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守鳳
會計學和經濟學是兩個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兩門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共同進步。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會計理論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其在發展的過車中不僅需要自身理論的支持,而且還會受到經濟學發展的影響,同時會計理論的發展也離不開經濟學的發展。本文以會計理論的視角分析經濟系統之間的聯系,分析會計理論和宏觀經濟學的應用,以期為我國會計理論的發展和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提供參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形勢和社會理論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會計理論作為社會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理論,其發展不僅需要會計實務技術的推動,而且需要經濟學帶動發展,其在時序上是一致的,經濟學的發展影響著會計理論的發展方向和速度。上世紀60年代之前,人們通過公允價值對歷史資本以及一些特殊資產進行計算,伴隨著美國經濟快速的快速發展,公允價值逐漸越來越不適應對特殊資產的計算,這也是會計發展的初期。經濟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促使會計具有經營預測、決策和責任考核等職能,并促使其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一、會計理論與宏觀經濟學的融合
(一)交易的分類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交易的論述為:“商品不能自己走到市場上去自己交換。”商品是物,人對物有占有權。在進行商品交易的過程中雙方應該都愿意才能進行,且必須互相承認所有者的權利,這種帶有意志性的關系最終反映為經濟關系。
如今交易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種類上講,較之19世紀都有了極大的進步。但經濟中的交易按照契約性質來分只有兩大類,一是投資交易,二是消費交易。這樣分類是基于馬克思對社會總生產物的分類。社會的總生產物,根據社會生產的不同,可以分為:(1)生產手段:這一類商品的形態,使它們必須歸作生產的消費。(2)消費資料:這一類商品的形態,使它們歸作資本家階級和勞動者階級的個人的消費。市場經濟中交易總是“成對”出現,按照契約類型可以將投資交易分為兩類:①所有權投資(股權融資)交易,②債權投資(債務融資)交易。這一點在會計學中被稱為“會計等式”,對任何一個微觀經濟主體,都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恒等式存在。
(二)交易的復式記賬特征
在傳統的社會經濟條件下,經濟部門是根據運行的主體不同進行分類的,主要可以分為:政府部門、金融部門、企業部門、家庭部門等四種類型。經濟世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這個系統由微觀個體之間的三種交易聯系在一起,而所有者權益、負債、收入、利潤、資產、費用等六大要素構成了會計理論的核心。會計等式在經濟學中的作用與物理學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相似,因此,可以通過會計等式了解經濟系統的基本特征。在經濟交易系統中,事物通常是成對存在的,如在交易的過程中出現買和賣的交易雙方,兩者經過交易之后實現得與失。會計系統通過復試記賬記錄買賣雙方的得與失,也就使一個簡單的交易在微觀會計系統中以四重記錄的形式存在。因此,在對企業的經濟進行核算的過程中一定存在四個部門,企業的總銷售一定等于四個部門的總購買,而之間的差額則是銷售給最終用戶的產品或者服務。會計系統中的守恒定理對于微觀會計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其對于宏觀經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宏觀經濟總量的研究要根據研究需要構建會計主體,并運用合并會計報表的思維模式直觀地再現經濟系統各部門之間的聯系。
(三)會計平面模型的構建
“會計平面模型”是指利用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進行會計計算的思維模式,但是其并不是真實的報表。通過模型的“丁”字賬結構將各部門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進行整合,以發現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四個部門之間的反映了部門之間產權投資關系和債務關系,部門之間的利潤表之間的聯系則可以反映出宏觀經濟學總量數量的關系。
二、會計理論與宏觀經濟學的應用
(一)會計信息應與財政統計口徑相融合
會計對象客觀的經濟、交易活動,從簡單的商品交換,到現在復雜的市場經濟,會計作為經濟系統正常運行所必不可少的信息、制度保障,其跟隨者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變化。會計學經過長久的制度進化逐漸形成了以資產、負債、利潤為主的會計六要素,對會計六要素的深入剖析、觀察,就成為解決復雜經濟現象的主要方法,同樣也是準確運用宏觀經濟理論調控經濟運行的前提條件。會計信息可以幫助政府及時深入地了解微觀經濟基礎,把握宏觀經濟走勢,并做好宏觀經濟的調控。但是目前我做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還不夠完善,政府、金融企業、非營利組織的會計制度下提供的信息缺乏規范從而導致信息口徑不一,造成財政統計信息信度低、成本高,因此應該在日常工作中積極的推動會計信息與財政統計口徑的融合。
(二)推進居民會計制度進程
會計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是造成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的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國政府應該加快會計信息編報和提供,以改善信息不完全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當前我國的經濟系統主要是由政府部門、企業部門、金融部門和居民部門組成的封閉系統,其中政府、企業、金融等部門已經建立了系統的會計準則、強制編報與提供信息制度以及會計制度規范,但是對于居民部門還沒有形成統一口徑、規范化的會計信息編報制度。居民會計信息編報制度的缺失,致使我國在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過程中準確性大幅度降低,造成個人所得稅稅收的不合理、不完整,提高會計信息的獲取的成本。此外居民財務報表與其他部門報表將會造成信息的缺失,大大降低了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效度,阻礙了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亟待進行改進。
會計理論與宏觀經濟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在進行會計信息統計、核算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宏觀經濟學的知識,同時會計制度有制約著宏觀經濟的調控效率。因此,我們應該準確的把握會計理論與宏觀經濟學的關系,平衡二者之間的聯系,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