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
摘要:音樂是幼兒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引導幼兒進行學習、游戲的重要載體。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音樂意識對于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的學習形式意義重大。音樂教學中我們要運用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自身的教學活動,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尊重幼兒學習主體,也要開展科學的教學評價,不斷提升幼兒的音樂綜合感知。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學引導;策略
俗話說“移風易俗,莫善于樂”,音樂作為人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社會的發展、對于個人的成長都有重要的影響意義。幼兒階段處于孩子們審美認知、基礎素養的形成階段,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幼兒良好的音樂認知,提升他們的審美技能,引導幼兒學會欣賞、學會應用,讓音樂成為幼兒學習發展的助推劑,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做好引導。
一、更新教學理念,樹立長遠的發展目標
幼兒計算孩子們的音樂素質普遍較弱,幼兒對于音樂知識的學習往往依賴于教師。這對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運用最新的教學策略來指導教學活動,以便能夠提升教學的理念高度,不斷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教學中我們要樹立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不但要明確知識與技能目標,還應當明確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提高幼兒音樂基礎水平的同時,陶冶幼兒的情操,提高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促進幼兒綜合音樂素質的發展。另外,教學中教師應當緊扣音樂這一主題確立教學目標,避免出現“理論化趨勢”或者“幼兒學唱歌教學模式”。音樂是一種藝術,是一種理念教育與認知能力教育,而不僅僅是教會幼兒唱幾首兒歌。因此,音樂教師就應當將音樂藝術滲透進教學目標之中,既要對幼兒進行兒歌與流行音樂教育,也要進行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教學,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引起幼兒的情感呼應,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優化課堂設計,拓寬幼兒的學習渠道
幼兒階段正處于孩子們各項認知能力的養成階段,音樂科目課時安排少,幼兒基礎差,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每節課,優化課堂設計,充分發揮課堂的教學契機,使其更加科學合理、實用有效,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拓展幼兒的學習渠道,豐富幼兒的學習經歷。比如面對幼兒音樂理論認知能力差的現狀,教學中教師應降低教學難度,把握歌曲教學的主線,注重聽力訓練,在課前向幼兒提出問題,讓幼兒分別各種樂器的不同表達效果,讓幼兒帶著問題聽音樂,培養幼兒聽音樂的習慣,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另外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教師應當在教科書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拓展教學內容,收集新穎有趣的教學資料,充實音樂課程。同時,由于幼兒的興趣愛好和音樂學習能力各有不同,教師就應當選擇幼兒普遍喜愛的音樂,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注重訓練幼兒的音樂基礎,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得到提高和進步。比如識譜是一項基礎技能,想要提升幼兒的識譜能力單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教給幼兒方法,鼓勵幼兒課下練習,還可以鼓勵幼兒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做好音樂基礎知識學習。
三、尊重幼兒主體,加深幼兒的學習體驗
傳統音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引導幼兒學習。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地位,教學內容不一定符合幼兒的學習基礎,也不一定符合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知道,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應當確立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實踐性的教學目標,指導幼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幼兒親自參與到音樂實踐中去,優化音樂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在新課導入階段,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可以適當運用故事、游戲、多媒體設備演示等形式導入課堂,抓住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學習熱情,成功導入課題,使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更為順利地展開。比如教師應當將音樂曲式意識融入進教學活動中,將課堂結構與曲式結構結合起來,使幼兒體會樂曲的節奏與情感,感受音樂美。比如在欣賞中邊講故事邊欣賞, 讓幼兒體會不同節奏表達的不同情感。另外我們也要給幼兒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獨立唱歌、彈奏,使幼兒充分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提高幼兒學習動力,豐富幼兒的音樂實踐經驗,提高幼兒的音樂綜合感知。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習的點撥者與引導者。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幼兒主體地位,讓幼兒敢于展現、表現自我。讓幼兒講述自己對于音樂的思考與認識,之后教師再進行指導教育,在老師與幼兒共同進行教學互動的過程中,陶冶情操,讓幼兒的音樂知識得到質的升華。教學中我們可以鼓勵幼兒進行表演,之后讓大家進行點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斷豐富幼兒的學習經歷,完善他們的綜合感知。
四、科學開展評價,實現幼兒的綜合發展
由于幼兒的音樂綜合感知能力較弱,對于自身的音樂綜合素質認知不足。教學中我們要開展科學的教學評價,讓幼兒能夠對于自身的學習基礎、學習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引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揚長避短,不斷提升綜合技能。具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教學評價,時刻關注幼兒的學習進度,采用積極性的評價,幫助幼兒提高音樂水平。這就需要教師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聯系教學目標和幼兒的實際情況,采取成功教學法,以讓每一個幼兒都有成功感為評價宗旨,將自評、互評、他評三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針對幼兒的音樂理論知識、音樂理解水平、音樂表達能力、音樂實踐技能、特殊才能以及課堂表現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這樣以來,基礎差、天分不足的幼兒能夠通過自身的勤奮獲得更好的成績,天分高但是日常學習不夠認真的幼兒也會認識到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即教學中我們既要肯定幼兒的學習成果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幼兒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與滿足感,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應當幫助幼兒改進自身不足,鼓勵、激勵幼兒更加努力學習,最終實現他們的不斷進步、逐漸提升。
總之,新時期和幼兒音樂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幼兒的學習主體,關注幼兒的學習體驗,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幼兒音樂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俞瑩. 創新教育理念在現代幼兒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1)
[2]柯婉秋. 淺談幼兒音樂欣賞教學的組織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7(1):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