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摘 要】隨著通信運營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室外的覆蓋已基本達到無縫連接,且話音質量已得到改善與提高,但室內覆蓋率相對較低,語音質量較差,如何全面統籌通信運營商的網絡覆蓋需求,充分掌握室內外網絡現狀,推動覆蓋方案由單一、孤立地宏站、室分規劃向宏微結合、室內外協同規劃轉變,提供技術合理、成本最優的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成為工程設計與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就通信工程室內場景一體化綜合覆蓋方案設計方法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通信網絡;一體化;覆蓋
中圖分類號: TP311.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4-0139-002
Design Method and Analysis of Integrated Integrated Coverage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ndoor Scenes
SUN Y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angdo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Dongguan, Guangdong 52396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network, outdoor outdoor coverage has basically reached a seamless connection, and the voice quality has been improved and improved, but indoor coverage is relatively low, the voice quality is poor, how to comprehensively co-ordinate communication Operators need to fully cover the indoor and outdoor network status, promote the coverage plan from a single, isolated macro station, room division planning to macro and micro integration, indoor and outdoo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changes, providing reasonable and cost-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ntegrated Solutions,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design method of integrated indoor coverage integrated scenario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Communication network; Integration; Covering
1 研究背景
通信系統設計的過程中,應因地制宜采用宏微結合、室內外協同的綜合覆蓋解決方案,保證通信網絡覆蓋質量、降低綜合成本,進一步提升通信工程設計方案的能力,并細分覆蓋場景,綜合覆蓋目標環境特點、建設難度、投資風險、維護便利、商務定價等因素,實現覆蓋方案的精細化設計。
對于室內覆蓋技術方案來講,采用室內覆蓋方式主要有室外覆蓋室內和室內深度覆蓋兩種,常用的技術手段有室外宏站、無源分布系統、光纖分布系統、室外微站、室內微站等。在進行室內規劃設計時,應結合覆蓋場景特點,選擇合理的技術手段或多種技術手段相結合,實現覆蓋方案的最優化[1]。
2 室內一體化綜合覆蓋室外宏站解決方案
宏站覆蓋是通過室外宏蜂窩基站用以解決室內的覆蓋問題,宏蜂窩基站的特點是功率較高,覆蓋范圍較大,可以滿足小型樓宇、小型建筑群的深度覆蓋以及大型樓宇、大型建筑群的淺層覆蓋需求。
(1)對于普通塔站或樓面站,一般采用RRU+獨立天線方案進行建設,并且各通信運營商可共享電源、機房、桿塔等配套資源。
(2)對環境要求高、天線安裝空間受限的站點,無法為各通信運營商提供獨立的天線安裝位置,如單平臺美化燈桿塔、樓頂美化天線等,可采用RRU+POI/合路器+共享天線(多端口)的方式,通信運營商共享合路器、天線、饋線等設備及電源、機房、桿塔等配套資源。
室外宏站具備覆蓋能力強、容量高、成本低、實施簡單的優點,室內覆蓋應優先采用室外宏站覆蓋,對于室外宏站無法解決的平層、電梯、地下停車場等弱覆蓋區或無法建設室外宏站的場景再考慮采用室外分布系統、室內分布系統等方式進行覆蓋[2]。
3 室內一體化綜合覆蓋室外分布系統解決方案
室外分布系統是指在室外建設多副分散的天線點,采用“多天線、低功率”對目標樓宇進行覆蓋的方式,一般可解決穿透建筑外墻和室內一堵墻的覆蓋。室外分布系統適合采用光纖分布系統及室外微站兩種技術手段。
光纖分布系統由接入單元(AU)、擴展單元(EU)、遠端單元(RU)及分布系統組成,通過遠端單元外接天饋系統或采用集成天線的遠端單元進行覆蓋。采用光纖分布系統建設室外分布系統覆蓋室內,一般采用遠端單元外接少量室外型定向天線(壁掛天線、射燈天線、路燈天線等)的方案,遠端單元RU可安裝在樓頂、外墻或燈桿等載體上。室外分布系統的天線一般體積較小且易于偽裝,主要有定向板狀天線、對數周期天線、垂直面大張角天線、水平面大張角天線等,應根據覆蓋目標具體環境確定天線的美化形式。
室外微站覆蓋是指通過室外小微基站覆蓋室內,微站結構緊湊、支持天線一體化安裝、易于美化,對天面、電源配套要求較低,物業協調難度低,可靈活部署在墻壁、燈桿、監控桿、水泥桿等載體上。室外微站的典型載波發射功率有5W、10W、20W三個等級,一般配置為2T2R,掛高6-15米、覆蓋范圍50-200米;室外微站可支持1-3個制式。室外微站主要用于建筑物結構簡單、易于穿透的室外補盲、業務分流及室外覆蓋室內的場景[3-4]。
(1)分布式微站支持小區合并/分裂功能,適用于建筑物數目較多的場景,如較長的商業步行街、大型居民小區等。
(2)一體化微站一般不支持小區合并功能,適用于建筑物數目較少的局部補盲吸熱場景,如較短的商業步行街、獨棟居民樓等
4 室內一體化綜合覆蓋室內分布系統解決方案
室內分布系統可以采用無源分布系統采及光纖分布系統以及室內微站[5-6]。
無源用基站做信源,采用RRU拉遠的方式進行平層和分區的覆蓋。無源分布系統由POI/合路器、饋線、功分器、耦合器、衰減器、負載、天線等器件組成。無源分布系統技術成熟、支持共享,廣泛應用于各種場景的室內覆蓋。
室內光纖分布系統的遠端單元一般安裝在弱電井內,外接小型分布系統覆蓋樓宇的平層、電梯及地下停車場等區域。采用光分設備建設室內分布系統適用于業務量不高的大型單體建筑或住宅小區平層、電梯及地下停車場的覆蓋,在路由復雜、信源安裝空間受限、施工困難的場景,具備更大的優勢。適用的典型場景如下:
(1)建筑面積超過40000平米且業務密度相對不高的大型建筑物。
(2)住宅小區、工業園區等建筑群業務量不高的樓宇室內覆蓋。
(3)針對中小型建筑物的覆蓋場景,可通過光纖分布系統引用附近的信源拉遠進行覆蓋,節約信源數量,如單一地下停車場覆蓋、小型辦公樓等。
(4)針對電梯數量較多或地下停車場面積較大、平層業務量較高的場景,可采用POI與光分相結合進行覆蓋,如:POI覆蓋平層,光纖分布覆蓋電梯和地下停車場,節約電梯和地下停車場所需要的信源數量。
室內微站主要為分布式微站,一般由基帶單元BBU、接入合路單元DCU(可選,支持異廠家射頻饋入)、集線器單元RHUB 和射頻遠端單元pRRU 等組成,pRRU單載波功率一般為50mW-150mW,設備支持末端可監控。室內分布式微站采用光纖或五類線,相比射頻同軸電纜(饋線)易于布放;遠端單元pRRU集成天線、體積小巧,可直接放裝;不同級數的集線器單元RHUB與遠端單元相結合,通過軟件設置小區合并或分裂,便于構建較大規模的分布系統。目前,室內分布式微站不支持通信運營商共享,且造價要高于無源分布系統或光纖分布系統[7-8]。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室內場景覆蓋設計中,應根據場景選用多種覆蓋方式進行一體化綜合覆蓋,即需采用宏微結合、室內外協同的綜合覆蓋解決方案,通過合理的一體化綜合覆蓋方案設計方法,可有效地滿足用戶對高質量無線網絡及客戶感知度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胡曉龍.現代通信網絡室內覆蓋建設與優化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7.
[2]鄧玲.室內外一體化覆蓋策略[J],移動通信,2017.
[3]楊秀清.移動通信技術與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4]杜思深.通信工程設計與案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5]程錦堃,陳巍,石遠明.5G室內密集立體覆蓋的計算通信:架構、方法與增益 [J],電信科學,2017.
[6]李天.LTE室內分布系統的研究[D],貴州:貴州大學,2016.
[7]解文博,解相吾.移動通信技術與設備(第2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8]劉功民,盧善勇.通信工程勘察與設計[M],大連:東軟電子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