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鶴洲,章海天
教師資格證是教育行業許可證,2015年后進行變革,教師資格證進行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內容有所增加、難度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是考核高校辦學質量及專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因為此次改革,使得師范專業失去它原本的優勢,必須與其它非師范專業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這就使師范專業課程設置及教學改革面臨挑戰,對師范生就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2016年溫州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國考通過率情況分析
在教師資格證國考改革的大背景下,現有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已經并不能滿足當下社會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要求,已經失去了師范專業本身具有的優勢,師范生不僅要在大學中學好師范技能,還要對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也要有所鉆研,融會貫通,熟記于心,這樣才能為畢業前的國考打下一定的基礎,提高本專業的通過率。
1.1.12016年浙江省體育教育專業國考通過率情況綜合分析

表1 2016年溫州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國考筆試通過率情況統計

表2 2016年溫州大學體育教育專業面試通過率情況統計
教育知識與能力和綜合素質這兩門課通過率只有60%和62.3%,表明學生對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基礎薄弱,寫作能力、知識的廣泛性和語言的組織有待加強。學生在國考面試環節的通過率較高,達到80%。絕大部分同學都能熟練地掌握說課和模擬上課,充分肯定了師范生在專業技術上能力突出,能夠極好地勝任體育教師的角色。
1.2溫州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現狀與分析
課程方案中設定的人才培養定位是復合型體育教育人才,各類課程課內總學時為2292學時,且將課程分為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和實踐性環節三個部分(表3)。

表3 溫州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課程學分及課時數的分配情況
實踐課程的課時數較少,應當增加實踐課的課時數和教育實習的時間,從兩個月的時間可以適時延長為一個學期的時間,使學生從在校大學生的角色轉變為實習體育教師的角色,增加實習時間是非常有必要的。
1.2.1課程設置的順序分析

表4 溫州大學體育學院課程順序設置情況
由表可知,國考改革后,教育學和心理學兩門課程顯得格外重要國考中占大部分的分數,但是安排分別在第二學期和第五學期,不利于學生對課程地前后鞏固。此外,應該適當增加這兩門課的課時或者在大四上半學期開學時,讓學生更好地鞏固和提高,這也對招聘考試大有好處。對于專業技能方面,適當可以把三大球、體操、田徑的普修時間定在大一,這樣可以更好對自身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為以后地專修選擇提高一定的參考。在專業理論課設置方面,可以將解剖學、體育概論放在第一學期,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在一學年的人體解剖學習過后,接下來一學年為人體生理學,再接著一學年為體育保健學。這樣地安排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而學校體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科研方法和體育教材教法這四門課程則安排在臨近實習前的第五、六學期,這樣的安排更有利于學生充分運用現學知識到實踐中。
1.2.2課程內容的情況分析
1.2.2.1國考背景下理論課程地安排與學生的需求存在矛盾
調查結果表明:有73%的同學認為所開設課程對我們的國考針對性不強,不利于我們順利通過國考的筆試,需要調整或增加一些理論課程地安排。基本上所有的師生都認為有必要增設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體育健康學科知識課程,增強學習效率,提高考試的通過率。
1.2.2.2術科課程的教學內容對于國考中小學體育健康課程針對性不強
教師在上專業課的同時,在內容上可以進一步地創新,在一專多能的基礎上,能夠更加貼近學生,更加了解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僅要學習某項技術動作,也要熟悉該動作的動作要領,教師也可以采用一種讓學生結合中小學教材的內容自行組織一堂體育課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地點評和同學們之間地互相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地教學效果,從而更好地與中小學接軌,為今后地國考面試打下基礎。
1.2.2.3教學實踐與課程緊密度的分析
在本科的課程學習中,實踐的次數比較少,導致經驗缺乏,在國考面試中模擬上課較為吃力。尤其在國考改革后,教師資格證需要通過國考才能取得,而專業理論知識在平時沒有得到足夠地鍛煉,課程設置中應當適當加入一些教學實踐的內容,每個學期有一至兩個星期的實踐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實習學生可以試著去嘗試幫助老師上一些大學里的公共體育課,通過精心地備課將90分鐘的課分為兩次不同的內容上完,然后接受教師地點評,從而尋找自身的不足。也可以組織進入中小學聽一些教壇名師上的體育公開課,詢問資深教師上課的技巧與注意的要點,并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消化吸收形成自身上課的風格。
1.3在國考改革背景下,溫州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發展對策
1.3.1開設與國考改革相契合類型的課程,并融入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
在國考改革之際,課程內容也應該進行相應地改變。可以融合主干課程,多增加一些教育類的課程,這不僅考慮到體育教師職前地需求,也顧及到了職后地需求。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應用性知識和豐富多彩的學科前沿動態知識,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我們的課程中應當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際需要,增設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設計、中小學體育課增設基礎教育的內容設置程教學方法論。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增加體育教師基本功和專業術語地鍛煉,有利于為國考中的面試環節打下基礎,增強教師的基本功。
1.3.2適當增加選修課的學時和課的類型,提高課堂的質量與效率
作為學生,對哪方面有興趣就會選擇哪方面的課程去學習,這可以充分突出學生的差異性,相對于必修課,選修課也是學生相對比較感興趣的課程,在課堂上學生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在國考改革地背景下,也應當增加選修課的類型,教務處應當開設一些與國考相關的選修課程,比如板書的書寫、術科專業術語的練習、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
1.3.3增加教師的在職培訓時間,加強教師師資隊伍地建設
體育教育課程內容地更新換代,從根本上還要依賴于大學的專職體育教師對我們細心地培養,這也是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要加強體育教育專業課程地建設就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地建設,形成一支高質量、高品格的師資隊伍,通過在職培訓,不斷拓寬自身的能力和知識領域,努力學習有關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內容地相關知識,提高國考的通過率。
1.3.4適當增加教育實習的時間,增強師范素質,將課堂知識熟練運用于實踐
教育實習是從一位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轉變為一名在職的體育教師的過渡階段,是最能夠鍛煉學生綜合教學實踐能力的一種手段。應該適當延長教育實習的時間,延長至一個學期為宜,這也為國考和招聘考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3.5定期開展講座,了解當下體育教師的就業形勢,從而調整自身的學習計劃
要求體育專業的學生能更好地了解相關地社會需求。可以試行分階段地進行教育實習,建立校內教育實習使得體育學院所有的學生能夠在校進行實習工作,推行講師聘用制度,把當地優秀的中小學體育教師邀請到學校進行專題地講座,了解當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就業形勢和發展狀況,以便更好地應對社會地發展。
1.3.6學校組織集中培訓,重點突擊國考內容,提高通過率與就業相結合
國考改革是學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面臨的又一個巨大難關,要和非師范的學生一起競爭教師資格證書,其中教育學、心理學和體育健康專業理論知識是體育專業學生的薄弱環節。在大學四年地學習中體育學院的學生沒有好好地重視相關理論知識地學習,這使得要在國考前的幾個月應當加倍努力地學習。由此學院可以在大四開學初,可以進行這方面知識地集中培訓和專業指導,臨時地突擊提高國考的通過率,與就業相結合。
4.1可以適當調整培養目標與國考筆試面試內容相結合,為以后的招聘就業考試打下基礎。
4.2在課程設置方面,可以適當調整必須課和選修課的比例,課開設的前后順序,對于課的內容進行一些增加或者刪減。
4.3在教學內容中增加一些有關國考的教學內容,通過一系列實踐增強師范技能,提高學生對于國考的緊迫感和對其的重視程度,從而對于人才地培養更有針對性,符合當下的時代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袁芳,鄭滬娥,趙振東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的研宄[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2).
[2]董國永李慧,試論我國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J].四川體育科學.2006(02).
[3]黃漢升,季克異我國普通高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11).
[4]溫州大學教務處.溫州大學體育學院2015本科專業教學計劃[Z].溫州:溫州大學大學教務處,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