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
超低利率、技術性顛覆與監管壓力,所有這些因素均導致利潤率的收縮及成本的增加,而由此形成的市場環境將提振整個金融行業在2018年及未來的并購活動。

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貝克·麥堅時”)與牛津經濟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全球交易展望預計,2018年金融行業的全球并購交易額將從2017年的4620億美元增長25%至6160億美元。由于許多亞洲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將通過融資開展技術變革,受此主導,2018年金融行業的全球IPO交易融資額預計增長近40%至840億美元。
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許多銀行從凈利差中獲得了很大一部分利潤,但由于2009年以來美國與歐盟央行為應對危機而實行的超低利率,這些銀行就不能再這樣做了。
“這種情況已經破壞了許多銀行的基本業務模式,而新技術、技術性顛覆與穿透式監管導致挑戰不斷升級,使得這一問題更加嚴峻?!必惪恕湀詴r倫敦金融行業專家David Brimacombe律師表示?!耙虼耍y行業將見證大量國家及地區級別的整合?!?/p>
隨著數字競爭與不斷變化的監管要求,在低收益環境中掙扎的壽險企業也在上演類似的故事。隨著被動投資與吸引客戶的新數字競爭興起,資產管理公司也面臨著盈利能力下降的局面。
在銀行、保險企業與資產管理機構之間反復出現的一個話題就是舊系統升級所帶來的挑戰,這些系統是為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出現之前的時代而設計的。那時,硅谷以及中國逐漸崛起的科技巨頭還沒有利用最先進的數字技術進入到利潤豐厚的金融服務產品。

來源:牛津經濟研究院
應對這一挑戰的部分解決方案將來自金融科技企業,他們能夠提供數字客戶體驗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新的技術方案,使現有銀行能夠解決包括支付方式在內的舊問題,以及與客戶需求匹配的快速產品識別能力。大多數現有的金融機構充分意識到進行這些內部升級任務的艱巨性,并傾向將收購或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作為維持生存的途徑。
“由于與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的需求互不相容,傳統的IT系統限制了現有銀行進行創新的能力?!必惪恕湀詴r全球金融機構部門主席Jeremy Pitts律師表示?!岸逻M企業擁有極大的優勢,因此現有銀行與金融科技初創企業之間的聯合往往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由于技術與監管合規成本正以指數級增長,金融機構之間的合并已成為另一項重要的生存戰略。例如去年英國金融機構標準人壽(Standard L i f e)與安本資產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之間價值47億美元的合并創造了歐洲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
與此同時,歐洲與亞洲今年出臺的一系列新的金融規定通過資本要求與無數條例提高了合規成本。這些新規將推動小型機構的合并,包括歐盟修訂后的金融工具市場指令(MiFID II),零售及保險產品投資法規(PRIIPS),支付服務指令(PSD2)以及英國的開放銀行計劃(Open Banking Initiative)。
2018年,預計北美地區金融行業的并購交易額將增長至2590億美元,占全球所有行業交易的40%以上,預計歐洲地區的這一數字將達1957億美元,緊隨北美之后。而亞太地區則為1227億美元,拉丁美洲地區為292億美元,非洲及中東地區為90億美元。
在需要高資本配置的波動交易收益與更穩定的輕資產財富管理業務之間實現更好的平衡后,美國的全球性銀行即將進入一個拐點。它們的平均股本回報率接近或超過10%。然而,對于中小型市場銀行來說,還不能得出類似的總結。隨著分行數量的減少與數字化導致的投資成本上升,這些銀行仍將面臨合并的壓力。
美國基金將在全球變得愈發活躍;成功的基金擁有大量的投資資金,在全球范圍內為更大型及更廣泛的并購活動提供動力。
新的監管、競爭與技術,以及去風險,較低的股票估值,難以實現的持續盈利能力,和歐洲銀行處理1萬億美元不良貸款組合的需求均會引發更高水平的交易活動。歐洲銀行業的整合已經蓄勢待發。由于意識到歐元區嚴重的產能過剩,歐洲中央銀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已經在一年多前就預料到了這一轉變。
受中國對外投資提振,我們預計2018年亞太地區金融行業的并購交易額將比去年增長60%。根據標準普爾指數,以資產規模計的全球五大銀行中有四家是中國銀行,一家是日本銀行,這彰顯了亞太地區金融行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資產計,世界上最大的銀行是中國工商銀行(ICBC),其在2007年完成了第一宗對外并購,當時它買下了印尼Halim銀行(PT Bank Halim Indonesia)90%的股權。
“作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印度尼西亞已經成為許多外國銀行的目標,最近匯豐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與三菱東京UFJ銀行的并購交易也證明了這一點?!必惪恕湀詴r雅加達成員事務所Hadiputranto Hadinoto &Partners銀行與金融合伙人Erwandi Hendarta律師說道?!拔覀冾A計這類交易將持續數年?!?/p>
日本大型銀行十分關注國際市場,并很可能進一步開展戰略性投資。亞洲金融服務行業的其他同行雖屬于市場新秀,但他們將在2018年及未來顯現全球影響力,并由兩大不同的陣營主導。
第一大陣營包括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與支付寶,它們已經開始實施全球惠普金融戰略。螞蟻金服為印度最大移動支付和商務平臺PayTM,菲律賓電子錢包GCASH,韓國支付平臺Kakao Pay,以及泰國支付公司Ascent Money提供一些技術支持力量。阿里巴巴不久前計劃收購美國公司速匯金國際,不過該交易被美國財政部的外資投資委員會出于戰略考慮而否決。第二大陣營包括騰訊與微信支付,其在中國擁有近10億客戶,且年收入增長屢屢達到50%。微信支付正在開展全球擴張,并專注中國出境游客,同時與全球支付服務商Ayden、CITCON 與Airwallex進行合作。
“金融服務企業希望開展大型交易,但他們仍在持續觀望以待形勢明朗,以防在付諸努力,花費大量時間與金錢之后卻發現相關監管規定阻止他們在日后完成交易?!必惪恕湀詴r拉丁美洲并購部門主席Liliana Espinosa律師表示。
我們預計2018年非洲及中東地區的金融行業并購將下降至90億美元,較2017年的295億美元有大幅下滑。去年的總交易額因一宗大型交易被抬高:即阿布扎比國家銀行與第一海灣銀行之間價值140億美元的合并交易
成立于幾年前的金融科技初創企業也將為上市交易融資額的增加提供助力,因為他們的規模在增加,并希望通過IPO籌集額外資金或為他們的私募股權與風險投資者提供退出機會。
2017年,金融行業IPO交易總融資額從前一年的472億美元增長至511億美元。我們預計2018年該行業的IPO交易融資額將進一步上升到840億美元,這是多重因素提振的結果,包括全球金融危機期間被國有化的幾家大型銀行進行的再私有化,以及許多金融機構的資本結構調整。
成立于幾年前的金融科技初創企業也將為上市交易融資額的增加提供助力,因為他們的規模在增加,并希望通過IPO籌集額外資金或為他們的私募股權與風險投資者提供退出機會。
“根據交易背后的驅動因素,資金通常用于償還政府在10年前出面給予金融機構的救助,以改善資產負債表,或為金融科技行業的風險/私募股權投資者(VC/PE)與創始人提供退出機會。”貝克·麥堅時全球資本市場部門主席Koen Vanhaerents律師表示。
在亞太地區,許多金融科技企業也正在進入IPO市場。而保險企業也是如此,在像印度這樣的國家,這地區金融行業并購分布(十億美元)
2017 2018 2019 2020北美 225 259.3 214.1 167.8歐洲 100.8 195.7 182.2 153.2亞太 75.5 122.7 126.9 95.5拉丁美洲 31.5 29.2 35.1 26.5非洲及中東 29.5 9.0 10.3 6.6一行業正在快速成長,同時估值也在飆升。
在經歷2018年的交易活動高峰之后,我們預計2019年金融行業并購與IPO交易額將有所下降,這與全球更廣范圍內發達市場交易活動冷卻的大趨勢一致。憑借大量的投資資金與現金儲備,由私募股權驅動的交易可能會是一個例外。而如果歐洲銀行業聯盟計劃得以實施,歐洲的合并也將打破這一趨勢。
隨著利率上升,全球貿易與投資增長放緩,以及股票價格回調,預計金融行業的并購交易額將在2019年下降至5690億美元,到2020年將下滑至4500億美元。預計該行業IPO交易將在2019年下降至824億美元,隨后在2020年將進一步下滑至59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