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朔
云計算技術在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中的應用
□呂朔
云計算技術作為新興高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社會各行各業的生產效率。對于廣播電視行業而言,科學地引入云計算技術,可以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與觀眾的互動效果,而且在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中運用云計算技術,可以提升監測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有利于廣播電視行業的信息化發展。本文針對云計算技術在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為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云計算技術;廣播電視;監測系統
目前,由于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其衍生產品也得到廣泛應用。廣播電視行業具有數據龐大、用戶基數大、傳播范圍廣的優勢,如果對傳統的數據處理方法進行升級改造,利用云計算處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速度,而且將云計算技術應用到監測系統中,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數據的保密性,為廣大用戶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媒體平臺,這對于開發新用戶以及廣播電視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傳統的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由于相對落后,很容易出現服務器癱瘓、丟失數據、安全漏洞、受到不法分子的病毒攻擊等情況,會造成監測系統的運行效率較低,需要不斷進行系統維護,無疑加重了監測系統的運行成本,而且一旦服務器出錯,更是會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而云計算技術可以為服務器的數據提供一個更加安全穩定的環境,實現用戶信息與單位資料的保密性。同時在實際運行中,云計算技術會配備大量的服務器,其中一臺如果出現錯誤,也可以對備份數據進行及時轉移,再通過其他正常的服務器來繼續工作,降低由此造成的損失。云計算技術可以為長時間處在網絡環境中的服務器提供安全保障,防止不法分子的病毒攻擊,確保監測系統的安全性。
經過多年的發展,云計算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且價格也更加親民。在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中應用云計算技術,一方面可以降低廣電部門的運行成本,促進檢測系統的現代化建設;另一方面可以拓展監測系統的功能,為廣播電視用戶提供更為多樣且優質的服務,實現統一化管理。利用云計算技術,能使得監測系統的服務對象不再局限于現有客戶與廣電內部,還可以向更多的潛在客戶提供服務渠道,同時實現線上監測、線下幫助的服務理念,讓廣播電視走入千家萬戶。
信息化時代的標志之一就是“信息共享”。傳統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數據只能制約在系統內部,使得信息的交流相對閉塞,造成與用戶需求脫離,工作效率低下。然而,通過云計算技術可以在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中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利用云系統連接的技術來代替硬件設施,讓信息交流突破時間與空間上的阻礙,同時可以降低監測系統的維護成本,有利于監測效率的提高。另外,利用云計算技術的共享服務特性,可將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中的數據信息備份在由云系統連接的眾多服務器中,讓信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時避免數據丟失的風險。
在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中運用大數據技術具有良好的功效。大數據具有數據容量龐大、數據結構多樣化、增長速度等優勢。使用大數據技術,廣播電視監測系統可以大大提升服務器的數據容量,有利于維護老用戶、拓展新用戶,為監測工作提供數據基礎保障,同時可以收集到多樣的信息內容,無論是圖像還是視頻文本都可以進入監測系統中,增長速度快,體現出大數據的潛在價值。在實際監測工作中,要關注播出內容的尺度與廣告收益的跟蹤,而監測系統運營大數據則可以對其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及時收到信息的反饋,做出相應的調整。
虛擬化技術同樣是云計算技術的衍生產品。在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中使用虛擬化技術,可以提高數據中心對信息資源的整合效率,讓資源實現最大化利用。通過構建虛擬化平臺,一方面減少了監測系統的運行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監測系統的復雜性,避免了運行錯誤的出現。
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主要工作是對播出內容展開分析。運用云計算技術可以優化監測系統分析的流程。在電視節目播出時,監測系統會提取節目文件,展開分析,與數據庫中的相關數據進行比對,確認播出內容的定位。如果播出廣告,則可以實現廣告跟蹤,收集收視率與觀看時間,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判斷出廣告播出的效果。
廣播電視監測系統面臨著龐大的數據洪流,要在短時間內對其進行篩選、分析、搜索、計算、存儲,就對監測系統的信息存儲能力與數據計算速度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利用云計算技術可以憑借共享服務的形式,容納與輸出海量的數據,同時云計算技術較為先進,其相對獨立的算法可以保證數據處理的準確性與高效性。
現階段廣播電視的終端產品以機頂盒為主,而無論是以前的單向機頂盒還是現在的雙向機頂盒都無法滿足較高的數據處理要求,這會導致廣播電視的用戶數量有所下降。因此,廣播電視監測系統要建立一個相對集中的云計算服務器,采用虛擬技術、并發技術、低延遲傳輸技術,進行高標準的數據處理,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對信息資源進行分配,而終端只負責影像的解碼顯示以及與用戶的互動,降低終端的處理壓力,同時也有利于監測系統及時收到用戶的反饋。這對于廣電部門來說,可以起到增加盈利、拓展業務、樹立口碑的作用。
提及云計算,很多用戶對其保持不信任態度,因為這涉及到用戶信息的保密性。無論用戶信息的保密級別是高還是低,廣播電視監測部門都要承擔相應的數據保密工作。對于傳統監測系統,用戶數據是放在系統的防火墻之內,處于有效的保護當中,而云計算技術會將用戶信息轉移到系統云端,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數據的泄露以及丟失的風險。因此,廣播電視監測系統要加強安全保密措施,將云計算服務器中的用戶信息進行妥善的保存。
廣電部門將用戶信息由監測系統內部轉移到監測系統外部云端之后,雖然節省了監測系統的運行與維護成本,但是其他方面的費用不容忽視。一方面是云計算服務器的使用費用,這部分費用的數額主要由業務系統對云端資源的使用效益來決定。另一方面是用戶使用互聯網訪問云計算服務器時會產生流量計費,如果用戶從云端讀取的數據量十分龐大,很可能產生巨大的流量費用,這些都需要監測系統給予用戶一定的說明。
很多廣播電視監測系統已經存在了較長的時間,為了完善該監測系統已經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因此,現階段廣播電視監測系統想要引入云計算,勢必是要對原有的建設成果進行改動,這樣的轉型會造成投資的浪費,而且即便引入云計算,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收回成本,具有一定的風險。這些問題也是很多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不愿意應用云計算技術的原因。
綜上所述,現階段廣播電視監測系統想要實現信息化建設必須要引進云計算技術,以傳統的監測系統為基礎,進行升級改造,讓廣播電視的優勢與云計算技術的先進性相融合,讓云計算機技術便捷高效、覆蓋面廣的天然優勢得以體現。廣播電視監測系統是廣播電視部門正常運營的保障,云計算技術的出現對于廣播電視監測系統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有關部門要深刻地認識到云計算技術的重要性,把它的應用納入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長遠發展規劃中。
1.鄭瑩,金展.基于云計算的廣播電視廣告監測系統網絡設計和研究[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3(07)∶32.
2.閆陽.云計算與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的遷移改造[J].有線電視技術,2011(12)∶102-104.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監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