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天下》是遼寧衛視一檔區別于其他資訊播報的新聞評論類節目,同時也是一檔圍繞“說”字做文章的新聞脫口秀。在節目里面,主持人用亦莊亦諧的語言風格為觀眾“秀”出了最為新奇的新聞,同時節目主持人也在節目中相應的放大了新聞當中的娛樂化元素,企圖讓觀眾能接觸到最生動,最有趣,最解渴的新聞。節目最大滿足受眾獵“新”,獵“奇”的需求,盡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最晦澀的專業術語。本文主要聚焦《說天下》的評論特色,從主持人語言和節目內容等多方面探討其評說特點。
關鍵詞:節目特色;評論;娛樂化;客觀性
遼寧衛視選擇在午間播出《說天下》,避開其他衛視選擇晚八點的黃金時間段,為節目贏得了較多固定受眾。在《說天下》中,主要評說方式為主持人的評說,期間有播報獨白和解說,主持人的評說風格多變,時常對新進發生的事情進行評論,針砭時弊得指出事件當事方所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了輿論監督的作用。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簡要論述了節目的評論風格和特色,具體如下:
一、娛樂化解讀,趣味性評析
說到其評論特色,自然而然想到節目的宣傳語,也可以說是節目的口號:新聞脫口秀,妙語說天下。評論在節目新聞背景或者播報中有體現,在主持人的話語中也有體現,從數期節目中觀察發現,主持人的評論占較大比重,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新聞背景或者讀白。所以對于其評論特色主要在主持人這個角度論述。新聞朝娛樂化的發展方向并不是人人都看好的,娛樂化對于新聞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到底指向那一個方向,完全靠媒介自己來拿捏了。站在有利的一方,可以看到新聞的進步和發展,開始朝趣味進軍?!墩f天下》站位在有利的一方,考慮到的是當下是快速閱讀的時代,受眾要求的是信息的“快”和“趣”,且考慮到人們獲取一些嚴肅的硬新聞也不一定緊盯電視媒介?!墩f天下》欄目組并沒有拿一些嚴肅性的信息做解讀,而是選擇一些趣味新聞和民生類新聞,同那些格調比較高的新聞節目劃清了界限。這樣一來,即考慮了媒介物理性的特點,也照顧了受眾需求,這可以說是《說天下》選擇娛樂性解讀的原因。
在節目中娛樂化解讀主要表現在播報和主持人這兩方面,拿播報來說,雖播報不是唱主調的,但是有時觀眾也會被播報“逗樂”,較長時間沉浸在趣味當中,期待播報能多次上演。主持人的解讀和評析在節目中占據較大比重,當說到共享單車被人偷,被人噴漆獨占時,老楊并沒有生硬的批評,反而是在談笑中間接諷刺,吹捧偷車人“技術好”有“眼力勁兒”,說噴漆者怎么也不給自己也噴一噴,仔細一聽,讓人感覺很可笑,但仔細一回味,諷刺性還是很濃厚的。因而受眾在觀看同時不僅能從中得到一些趣味,還能接受一些告誡,共同維護公共秩序。
二、注重時效性,占位靠前,提供指導性意見
時效性不單體現在選題和選材上,在評論特色里面也有彰顯。主持人的評論并不單單局限于過去發生的事實,有時能延伸到正在發生的事實。同樣一條新聞,有的媒介總是占位于過去,不能運用換位思考,拿當下的條件去審視過去發生的種種事實,很顯然是片面的。主持人的評論有較大跨度,這個跨度雖然體現在題材上,但是透過題材能發現這個跨度也體現在時間上。比如剛才說到的共享單車,主持人在論述的同時不局限于批評過去某些人的種種不文明行為,而是從這個事件當中跨到現在出現的問題,考慮到共享單車的風靡一時,考慮到某些人正在騎著共享車回家吃飯,勸告他們別做不文明行為??梢哉f主持人的評論即批評了過去,又警示了現在。
媒介有一定的傾向性,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因為事實是人為選擇出來的,自然會按照選擇者的認知結構,按照編輯者個人價值判斷來篩選事實,事實當中必然有和選擇者先入為主的觀念相符的理念或者價值觀。每當碰到一個危險的行為,兩位主持人肯定會給一些意見建議,一來給當事人一定的反思,二來也能讓受眾從中收獲一些意見,在未來生活中能防微杜漸。
三、回歸“人性”,重塑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是學界一直以來所推崇的,因為媒介節目終歸要是給人來看,以人為主的理念是自然要看重的。當下新聞中不乏一些冷言冷語,無人味的調侃,這種調侃談不上新聞評論,只能說是一種牢騷和抱怨。《說天下》的評論自始至終摒棄這一種做法,不論事實如何讓人氣憤,不論事實怎樣發生,節目評論里面都有一種“人文關懷”在里面。比如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有的媒介痛批當事方是給老虎“送外賣”,還有人說對方是沒事找刺激,這顯然是一些冷言冷語。站在當事方考慮,發生這樣的事他也追悔莫及,不論是動物園還是受傷的人都不愿意讓事情發展中如此地步,可細想一下,當事方在醫院病床上看到媒介冷言冷語的諷刺時,內心會多受打擊,很可能因媒介評論過失而導致事故再次發生,在這一方面,也有先例。《說天下》在這起事件評論中最多是一些告誡和感慨,用詞方面很講究,把關很嚴格,防止言語傷人。主持人老楊的風格是犀利大膽的,但是在這起事件中沒有用扇子扇怒火,反而是一些沉思和可惜。女主持人蟈蟈也是流露出同情之心,一直在節目中叮囑游客在野生動物園千萬要遵守規則,不要拿生命開玩笑,更不能拿親人生死做賭注。
17年南京地鐵碾壓事故讓很多人揪心,涉事男子雙腿被地鐵碾壓在鐵輪之下,原因是男子企圖跳軌到另一站臺抄近路,事情發生后一些媒介無情的把一些冷言冷語拋向被壓男子,說他是自己造成的事故,自己對其負責,報道角度也是緊盯在違規這一方面,無視對于男子生命的救援工作。《說天下》在第二天報道這一事件時沒有批評那一男子,顯然已知其已經去世,想給死者以一定的尊重和尊嚴,表達對于一生命逝去的無奈和可惜。在節目中編排者把重點放在施救方面,主持人評論也僅是一些叮囑和感慨,告誡觀眾別再做類似行為。
綜上,《說天下》的評論風格和特色是節目贏得較多核心受眾的法寶,主持人的評論和述說穿插于每個節目中,關鍵的解說,人性化的解讀,通俗易懂的話語,讓穿梭在午間新聞檔的觀眾流連忘返。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隨著網絡的異軍突起,節目評論風格和特色也需要不斷改變和適應當下新環境,在節目表現形式和內容上做一些迎合受眾的改進和突破,不斷堅持內容至上和新聞的客觀性,突出引導作用,最大限度還原新聞真實面貌才是當下節目改進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1]李良榮.新聞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M].2008年第三版:305-306
[2]馬寧川.《說天下》的“獨”于“特”[J].記者搖籃.記者搖籃:2011.02期:46-47
[3]時瑛.電視新聞節目編排創新——從遼寧衛視《說天下》講起[J].影視:86-90
作者簡介:薛浩澤,1992年4月,男,漢族,河北邢臺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