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煒
摘要:本文筆者分析了園林綠化樹木栽植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園林綠化苗木的栽植的措施以及如何研究園林綠化中苗木養護技術。
關鍵詞:園林綠化;苗木栽植;養護技術
一、園林綠化樹木栽植中存在的問題
(一)園林綠化趨于形式化
每個城市中都存在園林綠化項目,而每個城市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同,造成其氣候和土壤具有差異性,所以在園林綠化選擇苗木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苗木與當地環境的適應性。但是很多的園林項目中,設計者為了追求“潮流”,盲目跟風,選擇國內比較“流行”的栽植模式,比如前幾年的大面積草坪栽植,近幾年的灌木、喬木栽植等。這種盲目的跟風形式會造成樹木的栽植和養護成本升高,同時,這種千篇一律的栽植方式無法凸顯城市的特色,使園林綠化的效果不佳。
(二)對于樹苗種類選擇的不正確
不少園林為追求景觀的美觀性,往往選擇一些“高檔次”的苗木作為綠化的主要對象,然而這種設計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園林的整體性和當地的環境氣候因素,不僅不利于園林綠植生長成活,反而會帶來極大的損失。一方面很多苗木不是本地樹種,盲目引進會造成生物入侵,對原本種植的植物產生極大影響,這種植物因沒有天敵,氣候適宜導致生長繁殖過快的話,到后期甚至難以清除。比如水葫蘆這種植物,在原產地巴西因有生物天敵的控制,僅作為觀賞性種群零散分布,后中國作為花卉引入,由于繁殖迅速又幾乎沒有天敵,成為我國淡水水體中主要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其次新引進的樹種對當地的適應能力差,短時間難以適應,再加上沒有格外的養護和營養物的供應,這種外來樹種很容易夭折或者影響其生長形態,從而影響整個園林的效果,不僅會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還難以有較好的效果。
(三)園林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園林綠化項目順利的進行,要選擇合理的苗木種類,還要求綠化工作人員具備高水平的苗木栽植和養育技術。現在綠化園林的工作人員有的年齡較大,掌握的技術比較單一,對所有種類采取的養護辦法相同,以為只要保證苗木的水分充足就夠了,沒有依據苗木的自身特性進行合理的培育種植。這樣就會增加苗木的死亡率。即便選用成活率高的植物種植,因為管理人員的養護技術經驗不足,也會導致苗木的生存率低,影響園林綠化的整體進程。
二、園林綠化苗木的栽植的措施
(一)控制好苗木的栽植質量
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長狀態與其自身品質有直接的關系,所以苗木的采購人員在采購過程中一定要多聽多看多研究把好采購的質量關。,要看苗木是否符合本地的氣候環境和土壤土質;要看苗木的品質如何,苗木總體是否健康良好,根部有沒有收到損壞,樹冠與樹根的比例是否協調,苗木樹干是否壯且直,苗木上有沒有病蟲害等,以確保苗木的質量符合栽種標準;三是合理選擇采購地,長時間的運輸會對苗木產生損壞,所以一般就近選擇采購地,較少運輸時間;第四是在栽種前需要適當地處理苗木,修剪其枝葉和根系。
(二)土壤因素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苗木的存活問題
為了確保苗木可以正常的存活下去,栽植之前園林工作人員需要對土壤進行有效的處理。先理化檢驗和分析栽植的土壤成分,從而斷定土壤的酸堿性、透氣性和持水性等。然后依據苗木自身的特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可運用消毒、添加客土、施肥的方法來改善土壤質量,讓土壤具備的營養情況達到栽植苗木的需要。最后,在對土壤消毒、客土添加的進行中,必須依照相關標準科學的添加,不能隨意改動,避免添加不當,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過程。
(三)依據苗木的自身特性和生長規律進行科學的栽植
苗木因為種類的不同其生長規律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植物對環境的要求也不一樣,有的喜歡陽光,有的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有的喜歡雨水大的地方,有的適合干燥的生長環境。除了這些生態因素的差異,還涉及到栽植地方的氣候環境、一定生存條件相適應的人和動物等方面的情況。這就要求園林的工作人員掌握不同栽植苗木的生長規律,在對的時間、合適的地方進行栽植,更好的提升苗木的成活率,確保苗木的健康生長。
三、如何對園林綠化中苗木養護技術的研究
(一)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會對苗木的正常生長造成很大威脅,所以管理人員應該時刻關注苗木的生長狀況,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病蟲害的發生。以往的養護工作,都是在病蟲害發生之后才進行治理工作,治標不治本,現在隨著技術的提高要求要在病蟲害發生之前就做好預防工作,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可以多種植一些具備天然驅蟲抗病功效的植物,提高園林植物本身對病蟲害的免疫能力。
(二)進行合理的灌溉和施肥。為苗木提供充足的營養和水分是保證苗木正常生長的前提。園林工作人員要依據苗木的不同種類、實際的種植時間、目前的生長情況,再與園林所在地區的土壤特性、氣候環境、對水分需求量等因素結合,進行科學合理的灌溉施肥。苗木對水質也有要求,最好是選用自然水、池塘水、河水、井水等。為了提高新種植苗木的成活率,要注意對苗木進行灌溉的時間和方式,適時適度對葉面進行水分噴灑,減少苗木葉面的水分蒸發。在澇季時期,要時刻注意樹木坑里是否有多余的積水滯留,水量多時及時的為苗木進行排水工作,確保植物有合適的土壤生存環境。生長過程中,不是所有的樹木都需要進行施肥,觀察對出現枯黃、營養不良導致植物長勢不好的植物進行施肥,對大樹木可以讀樹冠展開均勻的施肥,對小植物采取對其松土施液肥的方法,有機肥要保證其充分腐爛用水進行稀釋。
(三)定期的對苗木整體進行修剪工作
園林種植綠化一是為了綠色環保,另外也是為了美觀性,對樹木進行整形修剪一方面可以保持樹木的外觀美觀,另一反面也是對樹勢的調整與平衡。對于正在生長期的樹木,只要確定分支點的高度,保持頂芽的生長,基本不用人為造型,只需保持樹木原本的自然形態即可,對于主干性不強的采用人工與自然混合整形方式。整形修剪既要根據樹木的分枝習性,又要根據觀賞需要來決定。修剪的方法主要是截、疏、傷、變、除芽等。修剪季節主要在冬季和夏季,當然其他時間根據需要也可進行適當修剪。
結語
在進行園林綠化工作過程中,我們需要了解苗木所需的生長環境,并選用適合的苗木品種,掌握正確有效的養護技術,不但可以提升苗木整體的存活率,還能促進園林項目順利的進行,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
參考文獻:
[1]高曉杰. 淺析林業生產中苗木質量存在問題及提高對策[J].種子科技. 2018(08)
[2]宋克文,林小楓.園林綠化苗木栽植及養護技術探究[J].時代農機. 2016(04)
[3]嚴燁武.園林綠化苗木栽植及養護技術[J].科技風.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