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
摘要:改革開放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勝利。本文簡要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論對改革開放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論;改革開放;指導
一、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
首先,馬克思在認識論上的偉大變革,就是把科學實踐觀納入認識論,創立了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對于什么是實踐做了科學的說明,指出實踐是“客觀的活動”,是“能動的”、“革命的”活動,并且指出“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薄吧鐣钤诒举|上是實踐的”。毛澤東在《實踐論》等著作中,繼承和發揮了馬克思關于實踐的思想,強調實踐的能動性,強調實踐是變革現實、改造世界的活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做或行動。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都離不開實踐,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
第二,實踐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還表現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馬克思早在1845年就明確肯定:“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泵珴蓶|在《實踐論》中指出:“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笨傊?,真理是在實踐中發現的,人們的認識正確與否要通過實踐來檢驗,真理還要通過實踐而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基礎
我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確立了黨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其核心和實質是: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的基礎是實踐。首先,要“求”到“是”,即客觀事物的規律,關鍵是要實踐,必須參加生產斗爭的實踐,各種科學實驗的實踐。其次,“求”到“是”之后,去改造客觀世界,必須繼續實踐。
粉碎“四人幫”之后,“兩個凡是”形成新的思想禁錮,我國社會方方面面出現了徘徊的局面。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旗幟鮮明地反對“兩個凡是”,在全黨開展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恢復和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國由此才能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才能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才能平反千百萬冤假錯案,才能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決策。可以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產生的邏輯起點。到了20世紀90年代,面對蘇東政治巨變的沖擊,西方國家對華“制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人們對于姓“資”姓“社”的爭論等問題。1992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三個有利于”標準等一系列新理論,在國際國內政治風波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極大的鼓舞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推動了經濟改革與社會進步。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論指導了“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方法論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是一項新的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學。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鄧小平將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作為指導思想,提出了“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方法。
首先,鼓勵試驗,大膽地闖,勇于創新。鄧小平指出“改革開放是個很大的試驗”?!案母镩_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礈柿司痛竽懙卦?,大膽地闖”?!澳懽右?,步子要穩,走一步,看一步”。
其次,要善于總結經驗,不要怕犯錯誤,發現錯誤及時改。他指出“關鍵是要善于總結經驗,哪一步走得不妥當,就趕快改?!薄案愀母锿耆且患碌氖虑?,難免會犯錯誤,但我們不能怕,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停步不前……處理具體事情要謹慎小心,及時總結經驗。小錯誤難免,避免犯大錯誤。”
最后,提出不爭論,但允許看,一切讓實踐去檢驗。鄧小平指出:“對改革開放,一開始就有不同意見,這是正常的?!覀兊恼呔褪窃试S看。允許看,比強制好得多……不搞爭論,是我的一個發明。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農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應如此。”
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是這樣勇于實踐,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摸著石頭過河”,采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取得經驗后再推廣的方法,走了一條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整體不斷深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參考文獻:
[1]馬克思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李瑞環.《學哲學 用哲學》[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