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梅娟 霍皓斌 董 潔
(石河子大學美術系,新疆石河子832000)
石河子是一個生產建設兵團,中國通過軍墾這種特殊體制達到鞏固邊防,發展經濟,安置人員的目的,兵團成為黨、政、軍權合一,工、農、兵、學、商五位一體的半軍事化組織和社會經濟體系。這個城市的建設一直是從一個戈壁城市建成一個綠化率面積較高的城市,而又被稱為一個宜居城市。在這里生活的人們被稱為兵一代,兵二代,兵三代。
石河子兵團移民文化中,最有名的八千湘女下天山,帶來了湖湘文化,還有就地起義的河南官兵,還有來自甘肅,河南,上海,山東等多省的人們,形成了多元的文化背景。石河子又是一個建設兵團,軍墾文化,是伴隨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及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以兵團為組織基礎,以“熱愛祖國、屯墾戍邊、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兵團精神為核心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其精神文化內涵為兵團精神。軍墾文化資源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產品,包含著獨特的文化價值。不論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充滿激情的“鑄劍為犁”,還是九十年代奮起直追的“再創輝煌”,以及反映這些精神的歷史遺跡、文物、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等,都已經形成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軍墾文化載體。而石河子的紅色文化和軍墾文化相關。
石河子一直是一個以生態軍墾的名片展示給全國,在這個城市中,我們要考察它的文化定位,從我們的城市文化中取得我們重要的支持。我們不同的文化對應不同的城市形象視覺元素。我們的城市視覺元素不止不是從城市導向系統,識別標志,我們還會從建筑和景觀中來表示現在的城市形象構建和設計方法。
石河了目前的城市導向系統中存在了道路導向標識較為清楚,但是很多功能標識不全,全部的導向和標識現在都是沒有特色的。從現有的建筑來說的話,多在是現代的大平頂,還有很多是蘇式建筑,建筑形式上來說,地下通道和地窩子是十分有識別性的。還有很多玻璃幕墻的建筑,從景觀上來說,鋪地,雕塑也是特色性不夠,但是軍墾第一犁的雕塑是十分出名的。
城市形象目前無法構成一個完整且系統化的城市識別與導向體系。城市形象的載體已經超越了城市本體,讓一個城市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現代城市的發展狀態相結合,必須實現傳統與現代共存的現實狀態。由此石城形象不僅僅是城市的商業繁榮形象,也必須是石城軍墾城市文化的個性符號。在石河子市形象設計之中,文化環境與城市符號相結合才能使之不生硬,這種應用可以延伸到石河子市的吉祥物設計、網頁設計,城市導向系統之中。設計和創建一個完整的城市形象必須是一個統一的系統。
城市形象必須有品牌效應。要想讓石城形象具有品牌效應,就必須創意出與同類品牌不一樣的獨特品牌內涵來,我們將石河子的兵團文化進行設計并引入導向系統之中,而這種獨特的導向系統,必須讓我們用全方位的眼光對石城形象做一個有效而獨特的定位。讓石城文化作為一種有效的導向來進行建設。一旦確定了與眾不同的視覺吸引力,就應當在大眾的頭腦中建立正面的關聯。將優秀的石城形象傳播給受眾群體,讓石河子市的形象具有獨特的吸引力,讓受眾信服且難以忘記。
城市形象是一個多元系統,包括政府形象、企業形象、市民形象、窗口形象、建筑形象、環境形象、文化形象、發展形象等一系列子系統,各個子系統之間相互支撐、相互影響,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形象識別系統與導向系統制作整理需大量時間,合理安排時間是我們不可忽略的問題。城市識別系統與導向系統無法得到感的共鳴,我們可以將石城故事融入設計中,使設計形象更貼近生活。
要肯定新疆兵團地域文化對城市識別系統與導向系統的必要性。城市所具備的地域文化是設計師汲取設計創意元素與表現手法的源泉,包括自然環境資源與社會歷史文化等潛在的價值都是經得起時間與空間的考驗與歷練的。其次,城市識別系統與導向系統的關鍵還在于通過對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的分析,從而對某個城市的形象總結出一個明確的定位,這有利于在后期識別系統與導向系統研究過程中設計元素與手法的考察提煉與表現再次,在城市識別系統與導向系統的具體塑造表現階段,結合城市自身區分不同的區域功能設置采取不同的視覺傳遞形式。通過有選擇性的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形象中的應用與表現,達到視覺形象與城市環境、所居住人群的心理相統一的效果。

在調查過程中,大眾對石河子市的印象過于片面。我們采用問卷調研法,篩選法。對石河子文化也進行全面的實地調研。在調查過程中,大眾對石河子市的印象過于片面。提起石河子大多數人都只能想到軍墾文化,但除了兵團文化之外,石河子也是國內著名的花園城市,具有特殊的文化氛圍,擁有許多公園,廣場,我們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多種有趣問題,引起大眾對石城的不同印象。

從上圖的設計稿中,可以看出,對石河子這個城市中的標志性建筑和景點就是所說的環境形象、文化形象、發展形象中進行提取,石河子著名的景點有人們休閑的景觀河,還有軍墾博物館,內有對石河子兵團歷史的介紹,公園有西公園,在這個導向系統系統的設計中,在這個設計的過程中,首先是確定了人們的新舊記憶中,并是做過調研中對人們最終選出的結果中做的選擇。而在做設計草圖的過程中,對于這些地點的建筑和人們所喜歡的點進行總結,從圖一可以看出圖一中駝鈴夢坡的導向牌設計中對景區中的沙漠和大漠上的駱駝進行形象上的提取,有一年駝峰的設計中利用視覺中形成沙漠的一部分的設計,而在圖二軍墾博物館的導向牌設計中,對建筑的屋頂進行了提取與設計。

圖一 駝鈴夢坡的導向牌設計

圖二 軍墾博物館的導向牌設計

圖三 景觀河的導向牌設計

圖四 西公園的導向牌設計

石河子是一個新疆兵團城市,靠烏魯木齊比較近,一個紅色與綠色之城,石河子的城市文化對19大的城市建設和綠色城鎮意義深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分析了當下的石河子文化和視覺元素轉化,我們在隨后分析了設計的方法,在這個美麗的城市,南開發區中的一切在推進,工業文化小鎮在建設,我們不止在金山綠水的機遇下發展,建立石河子城市形象,建立新的導向系統設計,城市建筑與景觀設計,在一帶一路的發展機會下,將自已文化展更好,讓大家更好的認識在發展中的石河子。
1.季曉燕.城市形象傳播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
2.陳日紅.基于數字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城市形象傳播[J].包裝工程,2015(6):1-4.
3.李廣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與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規劃,2006,30(2):79-82.
4.安運華,徐文華.城市文化與城市形象塑造探析[J].中外建筑,2006(5):92-94.
5.孫葛.對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城市形象文化定位與設計問題的思考[J].城市發展研究,2009,16(4):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