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5日上午,百度AI 開發者大會在北京召開,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會上公布的一段視頻引發爭議,賺足了世人的眼球。
這段視頻分享的是剛剛李彥宏搭乘自家研發的無人駕駛車驅車15公里前往會場,途中還經過了車水馬龍的北京五環。視頻中,李彥宏在副駕位置講解,而主駕位置雖然坐了司機,但雙手已經離開方向盤?!败囂幵谧詣玉{駛的狀態”,李彥宏稱。
在本次的AI大會上,百度公布了無人駕駛開放系統Apollo 1.0版本及未來發展的開發路線圖。
作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百度既是布局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者,更是人工智能領域最堅定的實踐者。李彥宏此舉,無非是想為百度AI開發者大會加把火,為自己深耕的人工智能領域添個秀,但因此引發的討論卻讓人真正體會到無人駕駛時代的來臨。
雖說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百度的無人車在虛線上長時間跨車道行駛,隨后,又在實線處進行變道,這些都說明目前的無人駕駛系統還不是很成熟,但人們似乎并不關心無人駕車技術的成熟度,更多的人關心的是無人駕駛汽車上路的合法性以及該制定什么樣的法律法規來匹配即將到來的無人駕駛。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的發展都常常會遭遇政策制度的滯后一樣,無人駕駛政策法規的缺失并非中國獨有,而是全世界的共同問題。據外媒報道,在美國無人駕駛汽車貿易團體的推動下,關于無人駕駛汽車的首部美國聯邦法律正逐步成形。
在中國,身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的李彥宏,2016年的全國兩會提案之一,就是加快制定和完善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政策法規,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測試和商業化應用提供制度保障。
中國政府也在行動。2017年6月7日,國內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啟動,車企有機會在模擬100種復雜道路狀況下進行測試。2017年6月13日,工信部網站正式對外發布《關于征求〈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7年)〉(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意見》中初步確立了95項無人駕駛標準。
就在無人駕駛法規呼之未出的情況下, 2017年12月14日,深圳又完成了智能公交首次道路試運行:方向盤無需司機操作,到路口處公交車自動轉彎,遇到行人或障礙物自行剎車,到站自動停靠。雖說試運行只途經兩個站點,耗時12分鐘,但除了感覺速度較慢外,與傳統公交車已幾乎沒有差別。
“告別司機”時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