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7年起,工匠精神教育已經作為技工院校新生的德育必修課。本文以物流行業人才流失問題為切入點,闡明物流專業學生加強“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通過將“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讓“工匠精神”貫穿物流專業課程教學、用“工匠精神”豐富社團活動和重視“工匠精神”的宣傳教育等方面探討對物流專業學生加強“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工匠精神;物流專業人才;培育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一詞,最早出自于聶圣哲,他培養出來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來自于這種精神。隨著國家產業戰略和教育戰略的調整,人們的求學觀念、就業觀念以及單位的用人觀念都會隨之轉變,"工匠精神"將成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還會有更多的"士"脫穎而出。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說"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內涵包括(1)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復改進產品,把99%提高到99.99%。(2)嚴謹,一絲不茍。不投機取巧,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3)耐心,專注,堅持。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因為真正的工匠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無論是使用的材料、設計還是生產流程,都在不斷完善。(4)專業,敬業。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5)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這種行為來自內心的熱愛,源于靈魂的本真,不圖名不為利,只是單純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二、物流專業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一)學生缺乏工匠精神
物流業是與制造業、商貿業密切相關的重要生產性服務產業。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物流業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需要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物流快遞為例,相關工作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多學生根本承受不了物流專業高強度的現場工作,個別學生無法承受物流相關工作帶來的壓力,就轉入相對輕松、短期效益明顯的崗位,有的甚至直接轉入其他行業,因此,學生缺乏“工匠精神”是導致物流行業人才流失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物流行業性質限制
物流從業人員涉及面廣,一般來說倉儲類實習生月收入一般在500-1000元不等,畢業轉正月收入2000元左右。對于物流專業的畢業生,在高消費的現實下,工資根本沒辦法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實際收入與其期望值背道而馳,有些學生無法接受畢業后還繼續向家長要錢來維持生活而轉行。雖然物流專業學生在國際物流方面的工資收入水準很高,但是國內相應的物流企業存在強度大,物流專業畢業生看不到他們所期望的“短期效益”,如果沒有一種精神或信念支持,能有幾個人抵擋繁華世界的誘惑,呆在倉庫從事分揀及倉儲工作。
(三)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限制
物流行業發展飛速,不斷運用新技術,作為物流相關工作人員,必須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對于技工院校物流專業的學生,本身學習成績就不好,由于自身知識體系條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大部分學生在工作過程中根本無法攻克物流信息技術等帶來的瓶頸,這點在中級工層次的畢業生中表現更為突出。
三、物流專業學生加強“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徑
(一)將“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
物流專業發展到目前為止,不同的學校采用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有所不同,但對于學校來講,自己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已經很成熟。我們不是推翻之前人才培養方案,重構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而是在原有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理念,調整學校在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上的指導思想和整體思路,以此為出發點,指導教師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實施以及其他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
(二)讓“工匠精神”貫穿物流專業課程教學
任課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應將“工匠精神”貫穿課程教學始終,從課程標準或課程大綱的編寫,到教學設計,再到課堂教學,以及課后知識拓展,應時刻不忘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尤其是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應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物流行業企業的標準要求及操作規范,對物流設施設備的操作等進行“工匠精神”理念的灌輸,教師在布置任務時就應該跟學生講明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與考核要求,通過一個工作項目實踐操作考核告知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訓練每一個工作項目時都會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無形中培育“工匠精神”。
(三)用“工匠精神”豐富社團活動
社團活動是第二課堂的重要載體,是一種激發學生的自發活動,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手段,是對第一課堂的補充。參加社團活動是學生根據興趣和專業學習需要,以自愿為主做出的選擇,更容易激發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學校應發揮其領導作用,圍繞“工匠精神”開展一系列社團活動,并提供活動場地、經費等支持。作為物流專業,應充分發揮專業教師的指導作用,鼓勵物流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社團活動,成立專業化的創新創業小組,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總結
校企合作、工學交替是物流專業教育的生命線,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和實踐操作一體化、現代學徒制是物流專業教育實施有效途徑,“工匠精神”豐富物流專業教育內涵建設。本文針對物流專業學生加強“工匠精神”培育進行了探討與實踐,總結實施的有效途徑。為服務區域經濟培養高技能人才,提升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水平,加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長期有效性,具有進一步探討與研究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工匠精神”入選年度流行語 看看總理這一年怎么解讀. 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6/content_5149075.htm. [2016-12-16]
[2] 李進. 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及培育路徑研究[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7):27-30. [2017-09-10]
作者簡介:唐玉藏 (1985.10-),男,漢族, 碩士,浙江交通技師學院講師,高級物流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