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明 裴玉龍 張麗莉
摘要:為了滿足專業認證標準,我系在研究認證標準的基礎上,首先對交通工程專業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修訂內容包括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等。然后對修訂后的培養方案對應的課程體系與畢業要求各項指標達成度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表明,畢業要求各項指標達成度均在0.80以上,均滿足合格標準0.75,修訂后的培養方案符合專業認證的要求。
關鍵詞:交通工程;培養方案;專業認證;修訂;評價
美國等6個國家,于1989年在華盛頓簽訂了《華盛頓協議》。該協議主要推動國際工程相關本科專業學歷和技術資格的互認。2013年,中國加入《華盛頓協議》,成為預備成員。2016年6月2日,中國成為《華盛頓協議》正式成員。
2016年8月,我校啟動交通工程專業工程認證工作,并根據《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5版)》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進行了大范圍的修訂,使之滿足標準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的要求。
1修訂培養方案背景
1.1傳統培養方案與標準存在區別
傳統培養方案與認證標準在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教學大綱制定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見表1),傳統培養方案無法適應工程認證的需要,因此需要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
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直接決定課程體系設置,因此在培養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可是因為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既有區別,也有聯系,常常容易混淆。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的區別與聯系比較見表2。
1.2認證標準對培養目標的要求
《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5版)》對培養目標的要求如下:(1)有公開的、符合學校定位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培養目標。(2)培養目標能反映學生畢業后五年左右在社會與專業領域預期能夠取得的成就。(3)定期評價培養目標的合理性并根據評價結果對培養目標進行修訂,評價與修訂過程有行業或企業專家參與。
1.3認證標準對畢業要求
專業必須具有明確、公開的畢業要求, 畢業要求應能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專業應通過評價證明畢業要求的達成。專業制定的畢業要求應完全覆蓋工程知識、問題分析、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等12項內容。
1.4認證標準課程體系的要求
課程設置能支持畢業要求的達成,課程體系設計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課程體系必須包括:
(1)與本專業畢業要求相適應的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5%)。(2)符合本專業畢業要求的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與專業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30%)。工程基礎類課程和專業基礎類課程能體現數學和自然科學在本專業應用能力培養,專業類課程能體現系統設計和實現能力的培養。(3)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總學分的20%)。設置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并與企業合作,開展實習、實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設計(論文)選題要結合本專業的工程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協作精神以及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和考核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
2培養方案修訂過程
2.1 修訂依據
本次培養方案修訂是為了滿足工程認證對交通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的要求,因此我校交通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也是以《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5版)》《中國工程教育認證辦法》和《中國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指導手冊》為依據。
2.2修訂指導思想
交通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修訂以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遵循高等教育教學發展規律,全面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積極吸納社會資源和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參與人才培養,探索建立行業、企業、用人單位和行業專家等多方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制度,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協同育人機制;完善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課程模塊功能明確、突顯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擴大學生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國際交流能力;按照“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促個性、敢擔當”的培養原則,以學為中心、學生全面發展為本,強化學生品德、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構建與高水平大學建設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新體系。
2.3分析要素之間的關系
根據《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5版)》等文件,分析標準要求的交通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等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見圖1。
由圖1可見,專業培養目標是由國家社會及教育發展需要,行業發展及職場要求,學校定位及發展目標,學生發展及家長校友期望等因素決定,同時培養目標還決定著畢業要求。
3符合認定標準的培養方案
3.1培養目標
經過對認證標準的深入研究,我校交通工程專業培養方案進行了大范圍的修訂,主要在修訂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的基礎上,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
在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兄弟院校和相關企業的參與下,我校對專業培養目標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交通運輸現代化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與科學修養,具備參與交通運輸系統分析與規劃和設計、道路與橋梁設計、交通設施施工與管理、交通系統控制與管理等方面知識及相關研究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畢業五年后,能夠主導交通系統規劃與設計,道路與橋梁設計、施工、管理,能夠主導交通系統及其設施運營與管理。人才類型的基本定位是復合型人才。
3.2畢業要求
根據認證標準修訂的交通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畢業生應滿足以下幾方面要求:(1)掌握交通系統問題的分析方法,掌握交通工程學、交通規劃與管理、交通信息與控制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2)掌握交通及其設施的規劃、設計、施工與維護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3)了解國內外交通工程研究領域的發展動態;(4)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3.3課程體系
根據修訂后的培養方案,交通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包括通識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課程體系見圖2。
不同課程學分分配見表3。
根據交通工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交通工程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學分建議,本專業畢業應修滿 160~180 學分(或 2560~2880 學時),其中實踐教學學分或學時不少于總學分或總學時的 20%。由表3可見,我校交通工程專業總學分為168學分,達到標準的最低限160學分,實踐學分為總學分的20.24%,達到標準規定的20%,因此,滿足國家標準的要求。
4培養方案評價
4.1 評價機構和人員
根據《中國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指導手冊》,學院成立培養方案畢業要求達成評價機構,并對人員進行分工,具體見表4。
此外,本專業還聘請用人企業負責人、校外專家和教務處領導對本專業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過程進行監督。
4.2 評價方法
培養方案畢業要求達成評價方法可以包括直接評價和間接評價兩類。其中直接評價是指通過直接觀察或檢驗成效評價畢業要求及分解指標點的達成情況,包括學習成果、考試成績、課堂表現、作業和報告等;間接評價多為意見調查或自我陳述,包括訪談、問卷調查等。
根據本校交通工程專業的特點,采取了以直接評價為主,間接評價作為補充的方式進行評價。
4.3 評價結果
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結果表明,交通工程培養方案對應的課程體系與畢業要求各項指標達成度均在0.80以上,均滿足合格標準0.75。因此,各項畢業要求評價結果均為“達成”。
5 結語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可以實現中國工程教育質量得到國際互認,是推進我國工程教育與國際接軌必須進行的重要工作。工程類專業進行工程認證是增強人才培養對產業發展的適應性,提高本專業學生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此外,以專業認證為契機,持續改進教學理念,制定明確可行的改進機制和措施,也是保證工程類專業發展的持續動力。
參考文獻:
[1] 陳平. 專業認證理念推進工科專業建設內涵式發展[J]. 中國大學教學, 2014(1).
[2]顧曉薇, 王青, 邱景平,等. 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達成度的認識與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 2016(14):24-26.
[3]陳平. 專業認證理念推進工科專業建設內涵式發展[J].中國大學教學, 2014(1).
[4]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工程教育認證標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5]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秘書處.中國工程教育認證辦法[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編輯/岳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