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本德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 桂林 541001)
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此病的發生與環境因素(粉塵、空氣污染)、個體易感因素(遺傳因素、長期吸煙、呼吸道感染、肺功能發育不良)等因素有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出現慢性咳嗽、咳痰等癥狀[1-2]。相關的文獻指出,用CT定量測定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良好[3]。在本文中,筆者對用CT定量測定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變主要出現在中央氣道、肺實質、肺血管、小氣道等部位。肺實質、氣道的病理改變是引發其氣流受限的主要原因[4-6]。具體的影響機制如下[7-9]:1)中央氣道的病理改變主要包括該氣道的炎癥反應、粘液腺肥大、支氣管管壁增厚等。其中中央氣道粘液腺肥大是導致患者出現慢性咳嗽、咳痰等癥狀的主要原因。2)小氣道(內徑<2 mm的氣道)的病理改變主要為管腔狹窄。3)肺實質的病理改變主要為全腺泡型、腺泡中央型、腺泡遠端型、小葉中央型肺氣腫。
近年來,用CT定量測定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指出,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CT定量測定能夠清晰地顯示出其肺部微細的結構,且能夠有效地反映其肺功能的變化情況,以便于對其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10-11]。楊嘉雯等[12]在臨床研究中對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COPD組)和25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健康對照組)進行分組對比研究。對這兩組人員均進行64層螺旋CT定量測定、肺功能檢查。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人員的T/BSA、T/D、Ai/BSA、WA%、通氣功能評分、小氣道功能評分、肺總量、氣道阻力、殘氣容積、肺彌散功能評分相比,P<0.05;其T/BSA、T/D與其通氣功能評分、小氣道功能評分、肺活量呈負相關,與其殘氣容積、氣道阻力呈正相關。楊嘉雯等認為,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氣道的壁徑線層進行螺旋CT定量測定,有助于提高醫生對其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性。李清鋒等[13]對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和9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進行多層螺旋CT高分辨率動態掃描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Vin、Vex、Vex /Vin均高于對照組體檢者,其(Vin-Vex)/Vin低于對照組體檢者(P<0.05)。這說明,多層螺旋CT高分辨率動態掃描檢查在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牛朋影等[14]對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組)、34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進行分組對比研究。對這兩組人員均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肺功能檢查。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呼吸兩相各肺葉容積、全肺EI值均高于對照組體檢者(P<0.05);研究組患者深吸氣相右肺上葉EI值與其FEV1/FVC呈正相關(P<0.05)。這說明,通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測定其全肺、各肺葉的EI值有助于判斷其全肺、各肺葉損傷的嚴重程度。梁明輝等[15]將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肺氣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這些患者均進行HRCT(高分辨率計算機斷層掃描)肺氣腫肺定量測定。研究結果顯示,肺氣腫嚴重程度不同的患者其C-反應蛋白的水平、年齡、吸煙史、身體質量指數、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等指標相比,P<0.05;患者的SGRQ(圣喬治呼吸問卷)評分與其C-反應蛋白的水平、年齡、吸煙史、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性別、身體質量指數等指標密切相關。這說明,HRCT肺氣腫肺定量測定在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肺氣腫中的應用價值較高。葉賢旺等[16]對8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81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進行高分辨率CT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支氣管壁增厚、支氣管擴張、呼氣相空氣潴留的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體檢者(P<0.05)。葉賢旺等認為,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高分辨率CT檢查可有效地反映其小氣道的形態改變。綜上所述,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CT定量測定在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
以往臨床上常通過用肺功能檢查判定疑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是否存在持續性氣流受限的方式診斷其病情。但采用此方法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漏診率、誤診率均較高。近年來,隨著多層螺旋CT檢查技術的不斷發展,CT定量測定在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筆者認為,用CT定量測定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以下優勢:1)可發現早期的肺部病變。2)可準確地反映患者肺功能的變化情況。3)在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同時還能夠對其并發癥進行診斷[17-18]。但此檢查技術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目前臨床上用此技術測量小氣道管壁厚度的參數尚未達成共識、無法精確判斷患者肺部病變的嚴重程度等。
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CT定量測定在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CT定量測定可有效地反映其肺部病變部位的形態學改變及肺功能的變化情況,從而可了解其氣道阻塞的嚴重程度。筆者認為,隨著CT檢查技術的不斷發展,CT定量測定在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前景將越來越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