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單超穎 李 丹
(沈陽城市建設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7)
隨著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作為主要驅動力的5G通信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通訊戰略的發展需求,通信行業人才供給與需求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對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國民辦高校培養具有學科專業特色的、面向市場需求的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實現民辦高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快速接軌,為更好地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價值。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教學系統運行的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認為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以極具代表性的加拿大北阿爾伯塔理工學院為例,采用逆向教學設計理念,尊重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和專業技能,實現傳統教育理念與成果導向理念的完美結合。該學院在持續循環的專業設計和課程開發過程中,不斷修正專業教學設計,使之符合行業所需人才的標準。
本文將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入民辦高校通信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有利于加強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傳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教師提升自身的工程實踐能力。對培養具有高度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創新應用型人才,使轉型高校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為了促進沈陽城市建設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建設,加強本科生的培養,利于學生就業,根據通信行業人才需求要求,通過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了通信專業職業崗位群的人才需求情況及行業發展趨勢等。在融入成果導向和持續改進的教育理念,本著體現本校特色的原則,通過聽取企業及學校專家意見,進行多次論證,教師與企業人員共同制定了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具體實施路線如圖1所示。
以“能讓學生成功做事”為主旨,以“讓所有學生均成功”為前提,圍繞實現職業能力素質為目標,將崗位職業技能要求與課程授課內容充分融合,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引領下,針對專業特點、課程特點、學生特點,以達成預期學習成果為目標,構建了基于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各年級對應的以能力素質為主線的理論與實踐課程縱向驅動模式。
以往實踐教學的缺陷導致了學生動手能力低、解決問題能力薄弱,為了彌補不足之處,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灌注式”傳統實踐教學模式,以學習成果為設計目標,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反向教學設計理念,由“知識導向型”和“以教師為主體”向“成果導向型”和“以學生為主體”方式轉變。根據本科生畢業能力要求及培養層次,結合學生的理論理解水平和動手能力,提出一種“多層次、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
通過預測學習產出結果制定教學目標,使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規格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培養出的學生符合社會發展及企業、行業所需人才的標準,突出了民辦本科高校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特色模式。提高人才培養的競爭優勢,從而使轉型高校的培養目標主動適應社會需求。

圖1 通信工程專業創新應用人才培養體系結構
參考文獻:
[1]曹鳳萍,趙長利,王剛.基于成果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2017(4):74-76.
[2]海鶯.基于OBE模式的地方工科院校課程改革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4):37-39.
[3]申天恩.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J].高等理科教育,2016(6):38-43.
[4]鄒一琴.基于OBE和冰山理論的應用型創新人才能力培養體系研究[J].高教學刊,2017(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