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風紅
摘要: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發展,廣播媒體作為有意識的文化傳播,在我國傳媒領域振興、崛起。而新聞編輯作為新聞節目的靈魂人物,如何在激勵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提高新聞節目的收聽率,滿足人們對新聞信息的需求,早已成為廣大新聞編輯人員的首要工作。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主要針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廣播新聞編輯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新形勢;廣播新聞編輯
一、廣播新聞報道現狀分析
如今,廣播媒體與新媒體的發展日益融合成為廣播媒體的新的發展態勢,這與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有著必然的聯系。新時期,新形勢下涌現出許多的新情況、新思潮和新矛盾,對于廣播新媒體的發展必須以核心業務、平臺意識、內容分析工具為基礎。由于廣播節目本身的性質與局限,伴隨人們接觸新事物的頻率不斷增加,各種電視節目的引進與創新使其受到了重大沖擊。究其原因發現,其真正的敵人是本身。人與人的交往一般都得通過傾聽,接觸與講故事等來關聯,而大部分人的傾聽能力隨著脫口秀,相聲等表演等變得挑剔。廣播新聞目前的狀況表明其內容老套,大多重復,對時事新聞與當下生活方式缺少了解,因此無法使聽眾“駐耳”側聽。
其次,在播報形式方面也較單一,總是以傳統的念稿為主,不求突破,不愿意進行創新嘗試,總是局限于一種原始的播報方式之中,墨守成規。加之廣播新聞這種形式與性質本身就決定了其不但要有層次豐富多樣的內容,而且從播報方面來講也要求其聲情并茂。分內容,按節目類型進行各種表達方式上的多樣。不然,按照那種古板老舊的傳統方式繼續下去,其對觀眾的審美會大大損害,使其不斷打哈欠,只能起到催眠作用,引發審美疲勞,而無助于廣播新聞工作者與聽眾之間產生良性的發展。
二、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廣播新聞編輯
(一)更加注重廣播新聞編排公信力
目前,我國廣播媒體正處在振興、崛起、自強和全面、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成長期,也處在激烈的媒體競爭期。處于信息爆炸時代,網絡,微博,微信上的新聞實時更新,每個人都可以動動手指隨意發布信息,也可以隨意接收信息,所面臨的信息數量之多,涉及面之廣,前所未有。但其最大缺點就是真偽難辨,這時,廣播新聞就要將自己獨特的優勢顯示出來,那就是,廣播新聞嚴格的三審制,保證了新聞發布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而真實性才是新聞的生命力,從這一點來看,廣播新聞的公信力最能勝于新媒體。
所謂公信力是指公眾信任的力量,是媒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日積月累而形成的一種寶貴的無形資產。公信力是廣播新聞最有價值的內在品質,是一種被社會公眾所信賴的內在力量,也是廣播新聞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制勝的關鍵因素。真實性是新聞的基礎和靈魂,如何通過真實的新聞報道贏得廣大聽眾的認可和信賴是廣播新聞編輯所要擔負的重要職責。
多媒體時代,越是信息泛濫,越要謹言慎行,虛假新聞對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只能提醒廣播新聞編輯要不斷增強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全面提高廣播新聞的公信力,更好地為廣大聽眾服務,從而進一步促進廣播新聞事業的發展壯大。為確保整體新聞編排的公信力,就要在每一條新聞上下功夫,力保每一條新聞都及時,準確,真實。現在社會上,就依然能聽到坊間流傳的說法,這條信息是網上報道的啊,那準不準啊,還是聽聽廣播新聞是怎么報的吧,這說明廣播新聞深入人心,廣播新聞有人信,廣播新聞值得人們長久依賴。
(二)提煉新聞提要的鮮活性
隨著快速閱讀時代的到來,我國新聞閱讀出現了一個新詞匯,即“標題黨”。顧名思義,它主要是指在閱讀過程中不深入去讀的一群人,在看標題后,根據自己的直觀印象和個人喜好選擇是否繼續閱讀其中的內容。廣播新聞雖然不需要紙質標題書寫,但是“提要”是否精煉,也是吸引受眾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此,新聞提要要有鮮活性,從全局著眼,選擇最有價值的、能夠吸引群眾的新聞進行提煉,肩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感,旨在讓聽眾了解新聞的巨大價值和意義,從廣播新聞要傳遞的思想中樹立正確的價值。同時,要注重語言的感染力,在廣播新聞報道中可以深入挖掘新聞的內容,整合有價值的信息,利用短評、述評、編后語、本臺評論等方式吸引受眾。編輯人員自身也要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處理好各種矛盾關系,創新新聞樣式與報道模式,讓有價值的消息得到傳播。
(三)以創新發展做好新聞編輯工作
創新是進步的源泉,是發展的動力,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更要不斷變革,以最新的技術和手段強化新聞編輯工作。
首先,做好內容創新,對新聞編輯的報道主題加以深入研究,選擇最有價值且新穎的信息。當然,新聞報道作為面向大眾的傳播形式,要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理念相契合,增加與民生有關的新聞數量,深入分析新聞報道,將解決百姓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在新聞的語言上,要貼近受眾,樹立群眾意識,滿足不同層次群體的興趣和需求。
其次,做好形式創新。廣播新聞最大的特點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它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劣勢。這就需要編輯人員“避重就輕”,彌補觀賞性不強的弱勢,在新聞報道中加大與百姓互動的環節,利用熱線電話等方式與聽眾進行實時互動,一起討論新聞,從而增強廣播的感染力和傳播效果。
最后,做好策劃創新。策劃是廣播新聞創新發展的根本,在策劃上下功夫,能夠讓新聞傳播更加有效,吸引更多的受眾。對此,新聞內容的播放順序要合理,將有價值的新聞放在前面來說,并根據受眾的反饋加大新聞的密度,適當的增設娛樂新聞、社會新聞等多種類型的稿件,滿足大眾的不同需求。
結束語
面對新形式廣播新聞編輯工作也應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對時代的脈搏加以把握,更新傳統觀念,探討運用新的方法來解決當下出現的新聞滯后等問題,通過改變其工作方式與方法,及時有效的和當前時勢熱點與現代化帶來的諸種問題連結起來,重新激活廣播新聞,使其在新的環境里生命力不斷增強,從而完成自身的使命。
參考文獻:
[1]蘭天.審時度勢――如何發揮廣播新聞編輯記者的輿論導向性[J].公關世界,2016(15):48-49
[2]吳越.融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編輯發展戰略研究--以鹽城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頻率為例[J].視聽,2015(11):153
[3]王繼春,夏巴艾提.克力木.融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編輯發展戰略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4(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