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凈
摘要:在我國市場經濟水平逐漸提高的形勢下,企業內控體系的建設和發展越來越重要,并開始演變成企業運行和發展關鍵性因素,為此,企業需要分析并掌握內控體系建設的特點和重點,以此來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本文則分析了工業企業內控體系建設的特點和重點,供工業企業管理者參考。
關鍵詞:工業企業;內控體系;建設特點;建設重點
企業內控體系的建設水平和完善程度直接關系到了企業的發展現狀,為此,管理者需要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加強對內控體系的建設,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但是就工業企業內控系統的建設現狀而言,還存在對其特點和重點把握不全面的現象。
(一)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
工業企業內控體系指的是企業結合自身的運營目標和生產規模制定的管理制度,該體系能夠將企業的各個部門高效整合在一起,并明確各個組織的職責和義務,以明確的分工確保企業生產流程和運營系統的有效實施。內控體系能夠令企業各個部門形成相互協調和制約的關系,進而形成對企業員工的制度制約和工作調整。由此可見,工業企業內控體系最顯著的特點便是要符合企業的實際要求,這樣才能以企業運營為前提,形成良好的保障體系[1]。
(二)具有長遠的發展意義
工業企業內控體系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實現戰略目標的基礎上,所謂的戰略目標,具有從長遠發展角度思考的特點,內控體系的建設能夠讓管理者和員工明確企業發展和運行的重點,進而推動企業戰略方案的實施和戰略目標的實現。為此,企業在制定內控體系時,需要綜合短期利益目標和長期發展目標,提高企業管理和科學程度和規范程度。
(一)提高內部管理人員的控制意識
在工業企業內控體系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管理者需要著重培養內部管理人員的控制意識,為內控體系的實施奠定全面的人力資源基礎。為此,工業企業需要定期展開對內部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讓管理人員學習到關于內控體系的知識和理論,進而在企業中發揮中層管理者的主導和宣傳作用。此外,中層管理者能夠將內控體系實施的重要意義及時傳導到基層員工中,引導企業員工積極配合管理部門的內控工作,將提高內控效率作為企業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進而達到減少企業財務支出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為了有效提高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和能力,企業可以定期組織講座活動,為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提供平臺,實現管理信息和資源的共享[2]。
(二)規范企業的運行機制
為了給內控體系的應用創建良好環境,工業企業需要規范自身的運行機制,通過明確股東、董事會、監事會職責和方式,建立完善的權利制衡機制。權責分明機制和經營權分散機制的完善,能夠為管理者進行內控操作提供便利條件,避免內控體系在運行過程中受到較多外界因素的干擾,管理者也能在其中培養自身的全局意識。同時,規范和分散的企業運行機制,能夠降低企業重大決策的失誤率,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而規范的內部審計機制,能夠確保企業資產應用的合理性,審計部門可以定期對企業的財務部門和管理部門進行檢查,進而為內控體系的應用提供全面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制
工業企業內控體系的實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其中最顯著的便是市場經濟形勢、政策因素、企業運行狀況,這讓內控系統的運行結果容易偏離初期預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制,以此來確保管理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首先,管理人員要分析資金的應用是否符合初期預測,并將信息和結果上報給上級部門,以此實施動態監管模式,確保內控管理中的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和解決。其次,企業可以將管理人員的業績和內控效果聯系在一起,并建立相應的獎懲體制,通過科學綜合的指標來判定員工的業績和勞動成果,并給予優秀員工以獎勵,以此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讓員工將企業目標和個人目標統一在一起[3]。
(四)加大內部控制力度
工業企業在制定和完善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和運行制度后,需要加大對這些制度的實施力度,嚴格執行每項管理工作,并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參照規范的管理流程完成內控工作。為了確保企業的內控力度,還可以建立專門的監督和管理部門,為內控體系的實施提供保障,并且,企業的各個部門需要做好合作工作,做到管理信息的及時傳遞和管理資源的實時共享[4]。
總之,工業企業內控體系在企業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管理者應當著重分析內控體系的建設特點和重點,并在結合企業運行情況的基礎上,建立符合企業運行目標的內控體系。
[1]王國萍.工業企業內控體系建設的特點與重點分析[J].會計師,2017,06:56-57.
[2]歐陽宗書,王海瑛,萬文翔.我國小企業內控規范體系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5,08:3-10+96.
[3]段璟輝.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
(作者單位:浙江云濤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