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有利于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有利于優化生物教學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生物學科的教學中,緊密結合信息技術手段,拓展和優化教學的內容,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網絡等,促進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生物;信息技術;整合對策
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將信息技術手段有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已經成為了時代教育的主流模式。從根本上講,信息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就初中生物的教學而言,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有利于打破傳統生物教學的桎梏,不斷優化教學模式,使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更加直觀易懂,有利于調動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初中生物教學實踐經驗,分析在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于初中生物教學的意義及對策。
一、 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生物是一門研究萬千物種的學科,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物學科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識,如細胞、細菌以及微生物等都是比較微觀的知識。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具有如下積極的意義:
(一) 有利于將抽象化的知識具體化
在生物學科的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都是比較抽象的、微觀的。如前面我們所說的細菌、細胞、微生物等,只能利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出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尤其是顯微鏡配備不足的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只能通過單調的語言描述,給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而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或源于理解,或源于背誦。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手段,將這些微觀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通過肉眼就能了解生物的具體形狀,特性等等,這對于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理解而不是記憶,這樣的教學才是現代教育所需要的,才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 有利于優化生物教學效果
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等優化教學,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首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教學資源庫,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借助互聯網資源優勢,不斷拓展和優化教學內容,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其次,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可以將視頻資源、圖片資源等有機地運用到生物課堂教學中,使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更加形象生動和靈活,使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多姿多彩,這對于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言是比較有益的。
二、 初中生物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推廣與運用,是現代教育背景下創新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那么,教師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應當如何整合信息技術優勢,創新生物課堂教學呢?
(一) 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教學內容
傳統意義上的初中生物教學,教師只能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課本教材上,而難以進行有效地拓展和補充。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之下,教師的教學內容將不再受到課本教材的束縛,而可以通過立足課本教材,適當拓展補充。首先,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即制作PPT課件時,應當緊密結合教材的內容,將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案例融入其中,使教學的內容更加通俗易懂。如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運用,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生活中的很多案例常識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其次,如今網絡上有很多優質的名師講堂課程,教師在生物的教學中,可以結合這些名師名家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一些優質的教學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促進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升。總體而言,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教學內容的方式,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辦法。
(二) 結合信息技術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教師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一定要杜絕傳統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杜絕學生長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于初中生物的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實現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制作優質的教學課件,讓課堂教學有聲有色,豐富多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已經開始運用交互式的電子課件,這種交互式課件的形成,強化的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強化課件的動態性,對于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借助這些先進的教學手段,不斷豐富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生物綜合素質。
(三) 結合信息技術手段,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
和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信息技術手段的一個鮮明優勢在于記憶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所講解的內容,所制作的課件,都可以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這樣,教師可以借助自己的課件,構建生物教學中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這對于學生的復習而言是比較有用的。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將系統化的知識網絡與學生共享,為學生的生物復習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總而言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初中生物的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如生物學科不被重視,教學模式和手段比較老套等等。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緊密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不斷拓展和豐富教學的內容,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網絡等等,從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生物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谷興社.如何優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思考[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6(2).
[2] 楊秋蓮.淺談如何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課堂[J].學周刊旬刊,2016(2).
作者簡介:何福琴,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第五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