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娜
摘要:目前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環境和文化環境紛繁復雜,其會計模式也隨之呈現多樣化發展的現狀。此文以中美兩國的文化價值觀及會計模式為例進行比較,深入探討文化環境對會計的影響,并借鑒美國會計的先進性,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模式。
關鍵詞:文化價值觀;會計模式;中國特色
荷蘭心理學家Hofstede曾歸納出四種文化價值觀維度:個體主義對立集體主義、權力距離大小、不確定性規避的強弱、陽剛相對陰柔。在此基礎上,英國學者Gary又總結出四個“會計價值觀的維度”:①職業主義(對立于法律控制)注重個人的專業判斷和職業自律,而不是遵守強制性的法律規定。②統一性(與靈活性相對立)是在對不同情況做出反應時,多采取統一的方法。③穩健主義(與激進主義相對應)指面對風險和未來事項的不確定性,信息提供者會以更加謹慎的態度選擇對資產計量和收入費用確認所采用的方法。④保密性(對立于公開性)是將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局限于小范圍內,持較為保守的態度,而不愿向公眾披露。
接著,圍繞兩學者的文化維度和會計價值觀理論,對比分析中美文化和會計模式的差異性,以得出文化與會計模式之間的具體對應關系。
美國的文化價值觀是崇尚獨立自主,向往自由平等,傾向于權力的公平性,自信樂觀等。其會計模式則有以下特征:在會計管理上,美國強調專業判斷和職業自律,對法律依賴程度低,政府的作用較?。粫嫓蕜t制定方面,實行政府干預、民間機構制定的方法,實施過程中注重靈活性和專業判斷;在職業道德水平上,會計人員職業素質普遍較高,會計職業界權威性強;在會計信息披露上,傾向于公開、透明,把投資者和信貸者的信息需要放在首位,強調“公允表述”;在會計處理方法上,強調公允性和決策相關性,核算方法傾向于樂觀,敢于創新。
而中國向來推崇集體利益高于一切,社會權力距離大,人們易接受機構或組織中等級制度與權利的不公平分配,習慣于“照章辦事”,崇尚“和為貴”,強調關系和關懷。由于我國屬成文法國家,會計工作主要由政府出面以統一的法律法規等形式管理,從而忽略了民間組織團體的差異性;制定會計準則上,注重準則的規范性和強制性,力求各會計主體在處理會計實務時運用的規范準則高度一致;長此以往,會計職業界的力量日益薄弱,且因會計人員的低權威性而使會計工作的質量逐漸降低;在信息披露上,通常出于保護企業和債權人的利益,而不要求充分披露;在會計處理方法上,會計人員習慣于遵守法律、慣例,而不是像美國那樣運用個人專業判斷和靈活處理,較為保守,核算嚴格遵循歷史成本原則。
通過比較,不難發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與其會計模式之間存在著以下關系:①提倡個人主義的社會往往會計職業權威大、自制程度較高,政府較少參與對會計準則制定和會計實務管理等事務;相反,在盛行集體主義的社會,會計處理程序完全由官方統一規范,實務中缺乏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會計職業界層次較低。②權力距離大的國家通常選擇統一的會計制度;而權距小的社會主要運用個人的職業判斷處理會計事項。③弱不確定性避免的群體往往保守主義傾向和保密傾向較弱。會計價值觀中的保守取向直接影響到會計實務計量,如一個國家對不明晰事項的避免較強,人們就會采取謹慎的態度來對待未來事件的不確定性,對利潤的計量也相對保守;而保密傾向則直接決定財務報告的信息披露程度,一般保密傾向嚴重的組織,財務報告中披露的信息就少。④注重生活質量、關心群眾利益的社會對信息的披露更多,會計核算多運用公允計量,注重公正性。由此可見,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會計工作在會計管理、會計準則、職業、信息披露、會計核算方法上都有所差別,從而形成不同文化環境下的會計模式。
通過比較兩國會計模式,發現美國的會計模式有以下方面值得我國借鑒:
(一)在堅持歷史成本的基礎上適當應用公允價值
當前我國會計雖已在金融資產中運用公允價值,但應用范圍有限,會計處理仍然相當穩健。由于金融一體化的快速運行,貨幣波動較大,特別是在經濟發展不穩定時期,應充分突出公允價值的作用,適當使用公允價值計量。當然,從美國會計發展史來看,公允價值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因此我國在應用公允價值計量時應時刻保持謹慎、客觀的態度,注意揚長避短。
(二)適當參考民間組織的會計意見,增強其適應性和創造力
我國會計準則由國家財政部統一制定,因此各組織在會計處理程序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企業只能按照既定的格式和要求執行。目前雖不能像美國那樣全權讓民間機構制定,但應多融入民間組織和企業的意見,提高會計人員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質量,調動成員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增強中國會計的創造性和活力。
(三)積極適應國際協調化,同時保持自身特色
在各國國際經濟往來日益頻繁的今天,會計國際化協調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為適應經濟的發展和需要,我國的會計改革應密切關注會計國際化的發展動向,積極參與國際化協調。但并不是說完全趨同于別國,中國會計在向國際慣例靠攏的同時,應當保留一些由民族文化決定的會計觀念和會計處理方法,在順應國際協調化的潮流中,構造具中國特色的會計文化環境。
[1]常勛.國際會計[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1:19-44.
[2]徐經長,杜勝利.國際會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56-73.
(作者單位:重慶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