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館中典藏、陳列著眾多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其中所展示的歷史文化遺產不僅能豐富人們的知識水平更能提升人們的審美情趣。隨著時代的發展,單純的“展示”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探索欲,大眾希望能夠與博物館中的展品進行更多的互動。本文圍繞博物館的體驗性展示設計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博物館;體驗性;展示設計
前言:由于人們對生活品質和審美情趣的追求越來越高,社會活動中“以人為本”的觀念被普遍應用。博物館在開放參觀時,也由原本的物品展示逐漸轉變為以人的感受為主的多元化展示方式。體驗性展示設計符合當前人們對博物館展覽品的鑒賞需求,能夠提高博物館的展陳效率。
一、博物館體驗性展示設計中的問題
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加強對精神文明的追求,在人們追求文化和歷史時,博物館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博物館是城市歷史的記錄和傳承者,人們通過博物館中展出的各項展品回溯久遠的時光,探尋歷史中的點點滴滴。為滿足人們的探索欲望,博物館的展示工作逐漸轉變為體驗性展示,讓人們與展品能夠有更多互動。受經驗和技術限制,博物館中的解說設計和服務設計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許多的傳統文化內涵也無法用現有的技術表達,博物館中針對體驗性設計的活動并不能引起觀眾的參與感[1]。
二、提高博物館體驗性展示的措施
(一)故事性演繹
博物館的展示內容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可以根據這種邏輯性設計主題故事。將其中的展示內容進行故事性演繹,把抽象的歷史文化概念和觀念以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讓觀眾能夠更直觀的感受。在展示過程中,故事設計要自然流暢、引人入勝。博物館中的展品都是歷史的真實見證,許多展品都承載著故事和傳說,博物館在進行體驗性展示時,可以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將故事進行還原,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進行展示,讓參觀者能夠感受到真實的歷史。
(二)展示場景化設計
博物館展品的陳列都是根據特定的標準分門別類的,多數綜合性博物館會將人文歷史和自然歷史分別展示,以時間為線索串聯所有陳列品。人在特定的環境當中能夠更深刻的感知信息,當人們身處于特設的歷史環境當中,也能更直觀的感受到當時的情景。博物館進行體驗性展示,可以針對不同的實物或場景開辟專門的場景展示區。如在介紹古代人的飲食文化時,可以開辟一個區域進行展示。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記錄、還原古代飲食文化的相關影片,通過文字、視頻、圖片的介紹給參觀者留下基本的印象;然后,可以將古時候的廚房進行一比一還原,按照當時廚房的陳設來進行道具的擺放,通過廚具、餐具和食物模型的還原擺放讓參觀者能夠直接看到古人要完成一餐要經過怎樣的流程,以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飲食文化是如何進行變化的。
除了具有生活特色的展示場景創設,還有許多展示內容本來就需要通過場景展示才能夠讓參觀者明晰。比如在進行軍事化展示時,無論是排兵布陣還是武器演變都不是單純靠文字或圖片展示就能夠呈現的,為了滿足人們的求知欲進行場景創設和還原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將人物模型按照兵陣的要求來進行擺放,人們可以直接看清楚古時的行軍陣法是怎樣排列和管理的;還可以通過設置小游戲讓游客嘗試去擺放兵陣,增強游客的參與性和體驗性。除了將陳列在博物館中的武器類文物進行展示外,還可以通過全比例模型來進行展示,讓參觀者能夠全面了解武器的制作材料、使用方法和殺傷力,把人們最想了解的信息都以直觀地、具有互動性的方式進行展示。
(三)提高趣味性和互動性
要提升博物館的展陳效率就必須要加強其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參觀者投入其中。博物館在展示產品時,可以借助現代電子設備與觀眾實現互動。可以在每一個主題區域的出口處設置游戲,游戲內容與主題區域內的展品陳列相關,通過問答、判斷等等游戲方式幫助游客加深印象,為獲勝游客發放相關的周邊紀念品,增加游客的參與度和記憶時長。
除設置游戲外,可以讓游客進行劇情還原,可以讓游客通過模擬情景劇的方式,進入到展示時期的歷史環境當中,讓游客通過角色扮演與工作人員實現互動,在進行角色扮演時還可以讓游客通過更換道具服、使用模型等方式更加貼近扮演的角色,更真實的融入到創設環境當中。博物館還可以為游客提供照相和錄像服務,將游客的互動環節進行影像記錄,為游客提供全面性服務。
(四)利用周邊產品增強體驗感
博物館的周邊產品也是吸引游客的一種手段,有效的利用周邊產品能夠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和參觀滿意度。博物館可以采用打卡形式來代替傳統的路線圖指引,游客在進館時可以購買蓋章本,蓋章本上為游客提供尋找蓋章處的提示,游客根據這些提示找到每一個圖章的打卡地,在參觀結束后由工作人員幫忙蓋章[2]。以蓋章本為參觀路線圖,能夠增強參觀過程的靈活性,也避免了因為找不到導覽圖而錯過展區的尷尬問題,游客能夠更有條理性地參觀博物館,在尋找的過程當中極具趣味性;每一枚圖章都要設計的十分精美,激發觀眾的探索和收集欲望,參觀結束后可以用集滿印章的蓋章本兌換通關獎品,這樣的方式不僅提高了觀眾的參與性和體驗度,還能夠讓觀眾從中獲得成就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此外,在兌換獎品的過程中,觀眾能夠通過精美的周邊產品再一次回想起參觀的內容,回味參觀過程當中的收獲,讓博物館的教化、宣傳職能得到發揮。
結論:博物館是文化記錄和傳承的場所,承載著民眾對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需求。民眾是參觀和學習博物館內涵的主體,以“人”為主體設計的展示方式更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博物館的教化和展示效果,提升博物館體驗性展示設計水平能夠推動博物館在教育、文化領域的功能升級。
參考文獻:
[1]黃紅豆.博物館的體驗式展示設計——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10):94-95
[2]李女仙.民俗博物館展示設計的敘事特征與空間建構——以新會陳皮文化體驗館為例[J].裝飾,2017(08):132-133
作者簡介:汪彤瑤(1995-),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湖北美術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展示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