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踐教學法是以企業生產一線的實際工作為教學內容,以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標準為教學要求, 為相關企業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職業院校中受到廣泛重視。本文以實踐教學中的實際案例,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現狀的實際情況,用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法,將傳統方法與CAD技術相結合,介紹V形槽的銑削方法,具有較好的實踐價值。
關鍵詞:實踐教學法;V形槽;銑削;技術人才
一、引言
制造業的迅猛發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制造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機械專業技能型人才,這一需求也直接推動著我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但目前職業院校的課程的教學內容理論性十分強,與目前就讀職業教育學生的素質條件不匹配,導致學生基礎知識匱乏,聽課效果欠佳,嚴重降低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繼續深造的可能性。在這種大的環境下,如何針對職業院校的學生進行教學改革,使他們能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技能型技術人才,是我們職業教育人必須要深入研究的課題。本文就是應用普銑實踐教學中的常見實例,用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迅速掌握V形槽的加工方法,對實踐教學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為相關行業提供符合企業生產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V形槽常用的加工方法
1.V形槽圖紙
圖1的技術要求主要有:
(1)材料為55×43×30的45號鋼;(2)各銳角均需去毛刺;(3)表面粗糙度均為Ra3.2。
2.V形槽的常用加工方法
V形槽的應用非常廣泛,常用于軸類零件的定位和夾緊件。V形槽的夾角一般有60°或90°兩種,其中以90°V形槽最為常用,本文以職業院校普銑專業的實習中常用的90°V形槽(以下簡稱V形槽)為例,按普銑生產實習教材中的加工方法有以下3種:
(1)用立銑刀銑V形槽;(2)用雙角銑刀銑V形槽;(3)調整工件銑V形槽。
根據我院普銑實習的現有條件,我們在教學中常采用的是最常用的方法——用立銑刀銑V形槽。
3.用立銑刀銑V形槽的加工步驟
(1)安裝、校正平口鉗并裝夾工件,加工工件外形至尺寸;(2)用鋸片銑刀銑出3mm寬的對稱槽;(3)畫線、找正和夾緊工件,用立式銑刀加工V形槽;
4.加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兩V形面夾角中心線與基準面B不垂直;(2)兩V形面夾角中心線與基準面A不對稱;(3)V形槽的槽寬尺寸精度達不到。
對于加工中的第1、2步驟中的外形尺寸和窄槽的銑削,是學生最基本的銑削訓練,V形槽的角度是利用立銑刀的端齒和周齒在一次裝夾中完成的,所以比較簡單,難就難在第3步驟的加工上,學生總是難以在加工中同時確保對稱度、垂直度和V形槽的槽寬。
三、解決V形槽的對稱度、垂直度和槽寬的方法
1.明確相關的比例
針對這個問題,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學生在銑削過程中,很難綜合考慮各方法的比例問題,常常是保證了這個尺寸,卻又失去了另一個尺寸,因此如何利用盡可能簡單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加工方法,成了V形槽銑削的關鍵所在。
在長期的實踐和摸索中,我發現,只要能分析出影響對稱度和V形槽槽寬與銑削深度的關系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了,于是我利用CAXA電子圖板按1:1的方式繪制的圖紙,我采用了直徑為16mm的標準圓棒作為輔助測量棒(用其它規格的標準圓棒也可),從圖中可以明顯得到以下兩個結果:
(1)在控制對稱度方面,測量檢測棒到兩側面的尺寸之差與對應邊需銑削的吃刀深度的比值為1:0.71;
(2)在控制槽寬尺寸方面,槽寬余量與V形槽兩側面的加工余量之比也是1:0.71;
2.銑削V形槽的加工步驟
(1)安裝、校正平口鉗并裝夾工件,加工工件外形至尺寸;
(2)用鋸片銑刀銑出3mm寬的對稱槽;
(3)畫線、校正和夾緊工件
A.首先確保V形槽中心平面是否與基準面A平行
立式銑刀在V形槽位置上先銑削出一個水平面,然用角度樣板或萬能量角器測量該面與寬度50mm的側面的夾角是否正好45°,如有誤差就必須重新進行校正、再次試銑削、再測量,直到符合要求;
B.其次確保對稱度先達到要求
利用所畫的線作為參考,先粗銑V形槽,然后利用確保對稱度的方法進行銑削。
C.最后確保V形槽的槽寬達到要求
當完成對稱度達到要求后,精確測量槽度的余量,計算出V形槽的兩面的加工量,然后利用確保V形槽的槽寬的方法進行銑削。
四、結論
本文的所介紹的方法是從普銑的實踐教學中而來,是在實踐教學中摸索得出的成熟加工方法,這種加工方法計算簡單,并經在實踐教學中印證,是大多數學生能容易理解并能正確使用的使用方法,而且可以較容易的控制好V形槽的加工精度,希望這種方法能給同行一個有益的指導。
參考文獻:
[1]全國技工學校機械類通用教材《銑工生產實習》(96新版)中國勞動出版社。
作者簡介:吳文發,龍巖技師學院 數控專業,高級實習指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