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標志著“一帶一路”進入一個新階段。抓住“一帶一路”的新機遇,加快形成我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大通道、新高地,重要的是以創新改革形成自身發展的新優勢。
一、形成經濟轉型升級新優勢
當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與“一帶一路”交織相融,互相影響。打造“一帶一路”內陸開放新高地,重在盡快形成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優勢。
(一)經濟轉型升級正處在歷史關節點
第一,產業結構正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服務業占比將由2016年51.6%提高到2020年的58%~60%,基本形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第二,城鎮化結構正由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轉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由2016年的57.35%提高到2020年的60%以上,同期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有望由41.2%提高到50%左右,基本形成人口城鎮化的新格局。第三,消費結構正由物質型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為主轉型。城鎮居民的服務型消費比重有可能從當前的40%提高到2020年的50%左右,消費貢獻率將穩定在65%左右,基本形成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
(二)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巨大的內需潛力
未來5-10年,經濟轉型升級將為釋放內需潛力創造重要條件。我國巨大的內需潛力,是我國參與推動“一帶一路”的突出優勢。第一,消費結構升級蘊藏巨大潛力。估計到2020年,我國消費規模有可能從2016年的33萬億元增加到50萬億元左右。第二,產業結構升級蘊藏巨大潛力。以新經濟為例,盡管我國在新經濟領域發展起步不早,但發展勢頭異常迅猛。第三,人口城鎮化蘊藏巨大潛力。若以農村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這“三塊地”抵押,在“十三五”期間估計將撬動銀行貸款和社會資金20萬億元。
(三)經濟轉型升級決定經濟增長前景
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主要取決于以經濟轉型升級為目標的結構性改革能否取得實質性破題。未來10年,我國保持不低于6%的增長是有條件、有可能的。更重要的是,這個增長是有質量的、可持續的增長,并且將拉動全球經濟增長。估計未來5年,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將保持在30%左右。
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趨勢,使中部地區的某些優勢開始顯現出來。例如,過去幾年安徽一批創新型企業已經成長起來,形成了某些領域獨特的競爭優勢與產業升級的突出優勢。這里,簡要提兩點建議。
1.適應經濟轉型升級大趨勢,抓住技術革命突破的新機遇。要深化以科技體制改革為重點的全面改革,力爭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由此把安徽打造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的研發基地和先進的制造基地。
2.適應經濟轉型升級大趨勢,主動推進結構調整。 2016年安徽第三產業占比41%,與全國還有10個點的差距,產業升級空間較大;2016年安徽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2%,到2020年若達到60%的全國預期平均水平,還有8個點的空間。就是說,深化以經濟轉型升級為目標的結構性改革,安徽等中部地區就能夠在新的發展階段實現彎道超車,就能夠形成參與“一帶一路”的某些重要突出優勢。
二、形成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轉型新優勢
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變局,推進以貨物貿易為主的“一次開放”轉向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二次開放”,不僅為經濟轉型與結構性改革注入強大動力,而且將為全球自由貿易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帶來重要影響。
(一)在“一帶一路”中形成各種形式的雙邊、多邊自由貿易網絡
比如,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爭取在復雜的情況下早日達成共識;務實推進上海合作組織自由貿易區建設,努力使其成為“一帶一路”多邊自由貿易區;打造“10+1升級版”,推動與東南亞國家的“一帶一路”合作進程。
(二)我國將成為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從發展趨勢看,我國引領新型經濟全球化,重點在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更重要的是,服務貿易已經成為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焦點。我國與美國、歐盟的投資談判,焦點之一就是服務貿易。
1.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巨大的服務貿易需求。無論是消費結構升級還是產業結構升級,都蘊藏著對服務貿易的巨大需求。這幾年,我國服務貿易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服務貿易占比要達到16%”。但實際情況是,2016年已達到18%。
2.我國服務貿易進入較快發展階段。保守估計,2020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以上,占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達到10%左右。估計到2030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服務進口國。
(三)加快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轉型
1.推動以服務貿易為重點國內自貿區的轉型。當前,自貿區的122項負面清單中,有80余項針對服務貿易。2017年全國“兩會”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建立更高標準的上海自貿區。我理解的“更高標準”,重在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要更高、負面清單要更短。
2.選擇有條件的地區在服務貿易項下實施自由貿易政策。從不同區域的特定優勢出發,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率先實行旅游、健康、醫療、文化娛樂、職業教育等產業項下的自由貿易政策,走出一條開放轉型的新路子。
3.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這不僅對粵港澳區域經濟一體化,而且對促進和服務于“一國兩制”將產生重要影響。
三、發揮安徽優勢,打造“一帶一路”內陸開放新高地
發揮安徽優勢,打造“一帶一路”內陸開放新高地,關鍵在于抓住服務貿易發展的大趨勢,實現某些領域的重要突破。
1.發揮安徽在科教、研發領域的優勢,積極探索服務貿易項下的自由貿易。
2.進一步發揮安徽在推進中歐自貿進程中的某些重要作用。依托先進制造業的某些優勢,安徽有條件、有能力在對接歐洲先進制造業上發揮重要作用。
3.發揚徽商傳統,推進徽商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通過產能輸出和技術合作方式,在與安徽有密切經貿往來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造更多具有徽商特色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并爭取將符合條件的跨境經濟合作區提升為自由貿易區。
39年前,安徽小崗村18個手印開啟了我國的改革歷程。今天,安徽仍有條件、也有能力再一次在我國轉型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并成為“一帶一路”內陸開放新高地。
(作者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