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楊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骨二科,重慶 409100)
膝關節軟骨缺損是臨床上常見的骨科疾病。膝關節軟骨是一層覆蓋在人體膝關節表面上的透明軟骨,具有潤滑減震及分散壓力的作用,能有效地保護人體膝關節內的組織[1]。膝關節軟骨一旦發生缺損,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膝關節腫脹、疼痛及行走困難等癥狀。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膝關節軟骨缺損的主要手段。在文本中,筆者主要比較用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與關節鏡下微骨折修復術治療膝關節軟骨缺損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間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膝關節軟骨缺損患者。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其病情符合臨床上關于膝關節軟骨缺損的診斷標準,且經MRI檢查得到確診。2)存在不同程度的膝關節腫脹、疼痛及行走困難等癥狀。3)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合并有免疫系統疾病、精神疾病或嚴重的感染性疾病。2)病歷資料缺失。將這9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45)和觀察組(n=45)。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4例;其平均年齡為(58.12±2.56)歲;其入院時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院(HSS)膝關節評分的均值為(53.61±6.74)分;其入院時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的均值為(6.84±1.32)分。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其平均年齡為(57.68±2.43)歲;其入院時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院(HSS)膝關節評分的均值為(52.91±6.56)分;其入院時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的均值為(6.78±1.26)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用關節鏡下微骨折修復術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腰硬聯合麻醉,在其患側膝關節的外側做一個小切口,置入膝關節鏡,用膝關節鏡探查其膝關節腔內的情況。在膝關節鏡的輔助下,用切刀和刨刀仔細清除患者膝關節腔內發生病變和松動的軟骨,修復其粗糙軟骨下骨表面的殘損區。用刨刀輕刮患者軟骨缺損區的底部,清除此處殘存的鈣化軟骨層,注意不要清理過深,以防過度損傷其軟骨下骨。用特制的關節鏡手錐在患者暴露出的軟骨下骨上進行垂直打孔,打出許多致密的小孔。待患者的軟骨下骨有骨髓和血液滲出并形成凝血塊時,停止打孔。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患者的膝關節腔,最后吸凈其膝關節腔內的液體,退出膝關節鏡。用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腰硬聯合麻醉,在其患側膝關節的外側做一個小切口,置入膝關節鏡,用膝關節鏡探查其膝關節腔內的情況。在膝關節鏡的輔助下,用切刀和刨刀仔細清除患者膝關節腔內發生病變和松動的軟骨,修復其粗糙軟骨下骨表面的殘損區,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其膝關節腔,最后吸凈其膝關節腔內的液體,退出膝關節鏡。
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顯效:經治療,患者膝關節腫脹、疼痛及行走困難等癥狀基本消失,其HSS評分較治療前增加的幅度>70%,其VAS評分較治療前減少的幅度>60%。有效:經治療,患者膝關節腫脹、疼痛及行走困難等癥狀明顯減輕,其HSS評分較治療前增加的幅度在50%~70%之間,其VAS評分較治療前減少的幅度在40%~60%之間。無效:經治療,患者膝關節腫脹、疼痛及行走困難等癥狀未減輕,其HSS評分較治療前增加的幅度<50%,其VAS評分較治療前減少的幅度<40%[2-3]??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對照組患者中,治療結果為顯效的患者有8例(占17.78%),為有效的患者有17例(占37.78%),為無效的患者有20例(占44.44%),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5.56%(25/45);在觀察組患者中,治療結果為顯效的患者有12例(占26.67%),為有效的患者有26例(占57.78%),為無效的患者有7例(占15.56%),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4.44%(38/45)。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膝關節軟骨缺損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在中老年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人體膝關節的軟骨細胞被一層厚厚的細胞外基質包圍,其中無血管、神經等組織,且其代謝活性較低,缺乏自我修復的能力[4]。目前,臨床上對膝關節軟骨缺損患者主要是進行手術治療。
過去,臨床上常采用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但效果一般。近年來,臨床上用關節鏡下微骨折修復術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此術式對膝關節軟骨缺損患者進行治療,能利用特制的關節鏡手錐對其軟骨缺損區域的軟骨下骨進行鉆孔,使其軟骨缺損區域形成凝血塊,凝血塊中含有豐富的干細胞,而干細胞可重新分化形成新的關節軟骨,進而可達到修復其缺損軟骨的目的[5]。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與用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治療膝關節軟骨缺損相比,用關節鏡下微骨折修復術治療該病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1] 徐敬.關節軟骨損傷修復研究進展[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5,35(3):455-461.
[2] 蔣逸秋,桂鑒超.老年性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外科干預[J].實用老年醫學,2015,29(9):715-718.
[3] 何海軍,王榮田,陳志偉,等.膝骨關節炎“從筋論治”的臨床研究[J].北京中醫藥,2016,35(5):451-455.
[4] 李祥全,宋科榮,王黎明,等.膝關節軟骨缺損的治療現狀及研究進展[J].中國骨傷,2015,28(5):482-486.
[5] 張紹文,李治,閆欣萌,等.鈹針結合定痛膏外敷治療髕骨外側高壓綜合征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藥,2016,35(9):871-873.
[6] 全海祥,康一凡,沈國華,等.關節鏡下微骨折術和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修復膝關節軟骨缺失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6,31(10):1088-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