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妍
摘要:基于當前國家資助政策對中職學校的資助范圍和力度不斷深入擴大的大環境下,許多中職學生,尤其是男學生走進了消費誤區,做出很多不當的消費行為,引導他們走出消費誤區,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培養科學、合理的消費習慣是中職學校迫在眉梢的重要德育工作。
關鍵詞:資助政策;中職男生;消費觀
中職國家資助政策自2007年開始實施至今走過了十年的時間,逐年來隨著國家資助政策的范圍和力度不斷深入擴大,使得越來越多農村貧困、城市家庭經濟困難的初中畢業生能進入中職學校繼續讀書,學習技能。但同時許多受資助的學生(以男生較為突出),走進了消費誤區,盲目消費,做出很多不當的消費行為,因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培養科學、合理的消費習慣是當前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職男生消費觀和消費行為的現狀
中職學生中絕大部分是異地就讀的學生,很多情況下父母都是直接把學雜費、生活費等費用交給自己的孩子,但他們在年齡上處于一個不大不小的年齡層,既有別于小學、初中學生,又區別已成年的大學生,具備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比較薄弱,往往對錢財缺乏相應的管理意識,形成不良的消費習慣,做出很多不當的消費行為。而男生與同齡女生相比,思想上更不成熟,處事方面更不理智,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差,對錢財的支配、使用和管理沒有正確合理的認識和規劃,經常出現消費無計劃性、鋪張浪費、大手大腳等不良現象。
中職學校的男生消費情況大致如下:1、伙食方面。經常不在學校飯堂就餐,而是一個電話一條微信的方式下單外賣直接送到宿舍,或是同學之間互相請客到學校外面飯館就餐。晚上夜宵時間總喜歡三五成群地結伴劃拳喝酒。2、購物方面。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購的普及和簡單方便,現在很多學生都是在網上購買衣服、鞋子、生活用品、零食等。正由于網購方便省事,同學們就常常不自覺地買下比較多的東西,甚至一些價錢昂貴的名牌商品。3、娛樂方面。中職男生的網癮較為嚴重,沉迷于網絡游戲的現象也十分普遍,他們經常會到網吧通宵上網,或者用手機上網、玩網絡游戲等,這些網吧費用和手機費用也是相當大的一項開支。4、戀愛支出方面。據調查所得大概有35%的中職生存在談戀愛現象,男生在談戀愛上的支出占據其每月生活費的一半或一半以上,大約400—500元,主要花費在和女朋友逛街,吃飯,送禮物,為女朋友辦生日會等。5、其他方面。包括抽煙(許多男生煙癮較大)、同學過生日、獲獎學金、比賽獲獎等慶祝會的請客,自己過生日辦生日派對,節假日外出游玩等。
中職學校的學生家長定期每月或每學期給孩子生活費,家里給的錢基本上都足夠了學生的日常開支,則國家資助下發的助學金、獎學金,學生們一般都可以自由支配。大部分女生與男生相比更懂得合理安排、使用這些資助金,她們通常會自己存儲下來以備不時之需,或讓父母少給些生活費,直接把資助金用在自己的日常開支上,以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而大多數男生幾乎都是把這些資助金當作是額外零用錢,用于請客吃飯、不必要的購物、上網娛樂、抽煙、喝酒、談戀愛,甚至是賭博,諸如此類的消費行為對于學生來說是完全不正確的,這也與國家資助政策的意圖和目的嚴重脫離。
二、中職男生消費觀和消費行為存在問題的分析
1、社會大環境因素。
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互聯網信息化時代中購物、消費簡易快捷,使得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發生巨大變化,過度消費、物質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社會風氣給身心發展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較差,易于跟風的中職男生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消費觀,是造成中職男生消費觀偏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2、學校德育教育缺失。
首先,中職生作為剛剛開始獨立消費的群體,消費心理還不成熟,正確的消費觀還沒有確立,學校未能及時地把正確理財和消費的相關知識普及至學生,也未能把如何理財,如何消費等教育落實至學生。其次,學校對校園內的超市、飲食店、小吃攤檔、小賣部和校外周邊大排檔、外賣的管理欠缺嚴格化、規范化,也不加以防范,那么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的非健康消費提供了方便。最后,學生的不良消費行為沒有引起學校的足夠重視,學校沒有把引導學生正確消費觀作為德育工作的具體內容。許多中職學校從職業教育本身來看,德育工作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在機制、隊伍、投入等方面還缺少有力保障。
3、學生自身品德素質。
厭學、言行舉止缺乏教養、紀律差、自控能力差、沉迷網絡游戲、抽煙、喝酒是當代中職男生的幾大通病。中職學校的學習壓力小,課余時間多,加上男生厭學情緒嚴重,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少之又少,課余時間百無聊賴,無所事事,便去網吧通宵上網,在宿舍玩手機、打撲克聚賭、抽煙、劃拳喝酒,這些惡習及違紀行為正正反映出他們過度消費、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好逸惡勞的思想作風和錯誤的消費觀念、習慣、行為。
三、學校方面引導學生正確消費觀和消費行為的對策
1、從思想上進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充分發揮德育課的功能,拓展教學內容,開展青少年消費方面知識教育,使學生有機會接受正確、嚴格、規范的消費教育,并通過學生討論、演講、辯論會、社會調查等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慢慢地形成良好的行為意識,學會規劃自己的消費,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2)以班會課為主要陣地,舉辦“勤儉節約、合理消費”的主題班會,開設父母辛苦勞動掙錢,而孩子在學校大手大腳花錢的情景劇,安排班上的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其他同學觀看及參與討論。通過參與情景劇的扮演、觀看及討論,讓學生一方面體會金錢來之不易,是父母的艱辛勞動換來的,另一方面審視自己的消費行為,對自己的消費方式有所覺悟,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灌輸正確的消費觀,要求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開支,做到有計劃、適度消費。
(3)充分利用校園板報、廣播、網絡宣傳來普及學生正確理財、消費科學知識和中職國家資助政策的意義、目的。每個學期定期開展“中職生正確合理消費”、“資助政策助我成才”為主題的班級黑板報評比、主題校會、主題班會、書畫比賽、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并在每學期的開學大會或散學大會上舉辦受助學生先進事跡報告和表彰,通過校園文化的廣泛渲染和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既讓學生學習到正確消費的科學知識,學會如何合理消費,確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方式、消費行為,又讓學生強烈認識到國家對中職生資助是為了解決經濟困難家庭孩子上學的問題,懂得只有遵守學校紀律,道德品質優良,奮發向上,生活簡樸的學生才真正配得起獲得國家的資助。
2、加強消費指導,進行理財意識教育。
(1)指導學生訂立用錢計劃和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班主任是學生首要面對的教育者,對學生的教育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作為班主任應指導學生如何合理用錢,合理支配錢財,引導學生合理消費,要求學生訂立用錢計劃和做好日常消費記錄,督促學生嚴格執行用錢計劃,切實記錄好每一筆支出的時間、用途、金額,記錄自己的開支明細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日常消費情況,明確生活的底限和目標,了解自己的花費情況是控制不當消費的良好開端,久而久之使學生逐步地產生量入為出的習慣,自覺控制自己計劃以外的開支。
(2)開設與理財相關的輔導課程,傳授相應的理財知識。學校可根據本校的教學資源,結合學生的理財實際,以選修課的方式開設一些理財知識方面的課程,比如《理財常識》、《基礎經濟教育》等,向學生普及金融、理財、商務等方面的常識,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理財觀念、理財方式、理財技能。
3、開展實踐教育,使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和物質財富的來之不易。
作為零零后的當代中職男學生,在生活上對父母、對家庭的依賴性很強,加上社會奢靡之風不良的影響,造就了他們好吃賴做、不勞而獲、鄙視勞動、厭惡勞動,不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惡習。針對這種現狀,學校必須多開展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多一些勞動機會,讓學生親身去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從勞動中受到教育,學會珍惜勞動成果,感受勞動的樂趣和光榮。比如在某些重大節日、紀念日根據本校開設的專業組織學生到社區相應地開展志愿服務,如維修家電、維修摩托車等;或利用假期,通過學校聯系,為學生提供一些工作崗位,讓學生深入社會,嘗試假期打工賺錢,體驗賺錢的艱辛。通過勞動讓學生正確認識金錢的作用和地位,體會到金錢來之不易,更不是無故白來的,是勞動、工作掙來的,從而樹立珍惜勞動收入的成果,不奢侈浪費,保持艱苦樸素的良好作風。
參考文獻:
[1]王永昌。關于加強對職校生消費習慣于理財教育的對策研究[J]。高校招生:理論研究。2010(3)
[2]張莉。中職學生樹立消費觀念之我見[J]。沈陽師范大學。2007
[3]李燕娜。和諧社會背景下中職生消費觀的引導和培養[J]。中國西部科技。2010(19)
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國家資助環境下技工學校德育隊伍建設創新實踐研究》
(GXZZJG2016A079)