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玲 楊武成
【摘 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對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針對目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問題與不足進行探討,分析研究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最后重點闡述了在實踐教學中如何加強創新思路的引導,建立有效激勵機制,開展創新及創業教育的應對策略,促進對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創業就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4-0048-002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Prac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
CHENG Ling YANG Wu-cheng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Qingdao 266580,China)
【Abstract】The carrying ou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light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the essen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alyzed and analyzed. Finally, the emphasis is put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innovative ideas in practice teaching, establish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ping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ability and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 Innovation research
0 引言
2015年國務院專門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分為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措施、加強組織領導3個部分。主要任務和措施是: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各項保障體系。由此可見,創新及創業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重要性。
1 當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1.1 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匱乏、課程設置有待改善
根據國家要求,目前多數高校都已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基礎類課程,但大多仍為借鑒國外重點大學的課程設計,課程涉及企業設立、投融資、營銷、管理等多個方面,重點包括“創業基礎”、“創業機會識別”等課程。如我校自2013級本科生起,將《創業基礎》課程寫入培養方案作為必修課開設,對全體學生進行創業基本理論與知識的普及。但在開展過程中,仍存在注重專業學科、就業教育,忽視創新創業教育,或者把二者剝離開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大多以校內講座、選修課等第二課堂模式進行;二是,主要依靠大學里不同學科的現有師資條件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三是,實踐方面局限于組織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等形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開發和設計處于零散狀態,缺乏不同學科之間的滲透。創業教育的課程沒有形成梯度式設計,不能滿足不同的專業背景、高低年級不同層次學生創業的知識需要。
1.2 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有待加強
目前負責創業教育課程的主要還是原本就從事經濟、管理教學工作或者是負責指導學生就業工作的教師,授課教師自身仍缺乏創業的實踐經歷,系統深入的創業理論培訓也不具備,在教授課程時難以系統性地向學生傳授豐富的實踐經驗,啟發學生的創業激情。
1.3 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撐體系建設不夠健全
首先,政府部門對大學創業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還需加強;其次,創業資金相對短缺。各個部門設立的創業基金十分有限,學生創業的資金需求仍然得不到全面解決;最后,創業園設施不夠健全。創業園區在場地、運營模式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發展都會受限,從而制約了學生創業實踐和項目成果的成功轉化。
2 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分析
諾貝爾物理學家艾伯特對創新的定義:創新就是和別人看同一樣的東西卻能想出不同的事情。而我們把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或創新性人格等創新素質及創新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活動稱之為創新教育。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創業是創新的延伸。習總書記也曾說過: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所以除了繼承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們還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成長的意識和能力。教育核心本質是能力的培養,是激發創造能力。創造出于人類思索,成功出于自身勤奮,學習活的知識有利于我們思維的創新,固守死的知識會束縛學習者的思維。而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基礎是建立在學生對已有知識的系統、全面、深刻的掌握情況下,這樣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上,有所發現有所突破。我們應該摒棄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不能利用過去的知識教會現在的學生,然后解決未來的問題。
創新是人人都該擁有的一種能力,沒有不創新的行業,只有不創新的人。創新能力必須培養且能不斷提升。教學的真正目的是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養成。學生創新意識,是在掌握基本技能訓練基礎上,利用實驗實踐中發現的新的問題及現象,激發出更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體現。而創業的實質是指真正開創一番事業,創立一家公司只是創業的一種形式。創業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創業家精神。
3 針對實踐教學中創新創業教育的建議和舉措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實踐教學可以成為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第一平臺。周密、精確和系統的觀察是一切科學實驗新發現的基礎。而實踐是將創意付之實現的精心設計,是助推器與新橋梁。實驗教學完全具備加強培養這兩方面的能力,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進行創造性教育方面具有課堂教學所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3.1 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
創新不是指天馬星空的想象,創新的實質是創造,是改變,是為了滿足人類社會需求獲得一定有益效果而不斷探索的一種精神。首先,高校可以開辟出讓學生能夠廣泛接觸社會的機會,以吸取更多經驗的多種渠道;其次,建立不同層次的創新創業相關的課程群,接受相關知識技能培訓,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同時,打造建立具有學科特點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校內外實訓平臺,加強網絡教學資源及軟硬件建設,建設不同層次的創新創業在線開放網絡課程,搭建創新創業網絡在線的教學平臺,形成線上與線下、“軟”“硬”兼施、校內與校外優勢互補、相互支持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模式。
雖然目前大學生創新項目設立機制還有待于完善,但通過參加大創,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知識系統性增強,協作精神、團隊意識都有很大的提高,應該說大學生創新項目的開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個人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平臺。
3.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積極加強推進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首先可以通過組織參加系統的培訓,進一步提升現有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其次,引才納賢,吸收校外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人員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建立專兼職結合的復合型教學團隊,組建專業的創新創業優秀師資庫。針對不同層次的創新與創業競賽,選拔一批合適的、經驗豐富的優秀競賽指導老師。不僅作為學業上的導師,更是心理和人生指導老師,需要具備幫助學生樹立未來發展目標和進行職業規劃,通過各類的創業競賽帶領學生體驗市場的機遇和挑戰,從而激起創業的斗志和熱忱。
3.3 建立有效激勵機制
建立和完善創新創業教師的管理和激勵機制,對創新創業的競賽、創業扶持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對各類不同層次創新創業的競賽活動加大宣傳力度,給予參加國際、國家、省市及學校組織競賽的學生更多鼓勵,特別是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和代表相應的加大獎勵措施。與此同時,建立更加合理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納入其中。研究性學習、素質教育改革,它們最終的目的還是強調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創業教育是把這個目標更加明確具體化了。針對學生從社會生存技能的硬實力和人生發展能力的軟實力兩個方面的培養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在這個教育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新想法、問題和矛盾出現,但只要老師、學生、管理者三方面本著提高學生能力出發,這些問題應該都可以順利解決。
3.4 深化實踐教學改革
高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教師開設的專業課程相結合,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嘗試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同時將創新意識貫徹到實驗實踐中去。只有創新的專業課堂才是教育的第一戰場,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啟迪思想,成就學生。把以往教授知識為主的傳統課堂的教學形式改變為以思想碰撞為主的互動式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變也可以稱為教學的創新。通過創新實驗開啟學生健全心智的“金鑰匙”,在實驗中啟發式合理引導,使學生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強了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鍛煉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新,進一步開放學校的各類實驗室資源,讓學生親自設計實驗,嘗試創新思維所帶來的樂趣和價值感,為創新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利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成就感來激發學生積極性,獨立思考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把學生培養成一顆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金種子。
4 結論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國家、社會發展的動力之源、強國之策。能夠培育出具備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各種專業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因此必須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建立適應學生發展的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同時加大對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力度,將創新創業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才能充分發揮出人才培養的導向性作用。
【參考文獻】
[1]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模式研究與探索[J].馬永斌,柏喆.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06).
[2]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教育技術學專業為例[J].姜翀,鄒德新.廣西教育,2016(09).
[3]基于省示范背景下創新型師資隊伍及學生創業實踐與探索[J]. 王亞南,馬明茜.輕工科技,2016(12).
[4]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財政投入的理論支持與途徑探究[J]. 唐祎迪.大學(研究版),2015(10).
[5]我國各省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比較研究[J].岳進.教育觀察(上半月). 2016(07).
[6]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以牡丹江師范學院為例[J].韓飛.商業經濟.2016(09).
[7]改革實驗教學模式 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J]. 周童,陳德春,曲占慶.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