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嘉賀
摘要:第一印象(首因效應)是客觀物體第一次在人的感官上的作用,在人的大腦中顯現出對事物整個事物的反映,包括事物形狀、行為、價值等。具體到每個人的時候,首因效應是指在人與人的交談和往來中第一次見面時一方對另一方的知識、素養、喜好等的總體印象。
關鍵詞:首因效應;社會科學;印象;交往;心理
一、“首因效應”的定義
“第一印象”,就是我們第一次見到陌生人時,心里總會有對產生關于他的印象。在心理學中,稱為首因效應,又稱為最初效應。它是指人類在社會認識熟悉中,通過首因效應輸入的各種信息對之后的認知信息產生的影響。但是,每個人認識事物的過程都包括兩個階段,分別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我們認識一個人,先是通過眼睛、耳朵器官直接了解對方形象,就是首因效應。然后,對看到和聽到的所有進行比較、推測、甄別,然后上升到理性認識,才可能得實質性的結論。
當你到一個地方,與不認識的人見面,會給對方留下某種特點,首因效應所獲得的主要是關于對方的外貌、體型等印象,往往能對人今后的進一步了解產生至關重要作用。。
二、“首因效應”的影響
在初次見面時,我們都會在外貌方面做些裝飾。有了第一次的好印象,才會有更進一步接觸,如果沒有良好的開端,又怎可能有后來的相識?所以要重視首因效應的影響。
1.前攝作用 是人們常說的“先入為主”。即以來的認識若和之前的不大相同,人會本能的反應,然后加以拒絕認同后來的觀點,以免和之前的矛盾的發生。一但后來對你的認識和你之前的印象差距太大的時候,才會突破先前認識,在大腦里產生新的感覺。
2.光環作用 人們在交往中,有時看到一個人的某一特點較為突出和明顯,于是就忽視了這個人的其他特點,只關注在初次印象中的優點和長處,對于后面的認識就加以感情色彩,從而阻擋人正確了解這個人的全部。首因效應也有這個作用。
3.定勢作用 首因效應,對后的發展形成一個固定的認識——決定了以后對你的認識,若你在初次見面時為別人留下一個美好而又充實的印象,就會潛移默化的將自己高大而又正面的形象樹立在別人的心里。
這可以說,首因效應是很重要的,因為人認定一個人的品行好壞,不僅僅會只考慮你當前,而往往會把對你的印象也加進去。
三、“首因效應”在生活實踐中運用
在前幾個方面,我們分別從首因效應的定義,成因,影響等方面作出詳細而具體的回答和解釋。現在,我們有從實際生活出發,去探究首因效應在生活中的不同領域的表現。為此,我們分別選取了首因效應在新建的班集體的運用和教學方面的影響進行深入探討。
(一)新建的班集體的運用
在剛開學的時候問題層出不窮,頗有百廢待興的感覺,主要集中在衛生、安全、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第一個月師生和學生都處于磨合期。因此狠抓常規,雖然很累,但是等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就可以放手了,形成良性循環。如果越管越松。否則學生的壞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糾正。
所以這時,老師應該趁著和同學們不太熟悉的時候,給同學一個“下馬威”。 班主任應該利用首因效應的作用抓住四個關鍵而有用時期:首次班會,第一次班委組建,第一次集體活動和第一個月的日常行為規范常規。這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減輕老師管理班級的難度。這樣才能在班級短時間凝聚班級的力量,形成健康有序的班級氛圍,為班級進一步取得優異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反之,若不進行,優柔寡斷則會尾大不掉,班級渙散,增加班級管理與建設的難度。
(二)教學方面的影響
課堂教學導入是教學過程首要環節,是教學中的“黃金位置”,起首因效應。所以,在教學課堂導入上具有引起興趣,溝通交流,發散思維,啟迪智慧,相互合作,產生共鳴等作用,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良好的開端。所以,首因效應在課堂教學中值得被教師和教研工作者重視,是教育可持續發展,促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將首因效應在課堂教學擺在至關重要的地位是促進教育發展的一大途徑。
1.課堂導入環節
要進行三個不同方面的任務:
第一任務:吸引同學的注意力,使學生認為所學的東西與眾不同。
第二任務:激發同學的興趣,使學生不覺得所學的東西無聊,乏味。
第三任務:讓同學們感到知識的運用,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
這樣的導入才能使學生在一堂課中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2.課堂導入方法
知識導入:求知的欲望是和學過或未學過的知識緊密相連,只能將舊識新說,新知識巧說,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懸念導入。懸念,是在人們心理上造成一種強烈的誘惑力,使人們不斷地渴望探究和發展。給人一種蠢蠢欲試和迫不及待的緊張感和心情,這樣能形成學生渴望求知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游戲導入。這是課堂導入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導入方法。有些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在玩游戲,對于教學工作并沒有太大幫助。但是玩游戲。是人類天生所具有的。心理學家研究得到,游戲是人們最熟悉最喜歡參加的活動。因此,圍繞所教目標,靈活的運用游戲的好處,能夠使課堂氣氛活躍而不顯得死氣沉沉,使學生產生濃厚學習興趣。
四、總結
社會經濟水平與文化政治都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我們從首因效應出發,學會利用首因效應處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從而在生活中得到應用,滲透社會的各個方面,為今后成功的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春燕.首因效應在新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8,(4):31-33.
[2]魏猛.首因效應視角下的網絡謠言控制[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2,27(01):121-125.
[3]黃若林.歷奇教育在課堂教學導入中的"首因效應"[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0,(3):91-95. DOI:10.3969/j.issn.1009-5446.2010.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