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
環保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近期在環保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經過5年努力,我國“大氣十條”目標全面實現,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濃度明顯下降。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大氣十條”。劉友賓介紹,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
“中國特色大氣污染防治新模式基本形成。”劉友賓說,齊抓共管的環境治理格局初步建立,區域聯防聯控實現重大創新,環境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公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要求。劉友賓表示,環保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持續推進散煤污染治理,繼續深入實施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城市試點工程,以“2+26”城市電代煤、氣代煤為重點,穩步推進清潔供暖。此外,還要抓好重點行業提標改造,加快推進機動車污染治理,并強化重點區域聯防聯控。
民政部副部長 高曉兵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表示,啟動“清零行動”,全面落實退役士兵安置政策。高曉兵坦言,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剛性措施,加大現有政策落實力度,主要是研究相關政策的銜接,加大安置崗位提供。”
高曉兵表示,還將采取措施,如繼續協調中央企業落實好新增人員5%的比例用于退役士兵的安置,指導有條件的地方繼續拿出行政崗位、事業崗位來安置退役士兵。同時,還統籌考慮包括退役士兵在內的其他優撫安置對象的政策研究梳理,努力提升政策的覆蓋面和執行力。
中科院院士 盧柯
美國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工程院網站發布新一輪增選院士名單,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院士當選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據悉,盧柯本次當選是表彰他在納米孿晶材料以及納米結構材料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這是他繼2004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5年當選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之后,再次榮獲國外院士榮譽稱號。盧柯于1965年出生,現任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他先后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是國家“萬人計劃”杰出人才。
運動員 蘇炳添
據國際田聯2月6日消息,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周二舉行的2018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回賽男子60米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6秒43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奪冠。
28歲的蘇炳添本賽季狀態火熱:先是在柏林室內賽中跑出6秒55獲得新賽季首冠,隨后在室內巡回賽首站卡爾斯魯厄站以6秒47的成績奪冠,并將自己之前所保持的亞洲紀錄提高了0.03秒。而此次他在第二站杜塞爾多夫站創造的6秒43這一佳績,在男子60米室內賽歷史上排名并列第五。國際田聯官網稱贊蘇炳添跑出了本屆賽事“田賽最強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