸性果皮加水煮后浸洗泡溶解等等.
由此可見,創設一個能激發學生積極熱情的質疑情境是課堂教學高效化的有效途徑.案例是鮮活的,做到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或者高效,核心在于教師下確創設課堂提問價值、質疑的角度、對學生回答問題思維啟迪等等.
高中學生是帶著夢想進入學校的,在高一基礎年級,樹立偉大的理想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在創設課堂質疑的情境中,可以挖掘眾多的發散思維的問題、培養創新能力的問題、形成學科素養的問題……這樣的課堂提問,讓學生渾身充滿力量,在探究過程中滿懷激情,使得課堂成為知識的發源地、能力的動力源.
例如,在對必修一進行復習的課程時,兩大反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轉化是知識的主線,怎樣才能在復習課堂上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去“炒冷飯”呢?可以創設一些綜合問題的情境.電子白板展示例2所示內容.
例2 某課外小組查閱資料發現微粒的氧化性是Cl2>Fe3+>I2.為了驗證該結論,小組成員采取向某濃度的中通入適量氯氣方法進行實驗探究.
問題(1):取5mLFeI2溶液,若不再滴加指示劑,通入Cl2能不能確定該結論的正確性呢?
問題(2):取5mLFeI2溶液,滴加什么指示劑時,通入Cl2溶液立即變色,變成什么顏色?確定氧化性的強弱順序是什么呢?
問題(3):取5mL FeI2溶液,滴加什么指示劑時,通入22.4mL Cl2時指示劑顯色,溶液變為什么色?則確定氧化性的強弱順序是怎樣的?當通入33.6mLCl2,你能夠寫出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嗎?
[創設目的]題干就是以“某課外小組查閱資料發現”一條規律,接下來要進行實驗探究.這是一個“噱頭”,可以迅速造成學生的圍觀.而后面的問題則可以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激情去分析:因為微粒的氧化性是Cl2>Fe3+>I2,所以,通入Cl2首先氧化的是I-,生成I2,后氧化的是Fe2+生成Fe3+.
問題(1)是檢查了學生對物質的顏色的識記,是對物質的表觀屬性的認知.因為通入Cl2無論氧化的是I-還是氧化的Fe2+,生成I2和Fe3+,溶液都是黃色,所以不能確定該結論的正確性.
問題(2)則是對題干規律的解讀.因為通入Cl2首先氧化的是I-,生成I2,I2可以用淀粉溶液鑒別,通入Cl2立即生成I2,溶液變為藍色,可以確定氧化性Cl2>I2.

因此可見,創設樹立目標問題情境,則目標問題可以激勵學生積極的投入課堂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筑夢”,在過程中提升.
時代的教育要求創新,創新是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在中學階段,化學的自然科學,創新更是時代的召喚,新材料雨后春筍般的涌現、新藥物更新換代的臨床實踐,新型電池的快速研制……化學真正是無所不能.這些情景作為課堂問題展現出來,學生一定會激情澎湃,探究的決心是永遠不會消逝的.即使在高一,提出一種教材上沒有提及的物質也可以讓他們耳目一新,見識倍增.
總之,創設質疑情境是積極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基礎;創設質疑情境是快速激發學生提升素養的目標;創設質疑情境是不斷催促學生創新發展的動力.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化學課堂質疑的研究是寬泛,案例舉不勝數.希望筆者點燃的課堂教學星星之火可以在未來課堂之上,在眾多的教育工作者是實踐在熊熊燃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