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夢華
摘要:可持續性城市體系發展是世界未來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對綠色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理念及其策略進行了研究,建立了關于可持續性城市發展的理論框架,為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綠色生態;城市規劃
當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目前全世界城市人口每天增加約250000.人口增長遷徙,文化潮流影響及地區間差異加速城市的演變。帶來了嚴重的經濟社會環境問題。據相關研究分析,未來幾十年內,世界上約25%的人口將居住在四百萬以上的大城市中。可持續發展是城市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向。綠色城市的概念自上世紀70年代被提出。目前國內已有100多個城市在打造不同的綠色生態城市。我國建筑工程建設量巨大,建筑能耗超社會能耗的28%,必須堅持生態城市發展,綠色建筑已成為世界建筑發展的總體趨勢。目前關于綠色生態城市的建設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在具體規劃設計中仍存在許多不足,亟待整理總結關于綠色生態城市的設計方案。
一、綠色生態城市設計理念
綠色生態城市即資源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綠色城市建設需合理的規劃,良好的環境質量。綠色生態城市具有宜居,美麗創新,交通便利,節能健康等特點,城市規劃設計滿足宜居,社會安全,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質。生態城市注重發展公共空間,私密空間的平衡關系。生態城市混合各種城市功能,營造有利于經濟文化發展的環境。使城市可根據實際需求采用靈活的發展策略。生態循環模型與能源交通系統結合,促進城市環境的健康發展[1]。
關于綠色城市的設計,目前有不同的理論。但其共同致力于減少私人汽車出行鼓勵公共交通出行的理念。西方工業國家的綠色城市設計理論已逐漸成熟。但亞洲地區與歐洲地區在自然環境及社會人文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同差異。因此不能盲目照搬使用。
亞洲城市人口密度較高,公共空間面積較小,公共空間負荷使用。設計綠色城市必須重視考慮高密度的人口狀況。中國城市有自身獨特的特點。現代西方城市提供了通過工業化城市化的先例,大多中國設計專家受西方國家城市設計理念影響,忽視了中國城市自身的特點。目前城市規劃中采用最多的模式是集中式綠色城市設計。綠色城市設計中的難點在于城市意象與城市形態比較,選擇與指標體系的確定。
城市意象的主要構成元素包括路徑,邊界,區域與地標,設計中充分利用城市意象,有助于增強其標志性與品質。綠色城市設計的形態包括不同層面疊加結構,呈網絡狀的街區結構,緊湊型結構。將建筑,交通等分層疊加,各系統整合可發現城市的合理發展方向。現代小區的有形結構由空間網絡組成,其能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且適用于未來的人口增長與城市發展。網絡街區結構可適用于不同規劃地點。
城市高度與密度在各地點不同,綠色城市要求有一定的緊縮性,在城市最中心地區高度密度最大。采用外向型城市街坊,在布局上為創造建筑街坊與城市間的良好聯系,有利于形成生動開放的街道環境。
二、綠色生態城市規劃設計
綠色生態城市的設計要堅持合理組織城市功能結構,貫徹生態優先,形成快捷方便的城市交通體系的原則。以現代化風景城區為框架,調整各類功能用地,優化城市布局結構。適當處理其他片區與行政中心區的空間關系。引入綠色城市設計理念,創造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現代化新城區[2]。組織與城市主要道路系統協調的街區內部道路系統。利用道路,綠化,山體等城市景觀元素,形成疏密有致的城市景觀結構。
城市交通方式設計決定地區可能吸引客戶的對象,制約城市的開發強度,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系統,對維持人們正常工作與居住及生活秩序,形成生活品質具有導向作用。
為減少能耗與溫室氣體排放,必須減少汽車交通量,組織良好的交通運輸體系。提供多樣的高品質公共交通服務,有效解決交通堵塞問題。尋求服務與交通運輸需求間的平衡,是交通與土地利用整合設計的基礎。產業,居住對客貨運的需求構成了城市的交通運輸,為使交通運輸量最小化,必須規劃基礎設施良好,人口密度高的城市。
形成高起點,高品質,可操作的城市設計方案,使火車站周邊地區成為高端服務業發展的平臺。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帶動力的新引擎。打造展示綠色城市魅力的舞臺。落實深化上層次規劃中關于城市設計對規劃區的控制要求,分析研究規劃區的構成及空間關系。提出重要街區,城市形象界面等內容的空間設計藍圖。用地內保持有大量丘陵,果林等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用地內現有建筑為低矮農舍及小型公共設施等。
規劃提出綠色交通,綠色建筑,大力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建立環境友好型交通系統,構建對外軌道交通系統,建立多層級的公交服務模式。建立便捷的自行車干線系統,優化步行與自行車出行環境,構建區內環狀快速公交專線,加強交通需求管理與智能交通系統建設。
規劃思路 向構建公共服務體系轉變,公共設施選址與公交系統組織緊密聯系,為不同需求的城市居民提供適宜的居住場所,以完善的公共服務與社區管理服務塑造和諧的新城市生活。
綠色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中的道路設計非常重要,在規劃設計道路系統時,應盡量使用簡潔的路線,最大限度減少工程量,減少對植被區與景觀區的占用。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設計合理的道路橫斷面。減少噪聲污染。合理配置各等級道路,較少交通壓力,降低汽車尾氣排放量。
結語:綠色生態城市建設符合人們健康生活的理念,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向。在進行綠色生態城市建設規劃時應保證城市各要素和諧發展。促進綠色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本文對綠色生態城市規劃設計進行了研究,闡述了綠色生態城市的設計理念,探討了綠色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的意義。出步形成了關于綠色城市設計的框架。為綠色城市設計提供一定的可行參考。
參考文獻:
[1]方朝暉.基于綠色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理念及策略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44):67-68
[2]李軍.綠色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理念及策略探討[J].河南建材,2018(05):43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