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喬麗萍
摘要:1975年,隨著美國著名哲學家彼得·辛格《動物解放》一書出版后,“動物解放運動”也正式拉開了序幕,然而時隔多年我再提起這個理論是為了那些生來就注定作為人類各種工具而生存的動物們做自己的一絲微薄之力。如今在所謂的倫理學中,也就是從未把人類之外的物種考慮在道德范疇作討論和研究的學科,也派生出來了一個全新的分支——生態倫理學。顧名思義,這個學科研究的是生態環境的倫理道德,那么也就是除了人類以外,把動物、植物以及整個大自然都劃分在道德考慮的范疇之內。也希望通過前人的智慧和思想減少對這些動物殘忍的迫害,警示人類長久以來的深深扎根在我們思想里的對待動物的偏見和習慣。
關鍵詞:動物解放;生態倫理學
一、現今動物的狀況
當今社會中,因為“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的根深蒂固,人類利用動物,導致各種動物的大規模消亡,人類對動物的殘酷虐待、故意傷害、肆虐折磨的報道層出不窮,不僅如此還有許多沒報道出來的不法分子偷狗,毒狗的行為及偷獵者為了巨大的利益不顧風險的導致珍惜物種的滅絕。如今因為偷獵,全世界已經只剩下了一只白犀牛。在此次之前的網上還掛出一個視頻,兩名廣東大學生用極其血腥變態的手段虐殺貓咪,還存在著根據殘殺貓的數量成立的等級嚴密的虐殺群。還有在網上傳播過“深圳男子虐狗”的圖片,該男子自稱為了好玩已經虐殺了50余只狗,還有在玉林的狗肉節。顯而易見,我們與動物之間的關系存在著許許多多重要的倫理問題。再加上目前國內只有保護珍惜動物的法律,而沒有法律法規嚴令禁止虐待動物這種行為的法律,才導致有些人為了追求刺激或嘩眾取寵,肆無忌憚地做出一些極端的暴力行為。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理論的擴展,從而引發了人們對動物問題的關注,反省自己在對待動物態度上的偏頗。由于動物虐殺現象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之巨大,說明動物虐殺的問題在我國乃至全球范圍的影響越來越大,人們對此類問題的關注范圍和強度也都變的越來越大。因為生態倫理學的產生,也因此產生了“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的辯論大戰。雖然全世界都存在虐待動物的現象,但是西方國家對動物的保護與法律都比我們國家的健全和完備。
二、彼得·辛格的動物解放理論
彼得·辛格是當代著名的應用倫理學家,曾經在國際生命倫理學學會做主席,也是西方生態倫理學史上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和世界動物保護運動的倡導者。其著名的《動物解放》被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幾十個國家出版,還被譽為“動物保護論的圣經”,是把道德關懷的范圍從人類擴展到動物的重大嘗試。因為邊沁功利主義的興起給辛格的“動物解放論”提供了理論支持,“寵物”的興起為辛格做了一個重要的鋪墊,達爾文進化論認為人類與動物沒有絕對界限的思想對西方大眾思想的沖擊也對辛格的解放論提供了科學和理論上的依據。由此,這也是辛格做此書的三大背景。
辛格首先以自然科學在人類與動物基因相似性的發現上,論證人類與動物并非是存在不可逾越的距離。在此基礎上使道德關懷從人類的角度擴展到動物的角度,在理論的推理上存在可能性。辛格認為我們必須考慮具有感受痛苦能力的所有生命個體的利益,主張對與感知能力的所有生命利益都應該給與平等的考慮,按照該原則辛格對動物解放進行了有利的辯護,并對人類將動物排除在道德考慮之外的態度進行了否定,并在書中推翻了動物所感受的痛苦沒有人的重要的思想,提出任何種族、性別或物種遭受痛苦都應當防止或減少的觀點。其次,他在功利主義和平等原理的基礎上,提出了動物解放理論的兩大原則——混合型功利主義原則和雙因素平等主義原則。簡單的來說就是不能因為動物對我們人類有益,就覺得在倫理上就變得合理了。辛格主張人類實現素食主義,建立人類與自然的新型關系。在思想上辛格呼吁人們摒棄物種主義的觀念,平等的對待動物。
三、國內動物問題研究的狀況
我國對于當代動物保護理論的研究發展的比較晚,之前的大多數學者與研究者還僅停留在對西方動物理論的介紹與簡單分析之上。而如今,雖然現在我國哲學與理論學對動物倫理的研究有所提升,但是由于我們國家對動物倫理的研究是站在環境倫理學的基礎上,所以對動物和人類與自然的聯系上的研究頗多,而對于單單動物倫理的研究還在有待提升的階段,還有相比較與西方國家,我們國家對于動物保護的法律也處于滯后的狀態,但也是因此,出現了許多關于以倫理為中心對動物保護提出的觀點文章。
楊通進先生發表的《動物權利論爭》針對“動物是否擁有權利?”這一疑問,從同情和理解的角度闡述湯姆·雷根的“強式動物權利論”和瑪麗·沃倫的“弱式動物權利論”,并揭示出其中存在的局限性。楊先生提出了只有認真對待和思考動物權利才能讓我們對動物的倫理觀念變得更加清楚。
王延偉先生概括了西方倫理研究的本質并且提出了動物倫理學是關于人與動物的信念、道德態度和行為規范的倫理理論,是一門尊重動物內在價值和權利的新理論,還提出了對于構建動物理論學的相關見解。
四、結語
對于現在的人類而言,沒有比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搞好關系再重要不過了,而在這個美麗的大自然中,沒有比和我們人類一起生活的動物們搞好關系再重要不過了。在大自然中,每一個生命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全部都是大自然的給與和饋贈,就是因為人類強大的征服力和那無止境的貪欲,常常讓我們看不清與動物之間的關系。我們以具有摧毀一切生物的力量自居把自己當成自然的征服者和萬物的主宰者。也因此毀滅了我們曾經與動物們友好相處的朋友鄰居關系。導致現在的動物們變成了人類的工具,殘害發泄虐待的對象。所以希望我們能保護動物,我所倡導的動物保護,并非是要求我們積極地去幫助動物的發展與生存,而是通過這篇文章來警示或者說是規范自己的行為來讓動物們能“自然地”依據其本性在自然環境中生存和消亡。現在社會養寵物的越來越多,各種珍奇異獸,他們把這些原本不是在該地區的生物關在籠子里養,以顯示自己的地位或者自己的膽量。又有哪些動物是像狗貓一樣真心愿意和你在一起的嗎?所以希望我們能像狗和人類的友情這樣和諧的生存在一起。不要把這些問題放入道德范疇之后等我們意識到或者出現了實質的問題之后再選擇運用法律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