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伶俐 趙宇
摘 要: 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意識形態領域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動創新的現實要求。通過加強地方高校大學生黨團建設、校園品牌活動、科技創新、志愿服務、輿論宣傳等舉措,將有效培養地方高校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 地方高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意識形態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習總書記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的全過程。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搖籃,肩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使命。如何培養地方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筆者以河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人才培養為例,從學生黨團建設、校園品牌活動、科技創新、志愿服務、輿論宣傳等方面進行論述,以期對其他地方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地方高校學生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首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給大學生價值觀塑造帶來的客觀要求。從適應當前國內國際大局深刻變化看,我們迫切需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擴大其影響力,從而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再者,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要求。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大學生作為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優秀群體,對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接受快,對黨中央提出的必須遵守的價值體系和行為規范容易接受。地方高校大學生應該明確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珍惜韶華、腳踏實地,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以德為本,完善自我,充實自我,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二、地方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路徑
1.以黨團建設為依托,培育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理論學習是提高高校學生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進行深入解讀。借助黨團組織這一平臺,開展一系列校園文化主題活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提供土壤。以黨課、團課為依托,開展主體鮮明的理論學習,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與社會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重要紀念日、重大事件為契機,開展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實踐,合理設計教育主題,讓學生從實踐中長真知,進一步領會其真正內涵。近五年來河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團員青年。以深入學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重大事件為契機,各基層黨團組織開展了“我的中國夢”、“踐行核心價值觀”、“不忘初心跟黨走”等一系列主題鮮明、思想性強的黨團活動。開展以“紅色教育,傳承革命精神”、“紅色話劇演出”等為主題的實踐教育拓寬學生教育渠道,正面教育引導,讓學生了解歷史,熟悉校園文化、認知社會,構筑學生精神支柱,努力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倡導者和踐行者。
2.以校園品牌活動為載體,增強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榮耀感。
在信息時代,高校學生的知識面廣泛、求知欲強、參與意識強。指導教師合理引導和調控校園文化活動,讓感性與理性相結合,讓學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中受到熏陶,最終達到教育的目的。近五年來河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入校園品牌活動。先后設計開展以《我的中國夢》、《絲路情懷 盛世華章》等為主題的創意啦啦舞比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滲透到活動之中,從創意的選擇設計、音樂的制作、背景設計等環節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滲入文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從活動的策劃、組織、總結中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從而增強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榮耀感。
3.以科技創新為載體,推進高校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載體。高校學生干部參與科技創新,指導老師引導和鼓勵學生明確自身責任,腳踏實地,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勤奮學習,增長才干。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經歷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以科技創新活動為載體開展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利于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學風的形成。近年來,河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開展“材料學科知識競賽”、“搭建師生之橋,創建科研團隊”、“新材料,新能源”論壇等科技創新活動。近五年在挑戰杯等科技創新活動中榮獲省級以上獎勵60余項,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很好的成長平臺。積極探索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科技創新活動項結合的新途徑,推進全員育人,力求打造校園文化品牌。
4.以志愿服務為載體,拓寬高校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
志愿服務能將實現自我價值與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統一起來,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志愿服務倡導人與人相互關愛,人與自然相互融合,人與社會共同發展,本質上與我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息息相關的,因為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志愿服務精神的完善提供了正確的前進方向。近五年來,河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開展“蒲公英使者團”系列活動,在焦作福利院及周邊地區小學開展心理輔導,累計幫助智障兒童及留守兒童1000余人次,在互助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義務支教,敬老院獻愛心等社會實踐活動300余次。讓學生在實踐中長才干,在實踐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5.以輿論宣傳為載體,發揮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標桿引領是培育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評獎材料之星、自強之星、宿舍之星等活動,為學生樹立典型,讓學生明白努力的方向,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利用“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發揮網絡新媒體的育人功能,讓標桿深入人心,讓優秀成為習慣,從而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學校營造好的校園文化環境起到不可小覷的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陳佳薇,傅小林.志愿服務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4(12):117-119.
[2]吳文君.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探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J].德育與思政研究,2010(10):136-138.
[3]周六春.論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08(33):65-66.
[4]何旭娟.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群體發展現狀與培養對策——以湖南高校為例[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163-166.
[5]俞玲,雷儒金.地方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